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最近揭晓,1990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特为评奖委员会写来了贺信,贺信说:“欣悉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对此表示衷心祝贺!希望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出版工作者,再接再厉,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图书的著作水平和出版质量,为促进科技进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贡  相似文献   

2.
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评选工作于今年5月在北京进行。评委会由24位著名专家和出版家组成。获奖图书经评委会5天的反复评议,最后由出席评委23人无记名投票通过。“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是我国推出最早、范围最大的专业图书评奖,始于1982年,1997年举行了第8届。为与其他专业奖一致,本届开始,改以年度冠名。本届评奖特别注重创新,注重效益。凡对促进科技进步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能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者优先考虑;科普读物也得到特别关注。本届获奖图书共119种,其中荣誉奖…  相似文献   

3.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活动,自1982年第一届到现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十匕年来,在卢嘉锡、吴阶平、路甬祥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共评出了优秀科技图书八百余种。这些科技著作在积累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奖活动在科技界和出版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也得到了党和国家劝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在1990年的第五届评奖活动中,江泽民总书记还发来了贺信;在1992年的第六届评奖活动中,让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勉…  相似文献   

4.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始于1982年,已举行六届。这六届评选,从1977年到1990年14年出版的约9万种科技图书中,经过100多家出版社筛选和推荐,再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共评出480种优秀科技图书,给予奖励。这是国内举办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重大评书活动之一。本届评奖仍由新闻出版署聘请卢嘉锡等23位著名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并委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具体承办。本届评选范围是1989和1990年两年内公开出版的编著书,不包括翻译书、重印书、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范等法令性文件以及非公  相似文献   

5.
从优秀科技图书评奖看图书质量孔旭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是由新闻出版版署主办,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图书评奖活动,从1982年开始至今,历时13年,今年是第六届。从第四届开始,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即具有政府级奖性质,并由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卢嘉锡同志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6.
为了繁荣科技图书出版工作,奖励优秀科技图书的著作者和出版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委托协会的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进行1977—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的评奖工作。这次全国优秀科技书的评奖活动是建国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全国有69家出版社参加了评奖活动,共推荐出好书237种。经过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的认真评选,并在评选工作顾问方心芳、王平洋、关幼波、张维、张文裕、张孝骞、张含英、沈鸿、吴文俊、罗沛  相似文献   

7.
为举办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新闻出版署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出版部门认真做好参评工作。本届图书奖评选的图书出版时间范围定为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初评工作在5月份进行,7月份进行复评,9月下旬之前公布评奖结果,并举行颁奖大会。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优  相似文献   

8.
7月8日-12日,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3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第24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华东地区八家科技出版社的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了。经过本届评选委员会认真评选,有53个出版社的93种图书分获一、二等奖和特别奖,请允许我代表评选委员会,向获奖图书的作者和出版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评选、奖励优秀科技图书,是从1982年开始的,今年正好是它的十周年。十年来,前后六届共评选奖励了优秀科技图书480种。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评优活动,对鼓励科技工作者写好书,引导出版社出好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中央领导同志也很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上届评选工作结束时,江  相似文献   

10.
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是出版优秀科技图书的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邬扬清江泽民总书记为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题词:“多出优秀科技图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为我们科技出版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图书作为一种商品走向市场,也和其它商品一样存在着质...  相似文献   

11.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工作,从1982年起已进行六届,每两年评选一次,现已评选出优秀图书480种,是以1977——1990年全国科技出版社所出版的近九万种科技新书中经各出版社筛选推荐1665种书中选出来的。人们说是“五百挑一”。它是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大奖,对鼓励广大科技干部积极创作优秀科技读物,促进全国科技出版社提高质量意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6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的评奖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本届评奖活动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历届相比,参评音像制品的数量最多,达240部,较之上届增加48%;二是获奖音像制品的总体水平较之往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的获奖音像制品已具有国际水平。这说明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正在科技音像领域乃至全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深远的影响。本届评奖贯彻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检阅了近两年来科技音像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达到了促进科技音像创作的繁荣,推动科技音像出版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科教兴国”战略和…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科技出版工作队伍的素质 1.协助清华大学办好编辑人员岗前培训班从1993年开始,凡新分配到各科技出版社的大学生,争取在清华大学专门学习编辑业务一个学期,考试及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2.办一期优秀科技图书研讨班组织获得第六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的责任编辑和部分获二等奖的责任编辑,以及部分参加审读工作的编审和副编审,集中讨论在评奖工作中发现的编辑加工、校对、印刷、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提高科技图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7月8日-12日,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3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第24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奖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华东地区八家科技出版社的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科技出版环境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围绕体制机制相对传统的国有地方出版单位,同时面对着有先天资源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评奖结果已经揭晓,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向获奖电子出版物的编创人员、出版单位及制作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从事电子出版物出版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向参加本届评奖工作的评委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本届评奖工作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评审工作中,坚持科学、公正、规范的原则,注重维护评奖的权威性。评选出的获奖电子出版物体现了我国近年来电子出版事业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评奖,达到了引导和鼓励电子出版单位实施精品战略、多出优秀电子出版物的目的。在本届评奖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获奖作…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今后,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活动将制度化,每两年举行一次。新闻出版署设立国家图书奖后,本奖仍作为专项图书奖纳入国家图书奖范围。因此,科技出版界很自然地非常关心获奖优秀科技图书是怎样评出来的。下面就我参加审读工作所了解的情况,谈谈有关评选标准的几个问题。一、要在评选范围以内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是以评选高层次、高水平科技著作为主的,非科技图书和一般科普读物不在评选范围以内。这在《评选方案》中已明确规定。但在历届评选活动中都  相似文献   

17.
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委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 本届评选活动共有164家出版社的460种科技图书参加了评选,参评图书为2001-2002年间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不但是新世纪的开始,也是我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更要关注科技出版业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据此开展委员会的工作。总的来看,2001年工作任务比较繁重,重点工作有:1协助新闻出版署做好下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工作。2开好第十三届全国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年会主题是围绕新的一年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就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出现的新思路、新经验进行交流。3继续做好调研、服务工作。调研的内容:入世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策,以及科技出版面对…  相似文献   

19.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是全国举办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重大评书活动,它始于1982年,至今已是第五届。本届评选工作由新闻出版署聘请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等21位著名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颁奖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工作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协办,聘请26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主持进行。北京、上海科技出版界的14位编审、副编审组成审读组,同时还聘请80位专家对145种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