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伊莉萨白.哈罗尔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作家,怀特派小说的代表之一。她是一位严肃、深刻而又细腻的作家。她关注社会,尤其是关注不利处境中的年轻女性的生存、内心和未来。她擅长人物内心的探索。她是一位将外部现实世界与人物内心世界完美结合于作品的优秀作家。本文旨在介绍这位优秀的作家及其两部颇有影响的作品———《遥远的展望》与《瞭望塔》。  相似文献   

2.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3.
吉卜林和福斯特是有关印度书写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比较吉卜林和福斯特对印度不同时期的人物关系的描述,从后殖民角度揭示文化霸权指引下的文学活动,尤其是小说在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和参照系的重要作用,以及西方作家本身存在着的种族与阶级意识歧视与偏见。  相似文献   

4.
《简·爱》的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姊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庭院深深》的作者是二十世纪中国台湾的一代言情作家琼瑶。本文旨在对比这两部爱情小说的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从中发掘其神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珠儿作为《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作品的艺术结构和情节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珠儿的存在对其他三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也起到了很好的比照和反衬作用。同时,作家还赋予了珠儿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活的红字”和“红字的外延”,成为作家心目中的一个天使,一曲赞美自然人性的颂歌。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杰出的吏学家,司马迁擅长以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历史人物.在《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主要运用了"微言大义"、"好奇"、"矛盾中隐藏事实"等手法来刻画韩信的形象,从而反映出自己的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7.
《上海孤儿》是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五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热议。本文将从离散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三位重要人物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女友莎拉和母亲戴安娜在战火纷飞、事态动乱的背景下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流散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漂泊感、虚幻的使命感以及错置的人生选择造成三位人物的悲剧人生。本文将详细阐述三位人物放逐、错位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8.
《倾城之恋》与《愫细怨》两篇小说表现出了张爱玲和施叔青两位作家创作中的某种趋同性,可说是施叔青对张爱玲小说经验的延伸;时空和场景的转换并没有改变女性命运的悲剧性,张爱玲和施叔青两位作家通过各自的女性言说同构了这一沉痛的历史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其第一部社会小说《雾都孤儿》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式写作手法来刻画环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构造情节、烘托主题,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本文将从哥特式场景、哥特式人物、哥特式情节以及哥特式主题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因子。  相似文献   

10.
《蝇王》是英国杰出作家威廉·戈尔丁的经典代表作,虽然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孩子为主要人物,但是小说中应用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手法,尤其是意象象征、人物象征以及境遇象征等具有深远、复杂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这部小说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争议.本文主要分析了《蝇王》中象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赵琼 《职大学报》2010,(2):29-30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和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但都围绕女性涉及到了"家"和"社会"的种种话题,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更能彰显其各自的独特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两部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词汇对比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语料库为这一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备、可靠的材料。通过对平行语料库的查询,对比中文"心"和英文"heart",发现"心"的词义、搭配能力都比"heart"强得多。而作为一种方法,语料库的发展为外语学习、二语习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在前人基础上对表示"进入"义的"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作出进一步补正,认为表示实在意义的"进"在历时发展中逐渐替代了"入";而表示抽象意义的"进入"时,"进"对"入"的替换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少数组合中的"入"可被"进"替换。  相似文献   

14.
有岛武郎是日本近代学史上白桦派主将之一,是一位极富社会性和思想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浓厚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代表作《一个女人》把一个狂热追求个性解放的女人悲惨的一生,通过她同周围社会之间的纠葛和抗争,摆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描写出来,对于认识当时的日本社会,了解有岛武郎的学世界,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字锚”是船舶在狭窄水域中所用的一种锚泊方式。本文对其所须的条件、抛法和防止锚链的绞缠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虽都以侦破探察案件为内容,但两者无论从断案执法主体、破案方式、情节构造和叙述视角来看,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创立的、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它们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典范。其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们毕竟给其他地方提供一了种经济发展的思路,因此,值得总结和深思。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一直是电影叙事的主旋律之一。《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和《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这两部爱情影片,分别由两岸导演执导,虽制作定位不同,但在多重叙事内容和模式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对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种对爱情故事的多重叙事模式:一方面跨越时空的多重叙事,可以加重情节悬念和戏剧性,深化爱情主题,另一方面,多重叙事也可能导致细节处理不详,以及人物塑造不够丰满。  相似文献   

20.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文体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学理论入手,对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解读。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情节建构、象征隐喻,在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扩展小说的审美维度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小说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