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自问世以来受到评论界从不同角度的关照,但鲜有人探讨它包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代表作《爱玛》被认为是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该小说描述了17世纪英国普通家庭的琐事,集美丽热情、聪明睿智、勇敢独立于一身的女性形象——爱玛。而"女性主义意识"是解读女性作品的钥匙,传递着女性深层的心灵意韵。本文主要从女性独有的视角解析小说《爱玛》中流露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唤醒广大女性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韩素音是知名的华裔女作家,一生创造过很多作品,其中《瑰宝》当属精品,1952年出版后,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部作品中,韩素音用女性自传体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记录了一段自己的人生经历。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对我们研究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由BBC出品的英剧《德伯家的苔丝》,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女性观,并从时间、季节以及生活场地的变化剖析了该影视剧作品所体现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揭示了其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吴尔夫开始,不少评论家尝试用女性主义来阐释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分析作品中表现的女性关怀和独立意识等。但是由于历史和作家个人经历的原因,《傲慢与偏见》中也流露出一定的男性立场。剥离作品中隐含的男性立场。  相似文献   

8.
《胖女人的玩笑》(1967)和《女恶魔之死》(2017)分别是英国女性作家费?维尔登最早和最新的两部作品.自从处女作《胖女人的玩笑》于1967年问世以来,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2018年,它被翻译成中文,可见维尔登的作品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笔下的"胖女人"和"女恶魔"形象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和"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走向不同的归宿.向往自由快乐的"胖女人"和走向自我毁灭的"女恶魔"只是维尔登为唤醒更多女性自我意识有意而为之的结局安排.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安排,折射出维尔登对两性和谐关系的愿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2003年,美国著名小说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经出版,立即引起美国国内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却鲜有人对小说的文本进行深入的批评研究。丹·布朗虽身为男性作家,却一直不吝在小说中展现其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细致地分析了索菲和修女的女性形象,深入探讨作品中所显现的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一向以硬汉形象为主体写作对象的海明威,其创作的素材内容主要围绕着死亡与战争开展,导致多数的文人学士认为海明威存有对女性的歧视。而随着女权主义的不断兴起,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重新审视海明威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支持、怜悯女性,作品含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而其《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在19世纪中叶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故事背景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通过借由主角乔丹在与自然、爱情、亲情之间的亲切感受,从对自身的升华中来表达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进一步向读者阐述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保持平衡状态从而实现生态的整体和谐状态。本文就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概念进行分析,管窥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所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字锚”是船舶在狭窄水域中所用的一种锚泊方式。本文对其所须的条件、抛法和防止锚链的绞缠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文体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学理论入手,对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解读。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情节建构、象征隐喻,在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扩展小说的审美维度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小说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赵琼 《职大学报》2010,(2):29-30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和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但都围绕女性涉及到了"家"和"社会"的种种话题,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更能彰显其各自的独特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两部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洛伦兹时间延缓效应进行的μ粒子固有寿命的理论推算与实验结果符合程度偏差仅为0.4%,因此时钟延缓矛盾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一部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的宗教盛典,也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文学巨制。《路得记》就是其中一篇田园牧歌式的伟大创造,讲述的是民族女英雄路得的生命故事。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来解读《路得记》,通过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倾向以及揭示同时存在的男权主义色彩(androcentrism)来倡导社会早日实现男女平等,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从最初由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提出 ,到被普遍接受 ,再到被“经济学”代替 ,被各种各样的名称如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取代 ,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为“政治经济学”正名 ,现在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第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第二 ,必须加强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第三 ,由国家社科院和教育部牵头 ,组织全国经济学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体系创新的研究 ,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编写出一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来。  相似文献   

18.
“云物”一词传承着中华上千年的文明礼俗。它的产生与上古社会君臣们在四时八节到来之时必筑高台“观云物”而预知人事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全唐诗》中的“云物”反映了这一社会礼俗流传到唐代的情况。“云物”在《全唐诗》中使用达46次,有三个义项。不能简单地把《全唐诗》中的“云物”一词解释为“景物”。  相似文献   

19.
两位作家都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文学代表,因此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文意图通过比较两位人物形象及分析其塑造手法来探索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作家写作手法的异同,从而帮助读者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感悟作家独特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的审美范畴,<诗品>的"雄浑"与西方的"崇高"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两者在关于主体心质和对象特征的见解上非常接近,都强调审美主体高尚心灵和高昂激情的突出特色,都强调审美对象、审美境界时空数量的"大"和力量气势的"猛"两个侧面的形态特征;而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物关系上,由于哲学文化根源不同,二者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崇高"强调主客体之间激烈的对立冲突,表现为由痛感到快感的心理过程;<诗品>的"雄浑"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主客体之间是和谐、同体、共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