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教育对象以褒奖、鼓励、赞赏,使其不断增强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希望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正确认识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积极运用到作文教学实践中去,不仅能极大鼓舞学生,促进其成长,还能够教学相长,产生更大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3.
正赏识,心理学上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赏识不仅是鼓励,更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何玉珍 《文教资料》2007,(32):96-97
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涵义;论述了在寻找后进生闪光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赞赏激励法、肢体赞赏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成功激励法、归属激励法等后进生赏识教育方法;并探讨了班主任在后进生赏识教育过程中,要有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注意表扬的技巧,要有耐心,持之以恒,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  相似文献   

5.
正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赏!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  相似文献   

6.
激励赞赏之于孩子,犹如阳光之于种子。美丽的鲜花在激励赞赏中绽放,在责备呵斥中凋落。 激励赞赏就是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重视、称赞、表扬、赏识、鼓励。恰如其分的激励赞赏会成为助力器、加油站、航标灯,给学生插上创造与腾飞的翅膀,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相似文献   

7.
论"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也称鼓励教育,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教育对象以褒奖、鼓励、赞赏,使其不断增强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希望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并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就要学会赏识激励学生。要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只要这样做,班主任的赏识、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赏识的力量     
范雅睿 《甘肃教育》2011,(21):31-31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即“赏识——发展”教育的简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肯定和赞扬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激励学生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表现出来。所以对教师而言,赏识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理念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赏识是一枚火种,能够点燃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能够给成功插上飞翔的翅膀。学生的自信来自于教师和成人的不断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把握住学生每一个闪光点,用赞赏、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孩子赏识与肯定无疑是明智的。一、赏识与肯定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渴望得到赏识与肯定是一切有思想的动物的本能,我们在训练动物的时候,首先是用食物来赞赏、肯定它们的行为,并伴以赏识的爱抚和肯定的拍打,当它们完全理解这种爱抚和拍打的含义时,就可以舍弃食物而只用爱抚、拍打。人们都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赏识与肯…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用赏识去发现、唤醒、激励受教育者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的教育。近年来,我院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大胆尝试赏识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使一些入校时被认为智能平庸、成绩一般的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赏。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对象、时间、场合滥施表扬,"表扬"无"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一、赏识教育要施之有度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应掌握的重要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才  相似文献   

16.
激励式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学生以赞赏、鼓励的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智能。教师可以运用及时适度的口头激励、实事求是的书面评价、因人而异的体态评价,全身心地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诚、真心激励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普遍认同、赞赏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要尊重学生,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必要的,学生需要赏识,但赏识要有艺术,赏识要有原则,赏识要有节制,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18.
刘桦洋 《文教资料》2013,(4):104-105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肯定,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赏识的随意性和过度化、赏识方式的单一性、赏识教育目标的狭隘性、赏识教育中只奖无罚等。本文重新审视赏识教育的内涵,认为要理性地运用赏识教育,注意因材施教、以精神奖励为主、赏识目标多元化并辅以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的鼓励与赞赏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自信,就会有学习兴趣,中职教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能力,赏识性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种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教学对赏识教育的正确运用,而赏识教育的最主要赞赏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需要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往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走进学生心灵的惩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人本理念逐步深化的今天,赏识教育正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青睐,而惩罚教育却随之愈来愈淡出教育的视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嫌出来的”、“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人们在对赏识教育大加赞赏的同时,对惩罚教育投去了更多的批评与责难。笔者认为,通过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