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通过赋役合并、折银征税、以银代役、税分两处、官收官解等手段,简化了征税科目、降低损耗、避免劳逸不均、方便国家财政体系运行、防止官员贪污加派,对明王朝当时解决财政困难、缓解当时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一条鞭法"的施行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减化税制、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此后农民对朝廷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
因篇幅有限,本文仅给出各类练习题。习题答案均在教材中,请同学们自己查对。考题类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四种。 一、名词解释: 税收 利益说 义务说 租庸调 两税法 一条鞭法 地丁合一 税制结构 经济结构 税收职能 纳税人 税负转嫁 税率  相似文献   

3.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万历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万历四年(1576)冬,以一条鞭法改革闻名海内的庞尚鹏被张居正起于废籍,出任福建巡抚,推行一条鞭法。该文考察了这一事件与张居正大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中后期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明代改革家张居正为了抑制豪强兼并 ,均平赋役 ,改革了明代的赋役制度 ,全面推行了“一条鞭法”。该法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 ,将地税与徭役合二为一 ,按田亩征纳 ,即将复杂的赋役项目编为一条 ,故称“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 ,上承唐代的“两税法” ,下启清代的“摊丁入地”制度 ,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十六世纪中叶出现的一条鞭法,不少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绩显著;对其历史意义和作用,也发表过不少文章,有着多方面的结论和分析。但近些年来,有的论著比较肯定清代的地丁制,而对明代的一条鞭法轻描淡写,有的虽然肯定一条鞭法的意义和作用,但又十分强调一条鞭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属于前者,我们认为由于是忽视了对中国封建赋役发展变化史的考察,把一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一般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赋役改革.它们历来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而一条鞭法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关于一条鞭法,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古代史》(2002年审查通过)的叙述也有些杂乱。这恐怕都是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理解一条鞭法的关键点在于它既要减轻农民杂税、徭役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又要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为田赋),其法是将杂税全部摊入田亩,徭役部分摊入田亩。本文试就一条鞭法涉及的一些问题。结合史学界研究动态。特别是“一条鞭打遍天下”的梁方仲先生的研究成果,略谈浅见,希望能够解惑祛疑,对同行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条鞭法既是明代东南地区赋役改革的总结,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赋役制度改革,不仅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而且赋役合一,具备了摊丁入地的因素,为赋役征收的一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一条鞭法是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的赋役制度,在北方推广时遭到强烈的抵制.通过对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探研,探讨区域政策推行全国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学《中国历史》第二册80年8月版的试用本和这次改编的82年6月的新版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内容都是这样表述的: “一五八一年,明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 八一年高考“简要解释名词”题的标准答案中,对“一条鞭法”的解释肯定了课本的这一表述。 毫无疑问,中学课本对问题的论述只能简明扼要,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课本对这一问题的概括介绍也不无根据。象“一条鞭法”这样的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  相似文献   

9.
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一生经历了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个阶段。此时,明王朝正处由盛转衰、由局部稳定走向全面动乱之际,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张居正立志改革,振兴明王朝,其一条鞭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堪称中国赋税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赋税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中国古代进行了多次赋税制度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三次改革是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这三次改革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世的赋税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古鉴今,研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探究其发展规律与历史得失,对当今社会税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认为清初一条鞭法之所以能得以较顺利较彻底实施,是由于明天农民战争,明末清初的“奴变”运动对缙绅地主的打击以及与清廷对宫绅地主采取的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打击与抑制政策相关涉。明末至乾隆前期缙绅地主势力逐渐被削弱是清初一条鞭法得以有效实施的社会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代就推行赋役制度 ,如北魏的“租调制”、唐朝的“两税法”、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的“摊丁入亩”等。据此回答 1~ 4题。1.“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A .废除了人头税 B .以田亩数计征C .赋税折银征收 D .按照资产交纳2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A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B .使赋税的征收办法简化C .土地的利用率提高   D .使雇佣劳动者增多3 .明朝后期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雍正帝实行的“摊丁入亩”共同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A .增加政…  相似文献   

13.
一条“鞭子”一条沟,手起鞭起,“代沟”便横亘其间;手落鞭落,心灵之桥悄然起。这时,天堑也会交通途。和谐便会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14.
一条“鞭子”一条沟,手起鞭起,“代沟”便横亘其间;手落鞭落,心灵之桥悄然起。这时,天堑也会交通途。和谐便会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15.
任世江老师主编的《高中历史选择题精练》中有一道题:按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收税多少的依据是A.财产B.土地C.人口D.人口加土地编者所给答案为B,笔者认为D才是正确答案。张居正改革的特色是赋役合并,化繁为简;量地计丁,差役合并,役归于地,把过去按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地丁或丁粮派役;田赋征银,官收官解。一条鞭法改变了赋役分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并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但不等于说丁身就不需交税了,众所周知,秦汉以来的人头税直到清雍正年间征收“地丁银”时才取消,一条鞭法实施时,封建政府收税的依据仍是…  相似文献   

16.
明代物料征收的名目较为繁杂,含义较为混乱,尤其是一条鞭法实施前,物料征收的名目多迭十几种,诸如额办、岁办、派办、坐办、坐派、岁派、杂办、杂派、不时坐派、额外坐派等,散见于明代的方志中。这些名目之间虽有一定的差别,但这种差别是相对的,在明中后期物料普遍折银和一条鞭法实施后,这种差别已不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教版2006年月12月修订版)多次讲到赋税制度问题,由于高中学生对赋税制度了解的很有限,我结合自已的教学与认识,以一条鞭法为主,简单地谈谈中国的古代赋税的演变,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一条鞭法和摊丁入地等赋役制度的改革 ,而这些赋役制度的改革 ,又对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家好,我叫税收,我的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600年,从我的老祖宗夏王朝的“九贡”,到西周的“彻法”、春秋战国的“初税亩”、唐宋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1928年明确划分的国家税与地方税,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张居正实行的赋税改革。一、张居正实行赋税改革的社会背景;二、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三、张居正赋税改革的意义及其在中国赋税史上的地位。唐代杨炎作“两税法”.开创了在我国赋税史上“以产为本”代替“人丁为本”的先河,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在“两税法”的基础上,开始改变了赋役分征的办法,使二者合而为一,产生了“摊丁入亩”的趋势,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