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琳娜寄来两张碟,里面没有风靡一时的《忐忑》,但我感觉很忐忑.事情出自春节后央视召开的《梦想合唱团》研讨会. 我在发言中谈到《梦想合唱团》的电视艺术创新时,无意中说到在场的“团长”之一龚琳娜的表现,大加赞赏之余,把她的《忐忑》与《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口水歌联系在了一起,断言这类歌曲没有生命力,也没有艺术地位,同时还很专业地谈到当年让我血脉贲张的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龚琳娜演唱的西北风系列.  相似文献   

2.
我与商子雍     
彭庆杰 《今传媒》2009,(12):86-86
原《西安晚报》总编辑助理商子雍,是我在传媒界的良师益友之一。我与子雍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时任《西安晚报》副刊部杂文言论编辑。  相似文献   

3.
赵琦 《图书馆学刊》1998,20(5):15-21
1998年8月15日,是辽宁省图书馆(前身是东北图书馆)开馆50周年的纪念日。东北图书馆筹备开馆时我即是工作人员之一,又是从辽宁省图书馆离休的,可以说我一生的精华时间都献给了辽宁省图书馆,也可以说我的一生与辽宁省图书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感情出发,我...  相似文献   

4.
我是女人     
我是在那个年代少数几个和男性商人抢生意的女人之一,我在男人的世界里做着男人的工作,我的公司是我用男人的方法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我并不认为我需要为了成功而改变我的衣着、个性或者性别。我会去做需要做的事情,不管这样会花费掉我多少时间,牺牲掉多少个人的舒适生活或乐趣。我也会因为没有所有人都照顾好而产生负疚感,就像男性商人一样。我想要一个辉煌的人生,我像男  相似文献   

5.
我的叔父童润夫,是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先驱之一,也是一位爱国纺织科技专家。他于1896年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6.
不知哪位人士得出一个结论后,记者行业便从此被列入现代职业中最累、最危险的三大职业之一。 也许是年幼无知,抑或是少年轻狂,在真正扛起记者这副担子之前,我的确不信这个“邪”。我清楚地记得,学生时代自己曾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在厦门某报实习。第一批稿子很成功,我得到报社有关领导的特别赞许。接下来的实习生活也基本上轻松而恬静,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7.
我的办公桌     
《兰台世界》2014,(Z4):33-34
<正>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1982年我终于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档案局。我能分到档案局,还有个插曲。大三的时候辽宁大学与辽宁省档案局签约开设了我省的首个档案专业班,是从历史专业中选出38名学生改学档案专业组成的。这是我省自己培养的首届大学本科档案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历史系从中选三人留校任教,为补足双方当时签约人数,就又从历史专业毕业生中选出3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幸进入"统分",被分配到省档案局。不然像我这样的条件——从工作单位考入大学、  相似文献   

8.
我的心声     
《新闻记者》杂志上的许多文章贴近实际 ,有可读性。因此 ,我甘愿自费订阅《新闻记者》。出于对贵刊的喜爱 ,一吐我的心声。心声之一 :是否能搞一些读者调查和信息反馈活动 ,把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转至编辑部 ,以推动杂志质量再上新台阶。心声之二 :是否能进一步打造名牌栏目 ,对在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评奖 ,这样不但有益于提高杂志的亲和力 ,而且有利于扩大杂志的影响。心声之三 :望能推出一些文章 ,让读者了解新闻形成的操作过程我的心声@沈哲文  相似文献   

9.
我在埃及任常驻记者的几年里,跟美联社记者接触最多,曾在多次重大事件采访中与他们“真枪实弹”地较量过。尽管各为其主,胜负难分,但我在潜意识里时时将美联社记者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认识和研究美联社成为我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10.
如果改革开放是以1978年为界的话,那么我的档案职业生涯也恰好是从1978年开始的.当年全省"敢打硬仗的铁姑娘",全市"青年十面红旗手"之一的我,很不情愿的被选凋为厂办机要员,从此开始了我的兰台生涯……30年,足够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  相似文献   

11.
我做图书出版人做了十多年,做出版社编辑部的头儿也做了五载有余。然而对于目前我们图书出版中的一些现象,我感到十分困惑。困惑之一:上面正确地提出了精品战略,可是什么是精品图书,似乎普遍存在误解。近几年来,图书越做越高档,越做越豪华,似乎高档、豪华书就是精品。  相似文献   

12.
高峰和我     
漫画是一种评议性的艺术,和新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从事漫画工作,就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人民日报自不必说,那是我工作30多年的“家”。此外,还有大公报,虽然未曾在那里工作过,但我和大公报也算是老关系了。1942年我从学校出来,在四川五通桥镇的黄海化工研究社工作。那是范旭东的三大企业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从天津迁来的。开初,社里订的就是一份大公报,所以对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引起了世界关注。朝鲜平壤出动十几万民众夹道欢迎温家宝总理,人人漾着笑容,手中挥舞着鲜花。然而,朝鲜却又是世界上透明度最差的国家之一。在鲜花、笑容、歌舞背后,朝鲜究竟是怎样的国度?朝鲜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在这里,讲述我眼中的朝鲜……  相似文献   

14.
高峰和我     
漫画是一种评议性的艺术,和新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从事漫画工作,就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人民日报自不必说,那是我工作30多年的“家”。此外,还有大公报,虽然未曾在那里工作过,但我和大公报也算是老关系了。1942年我从学校出来,在四川五通桥镇的黄海化工研究社工作。那是范旭东的三大企业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从天津迁来的。开初,社里订的就是一份大公报,所以对报上发表“本报特派员”的报道常看,名字也记得熟,在这些特派员中,和我关系最深的是张高峰,我们是莫逆之  相似文献   

15.
(接上一期)大约在初中时,我受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古典文学,直到参加工作以后,床头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已被我翻烂了,像背外文单词,我逐篇背诵,反复咀嚼,静心玩味。我喜欢南唐二主的词,尤其  相似文献   

16.
追求新闻自由是成舍我新闻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成舍我在大陆期间,其新闻自由思想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办报实践的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文章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其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变迁,从而能够对成舍我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形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出任各种奖项的评委是我的经常性工作之一,许多时候,人们可能认为评委一定是有名有利,十分轻松。我当然不能完全否认这种看法,但由于被深深感动而泪流满面,实在也是我的一种工作常态。新年伊始,这样两件新闻作品又让我满眼泪水。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为迎接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提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号召后,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档案人,自己究竟能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做些什么?正在这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评书奥运”节目。因为我在该台的“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嘉宾,因而被主持人聘为该评拈文稿的执笔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约在初中时,我受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古典文学.直到参加工作以后。床头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已被我翻烂了.像背外文单词,我逐篇背诵,反复咀嚼,静心玩味。我喜欢南唐二主的词.尤其喜爱“虽蓬头垢面不掩天姿国色”的李煜的词。那时对李后主之词能倒背如流,从词句感受到的美.浸透了我的全身心。那时.正是我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线电视》从筹办、创刊至今,历经十三四年的风霜雨雪,我一直担任执行主编、主编,后又兼任社长,与杂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可以说,我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它,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杂志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