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从第八课开始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课(实际上是八、九、十课即认识论)的前言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认识论和前面学过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有什么联系;二是说明认识论是讲什么的.第一个问题要求联系已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作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逐步形成一个科学体系,从总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三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认识论则是要回答人怎样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教学中可先简略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然后归结: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世界是物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科教材第三版的第一、二章讲的是物质论、意识论。它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和世界观部分。其核心是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二章是20世纪哲学发展中争论最多的部分。结合现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讲好这二章,对于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基础作用。一、物质论、意识论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立足于对世界(自然界、社会、思维)本质的唯物主义解释的基础之上。因此,物质论与意识论是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世界的物质性》一章讲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理论,在哲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按如下四节来安排较好:一、物质,二、运动,三、时间和空间,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种安排与过去的讲法有两点不同:一是取消了“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一节,把它放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部分讲。二是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节分为“物  相似文献   

4.
这是人民大学成教院一位同学在哲学课堂讨论中发言的一部分 ,主要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谈了对目前哲学教材和教学的想法。高校哲学课教学面临一些困难 ,学生对哲学课存在一些想法。例如 ,觉得哲学没有实用价值 ,尤其不像具体部门学科知识那样有利于自己择业 ;认为哲学是高深玄奥的 ,讲的一些东西与人间生活好像没有任何联系 ;视哲学为日常的经验常识 ,或者老生常谈 ,无非是辩证法、唯物论 ,谁都能侃一通 ,算不上什么知识。怎样评价这些认识 ,先不用管它 ,从教学工作者的角度讲 ,哲学课是否有必要做一下改革 ,应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近20年来 ,…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渗透和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领域。高二的哲学常识只是介绍了其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知识,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人生观(属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它们在知识结构上是有层次差别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的理论。哲学常识中属于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集中在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两个板块,它们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及以此引出的方法论适…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关系认识不清,笔者试加以浅析,并供方家指正。一“、辩证的唯物论”与“唯物的辩证法”二者之间的区别辩证的唯物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论”。它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一,是同唯心论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辩证的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大脑中的反映,是人脑这个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的机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  相似文献   

7.
谈哲学课教学中的德育问题徐广文政治教学中的哲学课,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真理观,处处都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讲好哲学课,不仅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天窗的钥匙,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和历史观是其中两大重要理论部分。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实践的唯物论。历史观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论是历史观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并贯穿于历史观的始终;历史观中处处体现并论证了唯物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在研究领域、主要观点、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以及方法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异。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以朴素辩证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唯物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实践唯物论。实践唯物论不是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唯物论,也不是以实践为对象的唯物论。它是指相对旧哲学唯物论的、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的属性和功能。实践唯物论对旧哲学唯物论的超越,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超越,从而使马克思新哲学对唯物论相关问题的提问方式、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实现了对旧哲学唯物论的全面性超越。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即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历史主义原则、世界历史方法、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从政治角度看经济问题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二《生活与哲学》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即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们同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内容,贯穿其中的理论主线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其中的理论主线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而相似的概念——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学生对此常混淆不清。为了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我们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区别,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系统、全面地看待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一、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1.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唯物主义原则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强调处处讲辩证法,反对片面性。本文着重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哲学基础,从而揭示出邓小平法制思想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生普遍反映 ,哲学常识课最难学 ,但是 ,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该课还是比较容易学习和理解的。笔者认为 ,学习哲学常识课必须掌握四个方面。一、掌握系统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过程 ,以至整个世界都作为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来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自成系统 ,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具有严密而科学的系统的一门科学。因此 ,我们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 ,必须从系统上把握它。辩证唯物主义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努力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体系,将有助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帮助初学者尽快把握住哲学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下面,我们按教材的章节顺序概括介绍一下部分的重点概念和原理,篇幅所限,仅对个别内容略作解答,以供平时学习和期末复习参考。 绪论 绪论主要介绍哲学的一般常识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原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 绪论部分应注意掌握: 一、哲学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学目标,哲学课教学必须正确把握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有机统一,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发生与发展是有其一般的规律的,印度古代的哲学家认为组成世界万有的底层是四大“地、水、火、风”,希腊古代的哲学家认为组成世界万有的底层是四原“水、气、火、土”。据理以推,中国古代哲学亦应当有主张组成世界万有的底层是四行“水、气、光、地”。试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正于方家。朗格著的《哲学史》第一句话就说:“唯物论是与哲学史同其悠久。”这就是说,自从有哲学,就有唯物论。希腊哲学是从唯物论开始,中国哲学又何独不然?所以我们在这里先  相似文献   

18.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即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这个“是什么”的问题其所以“最高”,除了它是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而外,还从它同哲学中其他问题的关系上表现出来。哲学中的最高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关系主要是:其他问题的解决,影响、制约着最高问题的解决;而对最高问题的回答,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并规定了解决其他问题的方向。哲学中的其他问题很多,兹举出两个问题,简略地谈谈它们同哲学最高问题的关系:一个是世界的状况(包括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及其关系)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再一个是世界“可知否”的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40年代,梅洛一庞蒂从现象学角度集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以往哲学二元论的批判,二是对实践唯物论的阐述.他指出,对二元论哲学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系列概念如"人的对象"社会性""历史辩证法"等,均可从现象学角度做出"完美"诠释.梅洛一庞蒂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象学解读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在本质上误读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中掌控话语权等要求,为高校思政课“讲道理”创设了生动的现实语境;从理论维度看,高校思政课讲道理包含讲清事实之理、讲深原理之理、讲透价值之理、讲活方法之理四个辩证统一的内在规定;从实践维度看,高校思政课如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不断深化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教学组织实施,强化真理感召力、增加情感吸引力,明确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定位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