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阅卷都十分重视语言的表达,2000年高考说职又对写作项作了修改,把语言“有文采”、要“生动形象”作为“发展等级”中的两项明确提了出来,因此写作中我们更应重视语言的表达。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文”就是文采,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在考场作文中,语言如无文采。是不会打动人心的。纵观历年高考中的失败之作,多为词语贫乏,文句滞涩,缺乏感人的文采,将之归入低档作文,理固宜然。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使人为之陶醉呢?一、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我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所以考场作文语言也要有文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高分。  相似文献   

3.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具体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灵活方法,文句有意蕴”。那么,怎样才能“有文采”呢?笔者认为,讲故事,…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决定着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等作文有严格的要求,这就是“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文采,主要是指语言要新鲜活泼,充满灵气和个性。同时,好文章一定要显示出内在的文采,要体现出作者思想的个性美,要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因此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文采,好的文采,读之如饮茗茶,余甘未尽。高考作文要想取得高分,除了要注意思想向上、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外,还要注重语言文采。那么在高考作文复习中如何突破“语言文采”这一关,已成为了我们在复习中的一个追求。下面笔者结合高考作文复习以及往年高考优秀作文来谈谈如何突破作文语言文采关。  相似文献   

6.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就有一条是“有文采”。这里的“文采”,指的是文艺方面的才华。在高考作文评分中,“文采”已成为评判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语言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它最能显示出考生实际的写作水平。文章是否有文采,是高考阅卷人比较容易把握和评判的,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把“有文采”作为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要做到“有文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贺安宁 《成才之路》2009,(14):38-38
在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里明确提出了作文要有文采,这也是决定作文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使你的作文语言有文采呢?笔者认为,作文语言要富有文采必须做到语言五结合:整散结合、繁简结合、文白结合、俗雅结合、长短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是通达。“通”即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达”指的是语言文字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内容。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中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手法运用准确、恰当,文句有意蕴)。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 ,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就有一条是“有文采”。这里的“文采” ,指的是文艺方面的才华。在高考作文评分中 ,“文采”已成为评判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语言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它最能显示出考生实际的写作水平。文章是否有文采 ,是高考阅卷人比较容易把握和评判的 ,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把“有文采”作为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 ,要做到“有文采”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修辞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三的学生,复习到最后阶段,要争取作文多拿分,那就要学会让作文具有发展等级的得分因素,比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而这四点中最好掌握、最能快速掌握又最好学的,就是有文采了.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正是文采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有文采包括很多方面,在高考作文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美化语言,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如何美化语言呢?  相似文献   

11.
丁光辉 《学语文》2003,(3):34-34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怎样使作文语言有文采呢? 一、摘藻布彩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文学作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再深刻的立意、再新颖的素材、再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先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获得成功。因此,想要作文成功,就得有文采,想要作文有文采,就必须对作文语言进行精心地修饰,让作文"靓"起来。要修饰作文语言,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修饰语言,从引用名言入手引用名言(包括经典著作、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歇  相似文献   

13.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重视文章的文采,自古有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有文采”列为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充分重视。但是,很多同学的写作只追求记叙文、散文的文采,忽视了议论文的文采,以致把文章写得干巴巴的,无精打采,“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实际上,议论文不仅要讲求语言准确、严谨,而且也要追求鲜明生动,富有文采,以此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文采”的语言来自精心的打磨。那么,如何打磨议论文的语言使之文采飞扬呢?一、表达要富于变化,句式要灵活多样首先是精当地遣词造句,丰富词汇,…  相似文献   

14.
考测点导航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主要是就语言方面而说的。“有文采”在这里特指语言方面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5.
考场作文要想获取高分,就应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增添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指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是有文采,善用修辞、意蕴丰富是有文采。如何在考场这一特定的情境中让语言“出彩”?我们将在7、8、9三期中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长此以往 ,可以使广大的中学师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语言的锤炼 ,尽早消除“语言无味 ,像个瘪三”的现象 ,使中学生运用语言的面貌焕然一新。所谓语言有文采 ,就是指语言富于变化 ,用语精美流畅。那么 ,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有文采呢 ?一、要善于运用变化的句式以增添文采。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恰当运用 ,就会使行文摇曳多姿 ,语言活泼流畅 ,表达效果得以加强。如《走进四季》的一段 :“…  相似文献   

17.
“有文采”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做到意蕴深刻,形象生动。这不仅是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要求,而且是高考作文加分的一个要素。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从古至今,语言苍白,呆板枯燥的文章是根本没有市场的,而那些文质兼美,选语精工的文章无不受到读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鲜活亮丽,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文采呢?如果从下列几方面加以练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巧用修辞“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是加强文章表达效果最恰当的语言形式。其中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作文命题的“三自”原则下,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考生选议论文文体的多,而议论文中平庸之作多。仔细分析考生的作文不难发现,考生议论文平庸的根本原因是议论语言的平庸无文采,不能做到生动议论,形象议论。《考试说明》作文项“发展等级”③规定:“有文采——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说明“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中的重要作用。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议论文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论据诗话。下面笔者以近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文要有文采,有文采的作文大家才喜欢看,怎样才能做到文章有文采呢?我觉得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遣词造句讲文雅这是个积累语言的问题,作文语言,讲到底,毕竟是书面语,书面语和口语不同,它是加过工的语言,是作文  相似文献   

20.
刘飞 《语文天地》2010,(7):40-42
好的考场作文.固然是文质兼美。虽然质是本.但好的文采亦是非常重要的。论语中就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之说。在历年的考纲中都有对作文文采的要求.“作文要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我们把考纲的要求展开便是: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