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黑”的原因不同,绿茵场上的“黑哨”大概分为“关系哨”、“官哨”、“卖哨”和“赌哨”。根据陆俊、黄俊杰、周伟新等人的经历,基本上可以摸清中国黑哨演变史。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前,我不是球迷,偶尔会看看中国的足球联赛,看不懂;多年以后,我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球迷,但中国的足球联赛同样看不懂。多年以前,我刚上中学,对“下课”的理解是,终于可以不用再听数学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唠叨了;多年以后,对“下课”的理解是,不知哪个队的主教练要倒霉了。多年以前,认为“黑哨”是黑色的哨子;多年以后,知道“黑哨”是黑了心、  相似文献   

3.
新流行的惯用语“灯下黑”有四个义项:比喻发生在身边或附近的、容易被忽视的、小范围的事物或事件(多指坏人坏事);组织机构或人的行为违背了自身的职能、职责或属性;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比喻怪异之事.多含贬义.语法上具有述谓性和指称性;修辞上常与其他比喻配伍;作为超韵律词,常与其他三字格配伍.“灯下”是背景, “黑”是需要凸显的焦点信息.  相似文献   

4.
只要你认真体会,去感觉,成语的含义往往能用一个字概括,如“恒河沙数”是比喻“多”的意思,“凤毛麟角”是比喻“少”的意思,“千钧一发”比喻“危”的意思,“高枕无忧”比喻“安”的意思……下面16个成语,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把它的含义写出来吗?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名字状动字”实际上指的是名词用作状语。据《文通》所举例句,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现的语法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表示比喻、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处所、方式、工具或依据等。《文通》对“名字状动字”这一语法现象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我国传统小学关于名词用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做过或用过投影片时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从投影的视觉效果来看,“白”底“黑”字的投影片不如“黑”底“白”字的投影片反差强烈,“黑”底“白”字的投影片又不如“黑”底“彩”字的投影片色彩夺目。  相似文献   

7.
黑哨与教师     
谁也没有想到,“黑哨”成了最近一段时期中国人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翻开国内的大小报纸,几乎每天都有关于“黑哨”的报道。而且,不但我们的新华社关注“黑哨”,世界两大通讯社路透社、法新社也同样关注中国的“黑哨”。看来,“黑哨”的确引人注目。但不知道有人注意过没有,中国的“黑哨”和教师还有点联系。目前,在国内足球甲A、甲B联赛的赛场上执法的“哨”们,许多人正经八百的职业是教师,吹哨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不但上了传说中的“黑哨”黑名单的张宝华、张建军是教师,就连去年金哨得主孙葆洁也是教师,而且,以前的金…  相似文献   

8.
比喻又叫譬喻,根据甲乙两种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的修辞方式。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的格式是“甲像乙”,用“像”字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使这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相似点上来打比方。但是有“像”字的句子并非都是比喻句,这里主要谈两种不是比喻的“像”字句。一、比较不是比喻。性质相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在“像”字句中,相同的事物往往构成比较,以表示相类或相同之处,或者表示看起来有些像,有时用于对具有相同点的事物的推测,或含有推测的意味“。像”含有“如同”的意思。例如:“黄山真像…  相似文献   

9.
在汉字的词语中,有一类运用动物特征来比喻某种人的“三字格”词语。比如: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请你根据要求,写出以下八个比喻的“三字格”词语,不要忘记,这些词语都要运用动物的特征噢!  相似文献   

10.
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社1987年版)共有课文385篇,带有“像”字的句子很多。分析起来,“像”字大致有以下一些用法。一、作动词“像”字作动词的用法很复杂,在教材中主要有下面两种。 1.用来表示非同类事物有某些相似点,通常看作比喻词构成修辞上的明喻。这种用法的句子有155例。作比喻词时,“像”可直接作带宾谓语,还可以和“一样”“一般”“似的”等搭配使用,组成一种固定结构,一般作  相似文献   

11.
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把《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60几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大”义、“覆盖、蔽藏”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不明、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这几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简析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这60几个“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12.
在俗语中,有一类带有动词“吃”的,它们在口语中十分活跃,使用频率也很高,且简练而富于形象性。如吃闲饭、吃天鹅肉、吃苦头、吃醋等。它们的突出特点有两个:第一,表意上具有比喻性。这类俗语运用时的意义一般都脱离了字面而利用比喻的方式产生。比喻的产生很明显主要是“吃”所涉及的对象即宾语部分。如“吃小灶”中  相似文献   

13.
彭静 《语文知识》2006,(1):24-24
有些成语中某个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有很大差别,下面略举数例说明。 运斤成风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说文解字》:“斤,斫木斧也。”“斤”的本义为斧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探讨《诗经》中“彼”字运用的体例特征以及“采葛”、“采萧”、“采艾”一类句子的比喻意义出发,论述《采葛》一诗,并不是《毛诗》、郑笺、孔疏所说的“以兴臣有使出而为小事,事虽小,忧惧一日不得见君”,“则为谗人所毁”;也非今之学者所说的是赋陈直写妇女从事采葛、采萧、采艾的劳动行为;而是以比喻的手法描写女子对“那采葛(萧、艾)者”即求婚者的盼望和思念。  相似文献   

15.
一、“黑哨”事件引发的积极思考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足球的假球、黑哨,以龚建平被绳之以法而告一段落。当然,龚建平只是一个代表,可能还有“王建平”、“李建平”、“刘建平”等等没有被揭露出来,但这也足以给足球界一个震慑,对广大球迷也有了一个交代。裁判是竞技体育比赛时的“法官”,而“法官”不公正,不公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败坏了社会风气,伤害了广大观众,破坏了公平原则等等。中国足球本身就十分脆弱,加之绿茵场上“黑法官”的胡作非为,把本来就不好的足球环境弄得更是一团糟。到头来,激起众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王力、陆宗达先生等认为黴(今俗作霉)、墨、煤同源依次派生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商榷,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具体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煤、黴皆同源于“黑”而并非依次派生发展.黑字早见于金文,而墨、煤、黴产生的时间大抵分别是周朝、秦朝和汉朝.墨的颜色为黑;煤本义为黑色烟尘,煤炭专称则是明朝以后的事;黴指黴黑现象;三字围绕“黑”义同状异所,从六书的角度也表明造字时三字同源于“黑”.黴黑为旁对转;煤黑为对转;墨黑喉唇相转只是现象,文章揭示二字相转的音理在于上古汉语有送气流音声母,黑、墨古音同部位同鼻音又同为入声收—K尾,从音韵的角度也表明三字同源于“黑”.  相似文献   

17.
形声字“声符”表意的悖逆现象是指有的同形“声符”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表面上似乎大异其趣,而实际上它们的意义之间却有着各种逆向的关联。主要有形声字“声符”所表示的意义同充当该“声符”字的意义的悖逆和形声字“声符”同形,所表的意义两两相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赵安民 《语文知识》2001,(10):33-35
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在讲到多义词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讲到了词的比喻义。把“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做比喻义。(黄伯荣《现代汉语》514页)像“帽子”比喻“罪名”,“近视”比喻“目光短浅”,“结晶”比喻“成果”,“搁浅”比喻“停顿”,“酝酿”比喻“商量准备”等。并且都详述了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的区别。那么,通过借代而固定在词上的意义是否可以叫做词的借代义呢?像“须眉”代指“男子”,“笔墨”代指“文章”,“干戈”代指“战争”,“管弦”代指“音乐”等。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须眉”“笔墨”“干戈”用来指称“男子”“文章”“战争”显然不是它们的本义,也不是由本义推演发展而来的引申义,更不是通过打比方而形成的比喻义。因为,比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点,而借代的构成基础却是相关性。这里显然只是相关而非相似,它们的意义是通过借代形成的,把它们看作词的借代义,既符合语言实际,又有利于明确多义词的词义来源和义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含有“像”字的句子,不少同学的大脑中马上就会跳出“比喻句”三个字。其实“像”字的作用除了表示比喻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博览》2010,(11):43-43
“墨”字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黑”,下面是“土”。大家都知道,“土”表示地上。“黑”字在金文和小篆中也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的图案是古时的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