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把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把握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周时期的领主制封建社会;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性封建社会;三是秦汉至明清的地主制封建社会。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科学把握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本文首先剖析了西周时期的封建领主私有制,批判了封建土地国有制,研究了西周宣王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嬗变;其次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土地兼并和双层土地所有制关系;然后考证了井田制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最后辨析了封建领主私有制和封建地主私有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西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西汉封建社会的土地所召制如何?有哪几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处主导地位?它们的发展情况怎样?这是关系到当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如能正确地阐明这一问题,西汉封建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能够得到正确的剖析和说明。本文就西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发展变化及其关系作如下探讨。一、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包括皇帝为首的皇室、封君贵族、官僚、豪强、中小地主、大工商业者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把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把握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周时期的领主制封建社会;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性封建社会;三是秦汉至明清的地主制封建社会.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科学把握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本文首先剖析了西周时期的封建领主私有制,批判了封建土地国有制,研究了西周宣王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嬗变;其次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土地兼并和双层土地所有制关系;然后考证了井田制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最后辨析了封建领主私有制和封建地主私有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笔下,亚细亚所有制是原始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形式,是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的原型,具有普遍意义。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在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相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有本质差别。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同时,亚细亚所有制没有被奴隶制和农奴制败坏,且长期存在,直到19世纪,这与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被奴隶制和农奴制很快败坏的那种社会形态有明显差别。因此,古代东方社会与古代西方社会在马克思笔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经典作家笔下西欧封建主义理论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依据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分期,介绍了经典作家在这三个阶段关于“封建主义”的若干论述,旨在说明:在经典作家笔下,由于原始社会残余有惊人的坚韧性和耐久性,因而,西欧从古代向中世纪过渡时,最初的阶级社会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与原始社会残余日耳曼所有制或马尔克有密切关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因此,日耳曼所有制不等于封建所有制,征服结果不等于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综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宋静 《快乐阅读》2012,(15):121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分析自然经济的特点,明确其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这部手稿中论述的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三种所有制有本质差别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认为一、三种所有制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与原始公社所有制有密切关系的残余形式;二、三种所有制既不是奴隶制,也不是农奴制,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同时并存着;三、原始社会的残余有惊人的坚韧性和耐久性,亚细亚的所有制中无奴隶制和农奴制,也无专制政府和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国有制,但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社会中有专制政府及其国有制,同时也有亚细亚的所有制,因此,亚细亚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一般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进到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封建制晚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成长,出现近代自由土地私有制的萌芽,而这种自由土地私有制的最终形成则在社会发展的下一阶段.公社所有制,除了古典形态不适合于封建制外,亚细亚形态、日耳曼形态,都可以在封建社会中继续存在;并且它们的存在对于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在封建制下,公社已被最终地改造,替封建土地所有制服务了.分别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9.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的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则是生产关系的首要环节;因此,弄清楚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地位和生活情况。它也有助于我们对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以及上层建筑的许多现象的认识。所谓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就是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有人认为土地是归皇帝或国家所有,这就是土地国有制;有人认为土地是归封建地主所有(也有人认为自耕农民也有一部分土地),这就是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有制。近几年来,国有制和私有制的争论很热烈,现将争论的情况和问题综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行会,是封建社会城市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和欧洲中世纪的各国,都曾普遍出现,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欧洲的行会制度是“第二类型的所有制” (即“工具所有制”);它的形成,标志着社会在所有制方面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而我国的行会,不仅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都一直存在,其影响还延续到近代,在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史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讨论,在今日史学界中已经越来越深入和越来越热烈了,大致可归为下列几种看法:(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形式的所有制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是作为地主所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或者说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隐蔽方式。(二)主张均田制破环以前占主导形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破坏以后占主导形式的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三)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主导形式的所有制是国家土地所有制,这一论点,在讨论中有  相似文献   

12.
一封建生产方式,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私手工业所有制为基础,这是我们把握封建社会性质的关键。上承前制的唐代,个体手工业工匠的组织形式与依附农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仅表现于他们以“团火”为基本单位编籍于地方州县,更为重要的是,不论官私手工业,都严格地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制约。换言之,其发展变化无不与封建商品经济有关。在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的魏晋南北朝及唐初,工匠主要以力役的形式在官府从事生产,工匠的“独立”性不能不受到这种力役形式的限制。随着庶族地主所有制的确立,商品经济在封建经济领域内有了明显的抬头,工匠不须在官府服役,而是可以“纳资代役”了。通过  相似文献   

13.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达,作为“第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兴盛起来,战胜了封建行会手工业,资本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工具所有制和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解体。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残存着,与资本所有制复合在一起,严重地阻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解放初,经过土地改革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私有制,开创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局面。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封建工具所有制与行会制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算是我在《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马克思论古代土地所有制诸形式》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14.
一、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經济危机的特点我國封建社会的經济危机是我國封建生產关系在运动發展过程中的必然產物,所以在討論这一問題时,必須首先对我國封建社会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所認識。我國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这篇文章中,我將在这一論点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經济規律的特点及有关諸問题。每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义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与地主階級及地主政权以一定的打击,广大的農民往往在推翻旧王朝以后占有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土地可以買賣,这与欧洲的世襲領地制是迴然不同的。恩格斯會經指出:‘对于一切以商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史学界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曾就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开展了研究和讨论。1951年1月余逊同志在《大公报》上发表了《由占田、课田制看西晋的土地与农民》一文,这是一篇涉及土地所有制问题的文章。1954年侯外庐同志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封建国有制为主,即皇族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此后直到1965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约一百五十篇论文。这些文章对不同的时代、朝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内容和性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综合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一)封建土地国有制,包括皇族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等;(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包括贵族官僚豪富等大土地所有制等;(三)自耕小农土地所有制。第一类是国有制,后二类同属私有制。现在分别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6.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和封建政府的统治息息相关.每个时代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又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又与其他两种形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专题要点指要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和鲁国的初税亩;北魏至唐实行的时间长影响大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西汉、曹魏、北周和明初实行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占有形态: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屯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与土地有关的赋税制度,如田租、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教材编排看,本课讲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时空概念看,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地位,本框题着重讲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重要的知识点。它通过揭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讨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时,多集中在所有制的形式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土地“国有制”或所谓“皇族土地所有制”,没有“土地私有制”。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国有制”和“私有  相似文献   

20.
附庸采邑制虽然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一项政治制度,但它表现为一种契约形式,无论其缔结仪式还是内容都符合契约的内容和要求。当时日耳曼王国之所以用契约形式来构建政治制度,源于其历史传统和创建新王国的现实需要。这种契约淡化"权力"而注重"权利",强调"义务"而非"顺服",决定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态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