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寇宣战。8月9日以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命令各路解放军向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猛烈进攻,迫使日寇投降。冀察军区和冀察区党委一部分领导同志奉命向张家口前进,解放张家口。根据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冀察前线记者团,随冀察前线部队行动。记者团成员有林明、王仁德、王炜同志和我,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记者团的工作。我们一面随部队行军,一面沿途进行宣传和采访,收听、学习党中央关于接管敌占城市的政策和其他指示。张家口解放的前一天上午,我们行军到达距张家口六七十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正当我军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新华社党中央(当时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同志们突然接到通知说,敌人可能偷袭石家庄,窜扰西柏坡的中央机关,要求大家做好暂时撤离的准备。原來,敌人得悉解放军主力部队当时都在远处作战,保定到石家庄一线我军比较空虚,石家庄实际上是座空城。西柏坡距石家庄不远,敌人偷袭石家庄威胁我中央机关。毛泽东同志分析了情况后,一方面指示中央机关做好暂时撤离的准备,一方面用两条新华社新闻导演了別具一格的“空城计”。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口寇宣战。8月9日以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命令各路解放军向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猛烈进攻,迫使日寇投降。冀察军区和冀察区党委一部分领导同志奉命向张家口前进,解放张家口。根据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冀察前线记者团,随冀察前线部队行动。记者团成员有林明、王仁德、王炜同志和我,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记者团的工作。我们一面随部队行军,  相似文献   

4.
这次到前线去,自始至终都是在美国飞机整日整夜在头顶盘旋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越南同志夜以继日、冒着生命的危险,陪同我们工作。(在永灵,敌人投弹最近的一次,离我们只有六百米。)没有他们,我们的工作是根本不能展开的。这是珍贵的、并肩战斗的友谊。他们冒着敌  相似文献   

5.
陈毅是运筹帷幄、横刀立马的元帅,又是才华横溢的新闻行家。他对军事宣传的精辟见解和关心军事报道的事迹,仍深深启迪着、鼓舞着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一九四六年六月,陈毅奉命率山东野战军进入淮北地区作战。时值新华社山东野战军前线分社刚刚组建,陈毅同志热情地带着记者向野战军机关首长介绍,要求部队各机关支持新闻工作。八月,我军在淮北取得一些胜利之后,主动撤出四个县城。这时,陈毅亲自写新闻,宣传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相似文献   

6.
鄂中探险记     
1939年我在鄂中平原的一次采访,很有一点传奇的意味。从1938年武汉不守之后,华中战局,处于胶着状态,敌人既暂时无力沿江续进,仰攻四川;我们也无力顺流而下,收复武汉,在一个短期内,前线表现平静。但敌人却利用这个时机,进行经济上的渗透,鄂中地区成为他们走私的孔道。那时  相似文献   

7.
陈毅将军很重视新闻工作,对记者也十分尊重。这是当年随陈毅将军做报道工作的戴邦同志深切的体会。一九四六年六月,解放战争在华中地区拉开了序幕。山东野战军在淮北地区的第一仗是“朝阳战役”,打了个大胜仗。第二仗是攻克泗州城的“泗县战役”,这一仗没打好。攻进城后,部队伤亡较大,前线指挥官发生错觉,下令撤退了。一撤退,敌人反扑过来。陈军长写新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部队攻进城时,陈军长的秘书打电话,叫派记者去司令部。戴邦同志当时是淮北前线分社副社长,他就同丁九同志去了。一到司令部,陈军长正在生气,冲着他们说:“你们找  相似文献   

8.
上甘岭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开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祝贺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说:“侵朝美军在金化以北上甘岭发动的自吹为一年来最猛烈的攻势,已经被英勇的朝、中人民军队彻底击碎了。我军在上甘岭一个半月的战斗中,歼灭敌军25000多名,缴获和消耗敌人大批军用物资。我们谨向上甘岭牺牲的烈士们致永恒的悼念,谨向上甘岭前线的英雄部队和战斗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40年前,我和其他几位记者从志愿军总部奔赴上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第一版《来自前线的报告》专栏里,陆续发表了该报摄影记者吴力田深入老山前线,冒着敌人炮火,拍摄的真实的、难得的、珍贵的照片。一位摄影记者,不是把镜头停留在那些平平常常、安安稳稳的地方,而是对准充满硝烟的战场和殊死战斗的勇士,这种深入、及时、有效的工作作风是值得称道的。一位记者深入到前线去写几篇报道,拍几张照片,我认为,不亚于对战斗的官兵们进行一次作战动员。对于吴力田的深入采访,云南前线某部中队长马振祥投书报社说:“我代表中队领导,代表全中队官兵向报社报喜,……吴力田代表报社参加了这一次战斗,在艰难困苦的时刻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帮助,感谢  相似文献   

10.
我党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也已经四年了。今天,回忆他二十七年前,在朝鲜前线接见我们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印在我们的脑际。第五次战役即将开始了,我们马上要回到各个战线上去采访。在出发之前,我们都要求见见彭总。彭总的工作虽然十分繁忙,还是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一九五一年四月二日傍晚,我们兴奋地翻过一座残存着稀疏树木的小山,来到彭总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派出采访组重访“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作为60年代采访过八连的记者之一,这次重返八连采访,深知个中的难处。《人民前线》报对于好八连的宣传,从1963年算起,至今已经四次掀起宣传高潮。好八连获荣誉称号的27年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军内外报纸,差不多每年都要在一版显要位置宣传八连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这次我们组织重新宣传好八连,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文章做尽,点子想绝”,差不多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了。然而,在八连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小组的同志却感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通讯《今日“两地书”》在1986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后,编辑部收到读者大量来信来电,赞扬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祖国军队了不起”,赞扬前方将士和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那种“祖国万事连我心,献计献策为己任”的高尚精神。同时,读者也称赞通讯的写作,要我们介绍经验。我们觉得不好办。但是,想到稿件见报后,认真总结一下经验,还是应该的,这对改进今后报道,提高我们写作水平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对《今日“两地书”》的报道过程,作了一番回顾。一去年7月,罗同松曾赴老山前线采访。回京后,正在酝酿写一篇通讯。9月,部队新闻干事马文科从云南前线来到北京,给人民日报送来了一大本材料,是有关前线将士与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我在延安刚过罢春节,群众日报社、新华通讯社西北总分社通知我们到陕东(即关中东部)前线采访(李言年同志已先去了)。那时陕东工委驻在合阳县城,书记是刘文蔚同志,他对新闻工作很热心。见了我们,就要求给工委办张报,我们说没人,他说:“那就训练人。”不久按总分社指示,成立了新华社陕东支社,并派来了电务人员,由李言年同志任主编。这样,陕东就正式有了我党的新闻单位。我们马上办起了通讯干事训练班,陕东10多个县都派人来学习。办了一个多月,就分下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继承“全党办报”的传统,组成了一支包括“野战部  相似文献   

16.
1946年8月8日,我党年轻的新闻战士——仓夷同志奉命参加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安平事件”的采访调查,在从张家口前往北平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暗害于大同郊外马莲庄附近。这位在华北敌后抗战中以笔做刀枪,对敌人大张挞伐,蜚声晋察冀的名记者,抗战胜利后又在《北平解放报》日夜挥毫,为实现国内和平而奔走呼号。年轻勇敢的新闻战士仓夷,8年抗战中没有死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胜利后却  相似文献   

17.
忘情夜     
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 这一天中午,我们在具有“九边重镇”之称的煤都大同市,结束了为期8天的“百家新闻媒体老总看山西”采访活动。来山西不久,辽宁省记协的董靖和辽宁日报的田丰等同志就帮我订妥了从大同回沈阳的火车票。由于重任在身,要完成报道计划,我务必与山西电视台李伟、葛岩二同志去贵台复制昔阳大寨村的电视画面素材,便同采访团的同志一块儿打道回府,返回了古城太原。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当上军事记者之后,云南边防前线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每年,我总有200天的时间奔波在中越边境的崇山峻岭中,几乎每次作战,每个连队,每个哨所都去采访过。从1979年以来,组织上给我记功三次,嘉奖多次。有人说我是“八年抗战的记者”。虽说前线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记者的采访生活也别有一番情趣。通过封锁区北京吉普车在盘山道上颠簸着。眼前是一片秀丽的景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田野、村庄……祖国的边疆是多么的美丽啊! 车过落水洞,火药味越来越浓。一门门大炮高高昂起了头,弹坑一个挨一个,绿色的帐篷星星点点,这一切表明,炮火封锁区到了。驾驶员小杨是新来的,第一次在前线开车,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他额头冒着汗水,双手不住地抖动。“别害怕,我们的车在运动着,敌人哪能打得那么准!”我尽量宽慰他。小杨没吭气,使劲加大了油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为我国画出了本世纪最后十年的宏伟建设蓝图,同时也给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为重要而难巨的任务。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把我们的新闻报道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涉及的问题不少,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去努力。当前,如何改进采访作风,把我们的记者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深入到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就是一个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新闻界有的同志曾经提出:一篇报道的质量高低,七分在于采访,三分才是写作。这里着重强调了采访的重要。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采访是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曲辰 《档案时空》2003,(9):15-16
危险的敌人!”“废物”,抓到他也呕气。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蒋纬国曾试图绑架傅作义,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由当事人披露出来。“平津战役”是按照毛主席的战略方针,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目的是争取和平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损失。但傅作义在北平城里拥有重兵,故仍持顽抗态度。为了以军事压力迫使他走和平道路,1948年12月毛主席命令东北野战军先打张家口。张家口是傅作义的生命线,既可从海上南逃,又可从陆路西撤,自然要拼全力保住,于是派出他的主力35军驰援,35军一离开北平城,就被我军分割包围,全歼于新保安一线。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