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生产了大约 1 0万至 1 3万吨的白银 ;其中向美洲以外地区输出了大约 80 %以上 ,这些白银的近一半流入了中国 ;白银之所以流入中国因为当时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白银作为货币可以平衡贸易 ,同时 ,从白银与黄金的世界比价看 ,白银的价格在中国大大高于欧洲 ,作为特殊商品的白银可以被从欧洲贱买而到中国贵卖 ,从中套利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早期近代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但明朝的灭亡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也同当时中国白银输入的减少甚至外流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 ,美洲的白银生产与中国早期近代的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杨俊华 《考试周刊》2009,(3):229-230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放弃金本位,向国内外购银,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也造成中国各个行业的大衰退和币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刘瑾(1452~1510) 职业:朝廷宦官 资产:黄金,白银 成名原因:在道德激励故事中危险的贪婪。 一个在明朝时传说最富有的宫廷宦官,刘瑾滥用职权收敛了大量的财富,当他最后因为叛逆被处以极刑的时候,他被发现有1200万盎司的黄金和2.59亿盎司的白银。作为比较,当明朝落下帷幕时,国库中只有3000万.7000万盎司的白银。  相似文献   

4.
16世纪欧洲人抵日经商,发现这里盛产金银,但在日本锁国前(1640年),欧洲人只能运走白银,日本方面不但禁止黄金被运出,还让欧洲人运来黄金。锁国后,荷兰人成为唯一留在日本的西方人,幕府为了缓解日本白银的过多外流,遂允许荷兰人运走日本小判(金币)。以金代银是日本外贸政策的重要变化,预示着日兰贸易即将走向衰落。持续近百年的小判贸易,是日兰商贸交流的重要内容,亦是世界海洋贸易史及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受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提高白银价格,导致中国白银的巨额外流,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为此,国民政府采取相应对策。从1933年至1934年底,国民政府采取了征收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严厉打击走私等自救措施,同时劝说美国修改其白银政策。但由于美国的不合作态度,白银的外流势头并未得到遏制。1934年底起,国民政府决定改组三大银行,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币制改革,并取得了英、美两国的支持。币制改革取得成功,白银外流问题得以解决。白银危机的解决,为随即爆发的抗日战争奠定了财政基石,但也使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天华 《母婴世界》2011,(1):144-145
随着黄金投资热潮在国内不断升温,人们对白银投资的兴趣也被激发,投资专家指出,未来白银的投资空间要远远大过黄金,现在投资白银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②》(必修)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时写道:“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1](p22)此前,人教社出版的高中教学大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亦有类似的表述,  相似文献   

8.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黑暗笼盖大地,但夜空仍有群星闪烁,龚自珍与林则徐,便是两颗明星。他们是具有革新思想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清醒地看到,西方殖民者对我国进行的罪恶的鸦片贸易,不仅使我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经济危机,而且鸦片流毒全国,严重地危害着全民族的身心健康和道德风气。于是他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外国商人为夺取暴利和愚弱我国民,疯狂地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使国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使中国吏治败坏,白银大量外流,还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相似文献   

10.
弛禁派是在自雍正年间起历经百余年对鸦片严禁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弛禁派认为既然严禁无效,弛禁至少可以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胥吏巡船因鸦片走私而索贿舞弊两大问题;清廷大臣对禁烟问题有弛禁、综合治理和严惩吸食者三种意见;弛禁派在实际行动上均能按朝廷谕令严厉禁烟;事实证明弛禁主张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救国之术。  相似文献   

11.
1.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说明A.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B.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在非正当贸易中,中国存在贸易顺差D.在总体贸易中,中国存在贸易逆差2.鸦片战争中,在道光帝已将林则徐革职查办的情况下,英军后来仍扩大侵华战争,主要原因是英国政府认为清政府A.对林则徐的处罚太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分析了村民大量外流背景下运作的村民自治所面临的新课题:(1)“精英”人士大量外流造成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当家人”缺位;(2)外流村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难以落实;(3)村公共权力机关对外流村民行为的管理失控。提出了应由农民群众自主选择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合理利用和开发家庭在村民自治中的功能,关注和解决农民流动向村民自治提出的新问题等主张  相似文献   

13.
琦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本文试就他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行动,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作些分析。一鸦片是麻醉性毒品,原产地不在中国。十八世纪以前输入中国的数量很少。十九世纪初,鸦片走私的扩大,对国计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鸦片是毒品,直接摧残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二、鸦片贸易破坏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三、大量白银外流,使清政府税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白银在中国是货币,在国际市场只是一种商品,中国白银货币价格由世界银价左右。1934年夏,罗斯福政府出台了使美国白银国有的购银政策,致使世界银价暴涨,中国白银币价也随之上升。中国银价受购买力限制涨幅远低于国际银价,中外白银出现巨大差价。中国白银被国内外商家运往国际市场售卖获利。白银巨量外流导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白银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闽西教育人才大量外流。文章从外流的状况、后果、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减缓乃至遏制外流的对策,以期振兴闽西教育,发展闽西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欧洲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欧洲人被迫另辟蹊径;三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条件。对于上述原因,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黄金泡沫     
当黄金一路高歌,连续突破1400、1500美元关口的时候;当中国老百姓开始热衷于哄抢黄金白银以期对抗通胀的时候;当分析师们鼓吹已持续十年的黄金牛市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当银行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时候……我们不无忧虑的提示——黄金泡沫的破灭或许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8.
2020年5月28日,应成学江老师邀请,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先生为石景山区历史教师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陈教授围绕老师们提出的专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解答。整个讲座,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陈教授深入浅出的学科语言。比如这个问题:"新航路开辟后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等,请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后为什么没有出现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情况呢?"陈教授首先说明了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其次借助历史地理概念,简约地说明了"价格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问题:"白银大量流入西葡两国,但因为这两个国家小,也没有那么多地方买东西,中国疆域面积大,人口多,中国有的省一个省份承接的货币量,类似欧洲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  相似文献   

19.
王秋波 《老年教育》2008,(12):16-17
“海星号”运送第一批黄金到台湾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宣布“金圆券政策”,限期兑收老百姓持有的黄金和白银。民众没有想到,用黄金白银兑来的金圆券迅速贬值,黄浦江畔的大上海,一时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在广州严禁鸦片,反对英国侵略战争,中途被诬,流放伊犁,后调陕甘,终派为云贵总督。1850年,林则徐告老返乡,住在福州城内文藻山大院。平时,他关注福州人民生活和英殖民者暴行。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之一港口。从此,鸦片从闽江“免税”进口,加上清廷分摊的战争赔款,使福州大量白银外流,因而引起白银贵铜钱贱,1842年白银一两值铜钱一五九0文,1850年白银一两值铜钱二000文。银荒大患,使清政府地丁税、盐税等征收不足,而使百姓负担加重。还有,英船直接输入洋布,福州省城内外销的土布因而壅滞不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