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推崇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影响社会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VOA的一则新闻分析来着重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在早期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著作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从及物性和批评性分析的角度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新闻中隐含意识形态的敏感程度,并且引导我们透过语言本身实现对新闻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话语分析注重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研究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笔者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结合及物性和语态、词语意义和词语表达、互文性和预设研究四种具体研究方法举例进行分析,得出在大学生英语阅读中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起批判性意识,更好地理解文章,挖掘语篇的隐含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对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层次,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秋红 《双语学习》2007,(6M):135-13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上关于黄岩岛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语料,使用Word-Smith 5.0作为统计工具并结合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语料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通过高频词生成、关键词分析和主题词检索,揭示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吴红燕 《英语辅导》2011,(2):162-164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从引语、分类、标题三个方面分析了The New York Times中的15篇关于利比亚事件的新闻报道,揭示了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权利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张杰  孟祥宏 《考试周刊》2014,(69):33-35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论,其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刊物《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中选取两篇近期关于中国新出版的竖版地图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以菲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词汇选择、及物性两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读者在阅读新闻报刊时,应培养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正确地对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批评话语分析又称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和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CNN一篇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的评论进行分析来反映出其潜在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51):30-3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从分类、转换、情态三个方面分析关于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的新闻报道,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其实有些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以致使读者成为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新闻报道和莎朗斯通辱华言论的人际意义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言中的歧视现象,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12.
对拉尔夫·埃里森《隐形人》的批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的分析工具.文章通过及物性、转换和语态三个方面对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隐形人>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此采挖掘这部黑人文学作品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管鲁 《考试周刊》2012,(82):17-18
新闻报道的实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事实上很多新闻机构成为国家或政党塑造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记者在写新闻时夹杂了许多表达主观意图的内容.读者便会成为被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纽约时报》的一篇经济报道的分析,试图揭露经济新闻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杨希 《双语学习》2007,(11M):166-167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即从分类,转换,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一则关于英国水兵事件的新闻报导,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冀明 《考试周刊》2012,(56):13-15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韩礼德及物性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所选美国主流报纸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报道的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目的在于验证新闻语篇的基本语言特征,揭示经济新闻语篇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深刻认识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公正客观的表面下,经济新闻报道同样受到特定利益集团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主要地是通过分析话语文本来揭示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主要地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情态和语篇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米歇尔·奥巴马在2012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探讨她是如何构建语言来为助阵奥巴马的总统竞选。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用来揭示在语言当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和霸权。本文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从转换、分类、及物性和情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众传媒语言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目的是帮助语言使用者注意语言形式的选择,为人们提供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增强性别差异意识,进而消除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理论框架内,语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控制的工具。不同的语言形式或用法因为被使用的语境和交际目的不同而包含不同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以美国第35届总统JohnKennedy的就职演说为例,从情态、人称代词、隐喻用法以及词汇选择四个方面,探索这篇演说背后的意识形态,揭示肯尼迪如何通过语言强化这些意识形态达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到时添加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从而误导读者的判断力.本文论述了国内一些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并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的几篇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下的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0.
吴继宁 《考试周刊》2009,(23):205-206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个多学科交融汇集的复杂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借助于关于权力、意识形态的相关社会学理论来揭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而福柯在哲学领域则建立了其特有的话语理论。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