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力计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常用仪器和基本仪器。由于在制造工艺和使用方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测力计在使用过程中的失准率和损坏率都很高。具体表现是:测力计的示数与定值钩码的重量不相等;测力计在正常使用时,弹簧突然变形伸长。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使用、保管和维修这些测力计时,可按下面办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以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为原理,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非常熟悉的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超重失重”一节中,通过升降机的例子从理论上分析了超重失重现象,但很难使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实验演示是很必要的手段,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超重失重演示器如图1所示。该仪器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测力计太小,课堂演示效果不明显;二是从动指针设计不尽合理,太松则容易滑动,太紧则主指针难以推动,造成实验成功率太小。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测力计无疑是演示器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了使演示效果更加明显,我们使用圆盘测力计代替原有的测力计,并在其上加了一个记忆指针来演示超重失重现象,圆盘测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力学教学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对于测力计的使用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类:静态测量(测静态力,测力计不动)和动态测量(测力计在测量时运动).如果按方向分又可分为竖直拉、水平拉、斜拉等.鉴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弹簧测力计的不当使用所造成的错误结果,笔者对测力计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作以下两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测量力的大小》是苏科版第六册“力”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包括认识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使用测力计及制作测力计。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并试着制作简易的“橡筋测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读数和它的工作原理的探究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聚焦考点,逐一突破。类型题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解题策略】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使用弹簧测力计应遵循先观察、再调节、后测量的基本步骤,顺序不能颠倒。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认识测力计,学会使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使用2118型大型演示测力计,而在学生实验中,却经常用到如2104型的平板测力计。这些测力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很受师生的欢迎。但是,这些测力计中连接挂钩的“挂片”是卡在弹簧中的(它是可调的),用的时间长了,这些“挂片”就可能发生移动,于是,用这些测力计进行测量时,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时,需要我们对这些测力计进行校正。测力计应如何来校正呢?由胡克定律F=hX可知x=F/k在F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弹簧的倔强系数足变小,弹簧的伸长量X将变大。我们知道,两根倔强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串联时,其等…  相似文献   

9.
学生做《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实验时,误差一般在10%以上,甚至更大些,效果很不理想。经分析,误差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在完成用测力计竖直上提注射器活塞,并读取拉力数值和相应的空气柱体积数值的操作步骤时,学生手眼不能兼顾,造成读数误差。另外,提拉测力计的手,不能始终维持在一定位置上,势必造成测力计示数波动,导致气压波动,致使拉力数值和气柱体积数值不是注射器内气体在同一状态  相似文献   

10.
题目两个测力计不分别挂着实心钢块和铝块,同时设没水中时读数相同,问哪个物块的重力大?目析此题可以从测力计的读数与重力的关系式F二C一卢浮入手,然后用含有C的代数式来表示公式中的FO,最后通过分析推断即可找到答案.题解由铜块、铝块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可得:因  相似文献   

11.
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科学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制作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将弹簧测力计改制成密度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及密度计的刻度特点。  相似文献   

12.
超重失重演示实验一般用J2142超重失重演示器来完成,但实验成功率不高,其结构图(正视)见图1(a)。主要问题是实验者还没完全看清楚指针式圆盘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实验就已结束了;当实验快结束时,老师必须用手接托或拉住物B以降低测力计和物A的速度直到停止,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使测力计与物A相连的细绳1断开,有时连一个班也做不到头,如果细绳1断在测力计内转动轴的连接处,则很不好修复,即使修复了,称量物A时大多不准。这两个问题着实令人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在做关于弹簧测力计的题目时总有一些困惑,在测量重力和摩擦力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而弹簧的伸长是由于拉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就是此时的重力和摩擦力呢?其实在测量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对弹簧测力计就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相似文献   

14.
实验预习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了解它的构造和原理,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线,使用时必须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与读数. 思考题 (1)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秤是根据。的道理制成的。(2)弹簧秤在使用前指如果不是指在零位置时,那么应该先进行,否则测出的力的大小将或. (3)如图8-1所示的弹簧秤,它的最小刻度值是N,它的量程是N,图中所示手的拉力是N.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图8-2中所示的弹簧秤是测量的工具,这时的示数是N. …  相似文献   

15.
教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先把物体慢慢浸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没有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当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后,再改变其浸入的深度,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弹簧测力计是科学探究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但是,在科学探究越来越追求实验过程有效性的背景下,现在各校普遍使用的弹簧测力计都存在着"学生读数缺乏准确性,拉动行进缺乏稳定性,测力计测力量程缺乏多样性"等设计与应用"盲点"。本文以"弹簧测力计"为例,对科学测量仪器的应用盲点与改进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第2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72页图3-10所示的实验,是用圆筒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测力的大小,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9页图9-11所示的实验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圆筒测力计。不少教师和学生做实验时就模仿课本图示的用法,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常用的超晕失重演示器如图1所示,在演示超重现象时,向下拉绳环,圆盘测力计向上加速运动,可以看到,圆盘测力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向下偏转,说明测得的钩码重力增加了,发生了超重现象.在演示失重现象时,松开绳环,使圆盘测力计向下加速运动,可以看到,圆盘测力计的指针沿逆时针方向向上偏转,说明测得的钩码重力减小了,发生了失重现象.然而,在演示过程中,笔者发现,图1所示的超重失重演示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所演示出来的现象只是一瞬间的,不便于学生观察,也不便于其对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学静力学教学中的常用仪器———J2152型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在使用中存在着以下缺点:当要使汇力环的中心落在坐标原点时绝大多数情况都要调节两个位置,一是拉力的大小,二是拉力的夹角,有时还要调节测力计的高度。当两个力不对称时,又要调节引力器的转臂。而在多数情况下,两个力是不对称的,所以调节起来就较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此演示器进行了两点改进,改进后每次只需调整一次,就能达到目的。具体改进方法如下:图1  对测力计的改进:原测力计固定在引力器的转臂上,不能自由转动,现将测力计的重心处只用一个铆钉固定于卡子上,铆…  相似文献   

20.
弹簧测力计在很多力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如测重力、测摩擦力、测浮力、测压强、测机械效率、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滑轮的特点等等.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分为水平使用、斜向上使用、斜向下使用三种情况.放置方法不同,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