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创新绩效是衡量产学研网络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产学研网络是否成功的标杆。而产学研网络的基本特征又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现有研究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搜集网络特征变量的数据,缺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搜集数据。基于网络结构特征视角探讨网络特征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发现,中间中心度和联系强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的影响,而结构洞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戴年红  廖和平 《文教资料》2011,(26):169-170
产学研一体化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为基础,由创新行为主体、创新目标与功能要素、创新资源与环境网络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在运行中涉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环境建设机制、创新动力驱动机制、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功能形成)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基于2000—2018年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Gephi、Stata等定量分析工具,研究安徽省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特征,探讨创新网络演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安徽省合作创新网络规模日趋扩大,但网络结构尚未稳定;安徽省城市群重视外部知识获取,跨区域网络成为重要的合作途径;地理邻近在网络影响中作用淡化;高校和研究所在创新网络中的桥接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集约型发展模式下,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转型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部门,要通过打造阳光政务平台、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等方式,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之一,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化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本途径。但因参与主体欠缺、主体定位单一、合作内容偏差的影响,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仍以"四技开发"等初级、松散型模式为主,对区域创新作用有限。因此要从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主体要素着手、以"四技合作"为基础,以产业战略联盟为主要载体,建立紧密的网式产学研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机制还不完善,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对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由封闭式技术合作创新向全方位、开放式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产学研技术合作与创新不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合作与创造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许多产学研技术合作与创新的顺利实行,隐性知识的传递都离不开嵌入合作主体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从创新信息的获取,合作信任的维护,知识的共享等方面影响到企业产学研创新合作的成效.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需要在创新网络中建立基于社会资本的产学研合作主体的有效联结机制;建立合作主体的动态信任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有效沟通机制;建立共赢的激励机制.并通过这几个机制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合作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探讨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大别山实验区发展的动力,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模式.发现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投入、产学研合作运行模式和促成产学研合作的推力,制约着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体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苏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学研合作必须在有效的模式选择下才能真正发挥推动创新的作用.本文以江苏为例,在分析产学研模式选择指导思想与江苏区域差异的基础上,给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具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为江苏的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主体耦合、功能耦合和支撑机制耦合三种耦合关系,其次利用物理学的耦合理论分别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与耦合模型,并基于2014—2020年陕西省面板数据,对两系统之间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虽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但耦合程度不够高,尤其是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显示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联盟作为一种联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面对不同的区域发展环境呈现出各自特点与绩效.从产学研联盟的现实环境出发,以杭州市校战略合作框架下产学研联盟组织为切入点,探讨产学研的协同效应及协同创新绩效,提出优化协同创新绩效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合作模式的选择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管理学中的OH优势理论的视角,以安徽科技学院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为例,着重分析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办学创新模式的OLI优势定位,为产学研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结合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数据,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复杂网络结构分析与社团探测研究主体构成及社团特征,得出:跨学科协同创新网络主体涵盖产学研政及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呈现多元化趋势;网络主体间协同创新关系具有稀疏性,核心节点均为声誉地位较高的创新主体;社团结构呈现差异性特征,并表现出学科与产业融合、传统学科与新兴技术学科融合以及前沿学科国际化等特征;国内一流重点大学对跨学科协同创新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显著等。从而为研究高校跨学科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行为特征及合作模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具有促进互相发展、推进多方共赢的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对提高产学研大合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整体设计,以L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分析该中心体系支撑机制、践行主体、实施载体等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总结出三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细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明确各主体的优势、劣势,取长补短,充分整合各方主体资源,产学研合作中践行主体创新”“加大文化融合力度,实现实施载体的全方面开花和促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6.
以技术创新替代投资驱动来实现经济结构性增长,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成为区域创新的主导,其创新效率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效果。苏北区域协同创新环境和成果转化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苏北地区应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合作、保障资金支持、创新环境、强化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苏北区域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是提升高校建设水平的动力源泉.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推进区域创新体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实施.本文介绍了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的发展,分析了校地合作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政府、高校、企业等载体建设参与各方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军。然而在产学研合作现实中,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面临创新源头供给不足、工作环境严峻、合作层次低的现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科学定位合作对象的建议,将有助于提升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高职教育产已形成多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专业设置以及学校自身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并依托自身科技、人才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此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暴露出不适应性。为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方面的实践,提出了集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公共服务和区域创新发展"五元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有效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