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课堂观察等方法以学生动商提高为研究对象得出了动商是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身体能力,儿童关键期的动商称之为核心动商,核心动商使学生产生运动心理要素中的体育兴趣、身体机能要素中的运动习惯、运动素质中的健康保健知识.培养核心动商要抓住儿童的生长关键期,注重动商课程的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核心动商培养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动商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反映了人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动商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在高校体育改革阶段,很多教师也将课程的设置与动商理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的调整,通过体育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动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首先介绍了动商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的作用,并探讨了动商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旨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的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导致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高度,找出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家长的重视程度、学生本人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转变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社会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提升家长对体育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高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提高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高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技能教育,单一关注体育竞技成绩,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充分重视,影响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为此,在“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学生享受体育乐趣,构建项目多元、全员参与、协同成长的全员运动会。该文分析了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日本体育保健审议会根据21世纪生活发展需要所确立的21世纪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爱好体育,保持增进健康,并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态度。”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这也是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课题之一。基于此,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在学校体育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6.
雪地足球运动是东北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冬季体育锻炼项目,东北地区高校大力开发校园雪地足球运动,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通过对雪地足球项目的研究,总结出校园开展雪地足球运动具有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释放学生心理压力,获得快乐、成功体验;养成学生良好道德风尚,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等意义和价值.并提出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雪地足球运动的开展;学校应从场地和师资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社会、家庭、商家应加大对雪地足球运动的赞助力度;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等应对措施和对策,为东北地区校园雪地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动商是人体运动的潜能,也是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本能,动商、情商、智商是人发展的3个支脚,这是动商的基本理念。本文以动商理论为基础,以体育教学实践为行动,分析了动商与体育教学理念中的健康第一、快乐体育、全面发展等存在共同的理论诉求,在实践上动商是丰富田径教学、球类教学、新兴项目教学等体育教学实践的有力抓手,目的在于促使高校教学健康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8.
甘宏兵 《新体育》2024,(2):25-27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引导其良好自觉参与运动的意识和习惯。篮球作为一项全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不仅可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要结合初中生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探索篮球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珂 《精武》2012,(4):62-63
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询问法,教学实践法,对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进行探讨及尝试,注意到更好的了解学生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为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考虑,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充分考虑和运用各种教材教法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现代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姜雨 《体育博览》2011,(7X):57-57
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转变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对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发展学生运动才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是现代高等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应重视加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实践的平台,使大学生体育社团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锻炼,要想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是首当其冲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这项工作也就很难全面落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有助于中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进而逐渐养成乐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现代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教育系统中得不到应有重视,弱化趋势明显,造成学生在体质、体形、运动能力、疾病、生长发育及教师在体能、业务水平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社会传统重文轻体、家长极端重视学生人身安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骄娇二气严重等,建议通过提高学校体育地位、引入保险机制、设立适宜体育项目、提高家长体育知识水平及提高教师水平等对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理性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体育人文精神的回望中,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呼吁尽快构建人文精神理念,使学生的身心教育得到应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体育发展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省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有弱化现象,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有明显提高,乡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较差,学校对体育的认识比较混乱,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够深入,体育改革应联系实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 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98%的大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男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时长均显著高于女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华中地区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均最低,力量练习、跑步、跳绳是大学生主要的居家体育锻炼项目;(2)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知行不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3)内部动机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外在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网络媒体、运动APP和公众号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的主要途径,基于网络课堂的居家体育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4)父母与子女间的居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代际互动关系。建议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学校、家庭以应试教育、开展冰雪运动投入高以及伴有危险等为理由将青少年参与拒之门外,将一冬季的时光都要倾注于书本之上,这不仅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而且还会扼杀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青少年身心现状出发,指出应试教育是束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冰场等设施严重不足,使青少年冬季无缘冰上运动;冰雪运动危险性,一些学校与家长使孩子“敬而远之”等制约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因素.提出全社会要重视青少年参与冰雪健身活动,学校要加大冰场等设施的投入;拓宽青少年视野;减少运动损伤等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对策建议,使学校,家庭等转变观念、创造条件,并以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作为保障,这对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增进健康,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省1990、1995、2000年进行体质与健康监测的6899名19~22岁的大学生和常德师院1997~2000年2487名学生的5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各单项素质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速度和下肢力量素质有所改善,上肢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持续降低;上肢力量和耐力素质下降是学生总分和达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水平。建议增加运动场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针对学生的弱项,开出"运动处方",强化训练,促其达标。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竞争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