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括范围副词的语义特征是表示总括无例外,语义指向都是谓语中心词的语义相关项。"都""皆"是两个非常典型总括范围副词,本文主要从语法组合功能和语义指向来分析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柳州方言中的“总”除了普通话“总”的用法之外,还可以作为范围总括副词表示“全、都”的意思.总括副词“总”保留了唐代的范围总括的用法,并从原来表示横向的总括发展为表示纵向的总括.  相似文献   

3.
引言 关于"都"的意义及用法,很多专家、学者作过研究,问题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常用副词"都"的基本义是表示总括还是指"事物的每一个",如王还先生曾三次撰文指出"都"用在复数上不太准确,认为应是指"事物的每一个";二是"都"的义项究竟有几个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将其归纳为三项,即表示总括全部的范围副词、表示"甚至"义的范围副词、表示"已经"义的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4.
"一概"是现代汉语表全部总括性的范围副词,对范围副词语义所步及的全部对象进行总括,意思是总括对象都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现代汉语总括性范围副词"一概"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其中句法方面,考察其充当状语和定语的句法功能及与其它同类副词、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的连用情况;语义方面,"一概"多为前指,偶尔也后指,具有表指向成分的多成员性及所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受事性弱的语义特征;语用方面,比较分析"一概"与其他类副词"都、全、全部、一律"的差异,发现"一概"具有表客观陈述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法显传>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悉"等十一个,法显所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略多一些,有十三个.没有超出中土文献范围.它们以修饰动词谓语为主,也可修饰形容词谓语."皆"等少数几个还可以修饰判断句的名词性谓语.两书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多为双指多项副词,语义主要指向主语,部分后指宾语.这些都与中土文献所使用的总括范围副词基本一致.两书中存在总括范围副词同类连用现象,连用与单用在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上没有太大区别.  相似文献   

6.
<春秋经传集解>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等十五个,常用于动词谓语句,修饰动词;部分还可以用于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就其语义指向而言,多数可以前指主语,部分可以后指宾语,"皆""同""俱""备"等语义还可以指向上文的动词谓语.部分先秦常用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已经消失,中古新的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7.
范围副词"一律"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广泛的用法。在语义上,"一律"强调总括的对象的动作、行为、情况的一致性,其语义指向即总括内容大多在前面;在句法上,"一律"可以作状语,还可以加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副名结构,可以加数量词以及与其他副词共现连用等;在语用上,"一律"多用于政治性或法律性文本中,表达中性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9.
《齐民要术》总括范围副词共有23个,分为新旧两种。本文逐一描述与分析其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以管窥南北朝时期总括范围副词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范围副词再分类研究的研究,提出从语义特征和句法分布角度对范围副词进行再分类,从而得到一个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再分类系统:限制性范围副词,总括性范围副词,惟一性范围副词,统计性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1.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2.
居延汉简否定副词有"不、罔、未、非、莫、毋、勿、無、未尝、未曾"10个,全部承袭先秦汉语而来,虽然有新用法产生,但总体来说稳定性很强.用法方面突出的特点是否定副词的集中化趋势以及否定副词的交叉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28名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汉语副词的理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7岁至18岁的智力落后学生在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中,理解得最好的是时间副词。(2)智力落后学生理解程度副词的正确率在组别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副词"最"的理解在7岁至14岁之间发展迅速,对副词"很"、"比较"的理解在11岁至18岁之间发展迅速,对副词"有点"的理解在7岁至18岁期间发展均衡。(3)智力落后学生在15岁之前范围副词"只有"、"全部"发展迅速。(4)智力落后学生15岁之前时间副词"已经"发展迅速,对时间副词"将要"的理解在7岁至18岁期间发展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14.
上古汉语的范围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就从先秦到西汉时期范围副词的使用和发展状况进行功能描写和历时的比较,以期对这一阶段范围副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古汉语程度副词有单音词和复音词之分。它们既有继承上古汉语而来的程度副词,又有不少中古时期新兴的成员。继承而来的程度副词和新兴成员在构词方式、使用特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此外,本文还对中古汉语程度副词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作为副词的“相”和“见”,用于动词前,有时表示动作行为只涉及一方,而不应兼有指代意义,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用语现象。这既符合汉语运用及其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也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计量方法考察《型世言》一书“极”组五个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详细描写、分析它们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并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以此透视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量方法考察《型世言》一书"甚"组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详细描写、分析它们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并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以此透视《型世言》"甚"组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范围副词,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虽然有人认出为应取消范围副词,但更多的人从范围副词的定义、类型、语义指向及语义制约、范围副词修饰名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范围副词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歌在语言上的卓越成就,使得李白诗歌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考察了李白诗歌中的程度副词的用法。李白诗歌中的程度副词有10个共五类:太;最、至;良、孔、颇、好;稍;更、益。这10个程度副词,有的沿用自上古汉语,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有的出现的年代可能要晚一些,李白诗歌中的用例也很少,而在现代汉语中却是很常用的程度副词;有的在组合上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造成了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普遍特征相异的用法;10个程度副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从表示程度的深浅或者高低的精细程度方面来看,已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浅高低的级别系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