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实践主体的价值需求,是规律性与目的性、公平性与效益性、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应突破功利主义与二元对立的局限,以素质教育为价值追寻,加强教育过程的人文性,凸显教育结果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关键.大学文化具有文化多元性、价值认同性、主体模糊性、精神弥散性和品质独特性等特性.它具有引导、服务、创造、协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3.
德育有效性弱化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育有效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探求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造成德育有效性弱化的根源在于德育价值观和谐性缺失。德育价值观和谐性缺失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评价德育价值时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对立起来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包含价值教育、人文教育、个性教育、和谐教育、死亡教育等多种教育的综合体,具有工具性、整体性、智慧性、成长性、关爱性、意义性。人文教育,让生命根植沃土;个性教育,让生命彰显能量;和谐教育,让生命敢于担当;价值教育,让生命成就梦想。高中德育应针对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寻有效的滋养生命的方法,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价值性实践活动,学校是实现教育价值的主要载体,学校的性态与教育价值结构之间是内蕴与外显的关系。基础教育领域特色学校正是其教育价值标准位序转换的应然之物,我国基础教育价值标准位序已经由"政治价值→效率价值→公平价值→个人价值",转向"个人价值→公平价值→效率价值→政治价值",特色学校建设应紧扣其教育价值新位序,以消除形态各异的建设误区,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与消解二元论、科学理性、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呼唤课程价值理念由忽视"以生为本"转向关怀学生生命价值,课程目的由同一性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课程内容由与学生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8.
自然世界关注自然规律及自然呈现的客观事实,社会世界关注人类所生存的社会及其价值规范,而人文世界关注人类的心灵及其对价值规范的意义的反思。人文世界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文明和创造文明。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决定了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构建,而基础教育中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一、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今日的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应试教育”,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表面上看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实行的教育,为了考试而…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产生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艺术需要。艺术价值的特质在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实质在于人文性,而人文性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归根到底,就是推动和帮助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完善。当前,重建和创造这样的艺术价值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德育对个人与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有赖于个人的身心和谐和发展。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等因素对于实现一个人全面发展和其社会价值、人生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教育法的价值问题是教育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对教育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应以价值哲学与法哲学的原理为基础和依据。教育法的价值可分为终极价值、核心价值、一般价值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公民受教育权、政府责任、教育秩序与自由。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按照什么目标组织、实现怎样的效益、达到何种结果,与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分析教育立法的基准性价值,是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公共性的内涵,并在教育立法中贯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职业教育价值、职业教育价值观以及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这三个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提出了基于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相互性和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二元性并对职业教育价值进行分类的观点。通过回顾职业教育价值及价值取向的演进可以发现,伴随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不断被挖掘和创造,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合。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文章在分析了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成人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后,对新时期成人教育如何体现人本价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先进的教育科研价值取向是实现一流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价值取向决定价值选择并通过价值选择体现出来。以国内外9所一流大学的教育学院为案例,对他们的科研愿景进行分析,并通过运用Citespace 5.3R4和Nvivo 11.0软件,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所在时空--教育主客体、教育影响、教育阶段和教育空间四个维度,对近10年一流大学的教育学院科研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科研立项的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国内倾向于以教育学科与国家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科研工具价值取向;国外倾向于以"人"本身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科研本体价值取向。在加快推进教育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时期,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应努力实现工具价值取向与本体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并在教育研究相关方面做出适切调整。  相似文献   

17.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系统,是在20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价值;躬身实践,重视教育行动的价值;相信愿景,重视共同话语的激励价值。"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实现新教育人的主体价值;以"十大行动"为实践进路,实现新教育行动的实践价值;以共同愿景为理念引领,实现新教育共同体的激励价值。"新教育实验"的价值系统形成于新教育共同体的行动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学生体育基本价值体系的概念及内容,论述了学生体育基本价值与健康人生之间的关系,同时,重点对学生体育基本价值体系进行全面构建,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健身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十大七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提法蕴涵丰富的法律价值信息,一语道破实现我国法治价值目标的核心基点、也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民主法治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前提性基本要求;自由平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核心要求;公平正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终极目标层次的实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