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民族志》出版于1904年,是一部系统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民族史著作,在书中,刘师培探讨了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并以汉族作为全书的主线,把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概述,并提出了较早的民族史分期方法。因此,刘师培也就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罗香林先生的民族史研究成果显著,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客家研究、百越研究、东南回族研究、蛋民研究及广东民族研究等多方面。罗香林先生对民族史的学术关怀也正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他所秉持的学术意义上的观点也含有强烈的政治关怀与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
彭州葛仙山为道教名山,历史上属天师道二十四治之第五治葛璜治。葛仙山道教的起落变化,史栽不多,其具体情状散见于古代典籍之中。本文在考辨了五斗米道确属张陵所创立的基础上,对彭州葛仙山道教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同时还探讨了天师道在创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突出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繁荣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贯穿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充分反映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的内容,以揭示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共同缔造和发展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史主流。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着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始终贯穿民族融合的历史主动脉,客观地展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以昭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材,对中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历史学家,一生于民族史的撰修倾注了很多心血,他在《中国通史·导论卷》的开篇第一章即提出中国民族史的撰述问题,通过对民族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发掘民族重新组合时期的民族史撰述路径、结合史书题材对民族史撰述的影响、关注民族史撰述的近代化倾向以及统一多民族历史修纂的实际操作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创建的思考,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史撰写是有很大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6.
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史学研究是史学史学科的重要分支,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 马克思主义民族史学研究经历了起步与发展两个阶段; 在民族史学的综合研究、断代研究和专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理论探索上则反映出研究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民族史观探讨逐步走向深入, 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等积极倾向, 显示了民族史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不只为中华民族著史,同时为中华民族写心;《史记》不只是中华民族发祥、发展、奋斗、成长的民族史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真切、深沉、多姿、多彩的民族心谱。本文从民族心灵史这一角度,探讨和论述《史记》写人写心的实绩;《史记》在陶铸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上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以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所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民族史的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开端。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学人已经开始了民族史的讲充,它的理论源头是梁启超等提出的“史界革命”,以及随之开启的对“新史学”的探索。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天下-王朝”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型在史学上的反映。“新史学”的叙事主体是“民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新史学”实践更多地是指向“汉民族”,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宏观建构为特征的,包括汉民族的史前部分、汉民族的起源与构成、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汉民族的兴衰发展等,从而构建了汉民族完整的进化发堤的史迹,藉此为现实民族建国服务。与此相应,其他民族的民族史也基本以“新史学”的思维而零星展开。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积疑既多,遂作和记。更不自量力,思为之索解。传世最早之《史记尉释文字,为裴烟《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入陇川资言之《史记会往考证》(下文简称“《考证产).《疑治》以三家注与《考证》为基础;其原则为:无者治之,误者正之,不足者补释之。《疑治》之作,窃访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体例:先录有关《史记》之原文,次引三家注及烤证》之训释,本附案语以申述粗浅之己见。所治者重在语词,间或涉及语句。引…  相似文献   

11.
乾隆九年顺天乡试,搜检出抉带作弊考生四十多人,针对科举考试弊端丛生,引发了朝廷上的废科之争,反映了当时清王朝统治中长期存在的满汉文化冲突。鄂尔泰提出,实行科举制度,不为其能得人,而为其能治平天下,正是体现了清王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笼络汉人,稳定统治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民族史是史学史重要内容,历史文化认同是民族史撰述的重要特征。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简要概述这一问题,清理魏晋北朝的民族史撰述.以阐明其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演进和现代价值为主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很多地方史和民族史的内容在全国通用课本中不可能——叙述,即使有所涉猎,也往往是点到为止。如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教育资源,既可以弥补教材之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娟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30-134,139
梁启超于世纪之交,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西方先进的种族论和进化论为指导,将人类社会历史视为种族斗争、民族竞争的历史,较为深刻地阐发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一些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观.梁启超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作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演变、发展、各民族如何斗争融合等一些基本的民族问题,对以后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本文就梁启超民族史观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5.
并存多元文化的互动关系,贯穿了民族史的整个过程。因而任何民族的地方势力、政治行为、经济走向、社会生活变迁,不仅取决他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还将受制于各民族地方势力。明代黔中金筑安抚使自己“乞请”改流这一政治行为上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各民族地方势力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不将金筑安抚司纳入与之并存的民族关系网络中去进行综合分析就无法揭示其真实的历史过程。因此,复原了金筑安抚司的真实历史过程,可以提供一个民族史志研究与编撰的范例,可以较彻底的摆脱二元对立民族观对民族史志研究的干扰,澄清民族史志记载的偏颇与失误。  相似文献   

16.
赵彦卫倚重卦象、之卦等方法取象治易,对历代易家所津津乐道的卦气说持反对态度,斥河洛为荒诞不经之学;其重<左传>筮例筮法、<易传>固有之象的解易思维及偏考证辨订的扎实学风,与当时宋儒的玄虚之风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7.
13世纪空前强大、发展迅猛的蒙古民族如何逐步演变为近代社会里没落保守的贫弱民族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明清两代,蒙古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萧条--恢复--稳定发展--持续低谷之变迁过程;与之相伴,蒙古社会也由领主分封制下的封建割据状态渐变为中央王朝统属下的地方盟旗,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使然:一是蒙古社会长期的战乱与纷争;二是明清两代所采取的民族分化隔离政策;三是喇嘛教的传入及封建统治者对之扶持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史呈现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而以整体史观为指导,对该区域的古代民族史进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及其古代史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亦存在一些“盲区”,有必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明晰其区域民族史的构建思路及其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十二个民族,这些民族中有些是土著民族,有些是外来民族,深刻全面地研究广西古代民族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广西古代民族史研究中的选题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金城郡允吾、金城两个古城址究在何处?说法不一。文献考证与实地踏查的结果表明:今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乡黄河北岸方台上的古城遗址就是汉代的允吾城。汉代的金城县则在今兰州市西固区,前凉张时才移治于今兰州城关;前凉金城郡治仍沿袭魏晋之旧,在今榆中县。隋文帝开皇元年于张所移之金城县治设立兰州总管府,炀帝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金城郡,金城县更名五泉县,均治今兰州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