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畲族在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创造了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以畲族服饰、刺绣、编织、剪纸等为表象的装饰艺术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的妇女服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的服饰,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没有对太平天国妇女服饰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妇女服饰作为服饰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页,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出太平天国独有的风格,直接生动地反映出太平天国固有的思想内涵、政治色彩、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唐代妇女常服主要由襦、裙和帔构成,三者之外常加半臂。襦为上衣,有薄厚之分;裙经历了由初唐的紧身到盛唐肥美宽大的转变过程;帔为妇女服饰装饰之物;半臂流行于中上层妇女,与今日T恤相似。女着男装为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畲族服饰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畲族的变迁史迹,而且见证了畲族文化内涵逐渐演变的历程.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扩进,畲族服饰文化受到了剧烈冲击,已濒临堙没的边缘.为预防这一结果的发生,我们应将畲族服饰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并通过加强保存措施,培育大量的优秀传承人,以及拓展畲族服饰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人民勤劳勇敢。畲族文化中女性的地位、生活习俗、劳动观、婚姻观等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她们充当着特定的角色,对于该家族承担一定的义务,拥有一定的权利,畲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经历所浓缩或转化成的民俗风情,丰富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大姚彝族因支系较多,服饰各异,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彝族服饰的特殊风格。各种服饰的款式、装饰纹样和装饰品都是同他们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婚姻恋爱等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7.
惠安女服饰色彩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惠安女以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在中国服装史上占据了一席之位.从惠安女服装整体来看,不仅服装款式的风格十分靓丽,而且服装色彩的搭配也是独具一格,是构成其服装独特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惠安女服饰色彩美学特征的分析,来揭示惠安女服饰色彩文化的独特魅力.惠安女服饰色彩的形成,与历史、风俗、地域及女性的爱关心理等诸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可以看出服饰色彩是她们精神的寄托,表达出了惠安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相似文献   

8.
一、绣花鞋垫与乡土美术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服饰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畲族服饰也不例外,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惠安妇女长期的观察,从而对其服饰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大量的史料记载,从服饰造型、服饰纹样、服饰色彩等入手,对惠女服饰进行了文化分析和探讨,发现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族服饰是民族族群外显的文化符号,裕固族服饰无论款型、材质,还是装饰图案及色彩都充分展现着游牧文化的特征,装饰中透着实用的光芒。从裕固族的服饰装饰入手,重点介绍了裕固族服饰装饰的手法、题材及风格,以及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服饰艺术,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马背民族对美的爱好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水族妇女服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是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九阡、丰乐、普安、都江等五个片区的水族妇女服饰,其颜色、款式、装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装束样式、质料、色彩、服饰种类亦随时代的演变而演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饰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提炼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打造富有传统风格的服饰,使得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传承和体现。现代蒙古族舞蹈服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的设计风格,将经典元素加以提炼和丰富,同时减去了繁琐的装饰,以最具表现舞蹈精神内涵的服饰出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13.
闽东畲族传统装饰图形是闽东畲族的历史印记、图腾信仰、民族意识、社会观念和审美倾向等思想状态的外在表现。本文主要以传统服饰刺绣图形和龙凤图式为例,对闽东畲族传统装饰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畲族图腾文化历经千年,但在畲族民间依然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影响。无论是祭祀、歌舞、服饰、家谱等都无一不围绕着畲族图腾盘瓠,这一吉祥图腾对畲族人民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这一文化的自由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畲族的民间工艺文化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刺绣、彩带、竹编、服饰等为表象的工艺文化更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对这些工艺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西服饰文化数据库"是突出闽江学院学科特色的自建数据库,其内容涵盖客家女服饰、畲族服饰、惠安女服饰、蟳埔女服饰与湄洲女服饰。该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服务海西建设、促进福州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教学与科研有着重要意义。今后该数据库还将从继续完善数据库建设、与相关部门长期合作交流、与公共网合作、实现馆际共享、加强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惠安女"生活在福建惠安东部,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风俗文化--惠女风;惠安女形象是闽地特有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形象符号,是民俗化的美术资源,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特色;惠女是柔美的"硬汉",她奇特的服饰美,命运的悲壮美,品格美等诸多因素,深受油画家的喜爱;惠安女令人崇敬和感人至深的美丽形象,不断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了解惠女风油画创作背景,明确独具海洋特色惠安女题材油画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华美;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一、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审美趋向唐代妇女服饰是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史上最浓烈的一笔,使一直沿着封建礼教轨道滑行的古代女性服饰呈现出中国历史上所独有的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局面。唐代妇女服饰多姿多彩,总的风格是华丽、开放、创新及…  相似文献   

19.
福安畲族熟语主要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熟语记载了畲族游耕经济生活、反映着畲族传统文化、体现着汉族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畲族人民生活、生产经验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畲族服饰纹样作为本民族特殊含义的图腾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通过收集部分福建畲族服饰纹样实例,在题材内容、构成方式、色彩搭配、审美趣味等方面与汉族传统纹样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畲族历史源流,梳理其内在变化原因,论证了畲族服饰纹样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又与汉文化不断融合这一在审美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