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心雕龙》中对言意关系的认识——兼论“言不尽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一般认为,刘勰是主张“言尽意”的。本文通过《文心雕龙》中有关涉及言意关系见解的探讨,指出刘勰也有不少有关“言不尽意”的论述。本文分析了这些论述,认为“言不尽意”应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成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并力图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文学中“言不尽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刘勰其实是"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论者,而且他也认为"言不尽意"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文学作品的深厚的美的意蕴,刘勰继承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意象"这一概念,巧妙地解决了文艺创作中言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从先秦开始,各个时代都有着对言意关系的探讨和争论。本文从言意关系问题的发生开始,大致梳理了古代学者对言意关系问题认识的发展和演进,从"言不尽意"、"言尽意"和"得意忘言"三种认识方向对言意关系问题的发展进行了概说。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是理解刘勰文学理论思想及其美学思想的关键入口.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三个视角:认识论层面、审美维度和辩证统一论,阐释了<文心雕龙>言与意的三种关系: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言”、“意”关系问题的论争不外乎两种意见,即“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其中“言不尽意”论对文艺理论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受到重视。而从逻辑思辨角度来考察“,言尽意”论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赋》的理论思想不仅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在本质上还受到了“言尽意”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是对言意关系的思考。从古到今,中西方都对言意的关系有不同的思考。言意之辨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言足以志";一种是"言不尽意"。不论是"言足以志"还是"言不尽意"都在试图说明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深入且准确地理解言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艺术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易》中的“言不尽意”和“立象以尽意”的两个命题是言意理论的发端.庄子的言意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虚无主义色彩,但是他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产生言外之意的基本要素.刘勰不仅阐述了语言的重要性,而且首先提出了对形象和意象的审美.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的理论,并对意象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严羽对形象和意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兴”.王国维进一步发展了言意理论,提出了“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所谓言意之辨,包括对语言、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在先秦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庄子对言意关系有多方面的论述,又归于“言不尽意”,其实质是“言不尽道”,根源于道家尚虚无的哲学本体现。其主要涵义是: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主体的思维和体验。而面对“言不尽意”的困境,中西方文化都提出了不同的解救方法  相似文献   

9.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解析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10.
言不尽意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哲学、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言和意的关系,并落脚于文学创作。本文认为言不尽意论是在对语言表达功能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言意问题的认识,我国古代对言意关系的认识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言以达意论;二是言不尽意论;三是言外之意论。由言以达意、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既承认了言和意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它们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言意论。  相似文献   

11.
刘勰的言意观继承了前人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世界的划分,但没有象前人那样停留于形上与形下两世界的割裂,而是努力沟通、弥合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之间的矛盾联系,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改造了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促成了这一玄学命题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命题转化。刘勰的隐秀论一方面要求极为实在的描写,另一方面又要求着极为空灵的远神,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依存,言意之辩终于在隐秀论中结出了美丽的硕果。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言尽意”是古人一直追求的目标。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的命题,开启了后世对“言尽意”问题的广泛探讨。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从哲学上发挥了孔子的思想,紧紧抓住名与物、言与理的统一表达自己的言意观,非常强烈地冲击了玄学家的“言不尽意”的诡辨。范晔开始从言与意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言与意的等级与轻重问题,实现了“言尽意”由纯粹理论问题向实践问题的转变。此后,杜牧强调“辞愈朴而文愈高”;苏轼追求语言的平淡,强调“了然于心”;李东阳从审美创造和接受这两个角度论述“言尽意”的意蕴;恽敬把辞达与作者的心、神、气、知联系起来;以及古人对声律与表意的关系的认识,等等,都是“言尽意”理论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4.
庄子对言意关系进行揭示,其意义指向两个方面: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进入文学领域中,为解决言不尽意之难题,便引发对言外之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刘勰言意观的呈现有两个语境,其一是语言论的语境,其二是意境论的语境,在语言论的语境中,刘勰既主张言可尽意,又认为言不尽意,是一个二元论者,在意境论的语境中,这一矛盾则得到了解决,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考察了哲学,玄学上言意这辩的命题在《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转换,“言”和“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刘勰解决二律背反理论难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刘勰言意观的呈现有两个语境 ,其一是语言论的语境 ,其二是意境论的语境。在语言论的语境中 ,刘勰既主张言可尽意 ,又认为言不尽意 ,是一个二元论者 ;在意境论的语境中 ,这一矛盾则得到了解决。沿着这一思路 ,本文考察了哲学、玄学上言意之辨的命题在《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转换 ,“言”和“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刘勰解决二律背反理论难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言意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从庄子“言不尽意”的沮丧到孟子“言近指远”的信心;从《左传》“不言,谁知其志?”的困惑到《吕氏春秋》“圣人相谕不待言”的觉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围绕着言意关系所展开的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审美终极论的讨论是深入的,所提供的语言文化策略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18.
刘勰《文心雕龙》卷四十为《隐秀》篇。由于上篇原文不全 ,关于《隐秀》篇的主旨或“隐秀”的涵义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辩析刘勰原著与总结近年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隐秀》篇的主旨是从创作论的角度谈言意关系 ,或从修辞论的角度来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隐秀”问题与“比兴”问题有最密切的联系。“隐秀”论的提出 ,也是刘勰针对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有感之发。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条重要的内在规律的揭示 ,刘勰的“隐秀”论与他同时代的钟峰的“滋味”论一样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意境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是理解刘勰文学理论思想及其美学思想的关键入口。刘勰对言意内涵的考察着眼于文学创造的特殊规律,立足于文学活动的特殊语境,应将《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置入文学创作活动的四个环节:艺术准备、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及艺术鉴赏阶段。  相似文献   

20.
言和意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古代引来许多人的关注,文学活动中的言意关系又有许多纷繁复杂的变化。这些都体现了言意关系的可探讨性。言不尽意是主流认识,而言不尽意的原因,一方面是语言有着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是意义本身的不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