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写下这个题目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而且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让记者同仁们引起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写新闻用笔名已习以为常了。这是因为以写社会新闻为主,尤其是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隐去  相似文献   

2.
用笔名发表文学作品是司空见惯的,但现在不少作者发表消息竟也以笔名代之。如果说是写批评性的稿件作者怕遭报复而署笔名的话,倒还情由可原;但在报刊上发表不少其它性质的新闻稿也往往是署笔名,这就令人费解了。新闻稿,尤其是消息、通讯等,要求署作者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新闻稿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署真名,也是迫使作者必须尊重事实的条件之一,这里面有一个“文责自负”的问题。如果署笔名或假名的话,那就会削弱作者的责任感,出现漫不经心地采访,草草率率地成文,甚至信口开河的现象。反正读者也弄不清真正的作者是谁。还有些作者干脆用上“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或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着一种记者“编辑化”的现象,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自己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编辑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便成了自己的作品。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向记者提供现成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报纸特别是一些地方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稿件的署名为“本报记者”,这种署名又不署真名的现象值得深思。 哪些稿子不署真名?为什么不署真名呢?从发表的稿子上看,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关系稿。明知新闻价值不大,碍于某种关系不得不写。或是某记者经  相似文献   

5.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6.
眼下,一些新闻报刊林立、新闻从业人员竞争剧烈的大中城市,出现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互相“串稿”的现象,值得忧虑。某记者一旦发现一个好点子,前去采写后,立即与其他同行联系,或复印多份相送,或发电子邮件,当天或次日多家报刊同时见报。有的拿到“串稿”后,改头换面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干脆一字不改,换上自己的名字,“本报记者×××”一署便交给编辑。反正新闻类稿件又不像文学作品长篇巨著那样在乎著作权。  相似文献   

7.
羊城晚报一部分记者于四月三日举行了一次《怎样把新闻写得短些》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同志们谈到,对于写短新闻,目前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例如,有的记者觉得头条新闻较难写得短,好像头条新闻必须具有一定的“架子”,短了就不够份量,拿不出手。有的记者觉得,事件性的新闻容易写得短,而典型报道就不容易写得短。大家认为,为了把新闻写得短些,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实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杜华赋 《新闻界》2003,(1):60-6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千方百计拒绝记者采访。按理说,企业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那么,这些企业为何不欢迎记者采访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者素质较低。有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企业来采访,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抓“活鱼”;而是住在高级宾馆里,找人送些文件、简报来拼凑,有的甚至叫该企业的新闻干事把稿子写好,署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然后就向企业有关人员暗示或公开索要礼品和“红包”。有的记者公然带着“情人”来“采…  相似文献   

9.
怎样采写新闻: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打个比方,记者、通讯员似小蜜蜂一样,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上新闻少,有人就怪记者不爱写新闻,只爱写通讯;还分析说这是名利思想作怪。编辑部消息短缺、通讯积压的现象,确实常有,但原因何在,需要好好分析,完全归咎于记者是不当的。近来听到一些记者同志的反映,他们并非不爱写新闻,在新形势的鼓舞下,大家都跃跃欲试。有的记者保证:只要领导一声令下,他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业务编辑部:我是一个只有两年记者龄的记者。前不久,我翻看了自己所写的新闻稿,大多是一些使人看过就了的短小的“易碎品”,看后使我感到有些茫然,写这样的短新闻究竟能否成才?新华社的李普同志是国内新闻界里少有的以写短新闻成名的记者。他的《开国前后的信息》一书所选辑的新闻作品也多是些短新闻。这些作品篇幅虽短,但题材分量很重。从写作手法上看,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事件,  相似文献   

12.
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强调新闻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作者署实名,以示对新闻报道负责,自觉接受受众的监督。目前,不少报社并未就实施实名制做出硬性规定,有意无意中给一些人用笔名发表失实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失实新闻的作者的行为是与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相悖的,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有意制造假新闻。二是不懂装懂,胡编乱造,由于采访不深入,略知皮毛就想当然地随意发挥,结果造成新闻失实。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作者心里有鬼而不敢署真名。前者的动机在于通过假报道讨好被报道者,以牺牲报纸信誉做个人交易,…  相似文献   

13.
怎样把新闻稿件中的人物写真实,我们觉得写活用好其中的人物言语对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过去有个时期,不适当地强调新闻的理论性、思想性;写新闻稿件时,一涉及到人物的言语对话唯恐起点低,影响新闻价值,于是记者、编辑就笔下生花,把一些新闻人物的言语对话写成大话、套话。比如一位  相似文献   

14.
提到新闻官司,现在有种说法,认为是记者写新闻时表述观点太直露,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容易授人以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写新闻要不要有观点?怎样在新闻中表述自己的观点? 新闻要不要有观点?回答是肯定的。有人说过,新闻事实好比是在公路上行驶的车子,只有载着观点才能远行。如果新闻事实没有观点,就好比空驶的车子  相似文献   

15.
当记者,没有不希望自己采写的新闻被人重视的。但我们新闻界,一直存在一种怪现象:看到自己的稿子成了小小豆腐干,登在一个角角上,往往就脸红心跳;黑压压登上一大块,就自我安慰终于写了篇“大”文章。这样,尽管一些报纸编辑部时不时号召记者写短稿,可短风吹进编辑部总是一阵子。究其根源,根子在记者本身——未真正尝到写“短”消息的甜头。 若是有谁写出了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那样的传世短消息,我不相信他会不愿为之。当然,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对消息写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会见北京市出席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十位记者时说,记者要学会用文学家的笔法来写新闻,这样会使他写出的新闻,更加具有可读性,会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新闻本身的宣传效果也就可以大大增强。陈希同说,记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应该的。就我本人来说,对记者就很佩服。作为一名记者,那就应该想到,人们越是厚看自己,就越是应该拿出精粹的作品以飨大家。把新闻写好,并非易事。有些新闻,看了好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些新闻,题目很大,内容不多,看  相似文献   

17.
当今抄袭剽窃之风盛行,屡禁不止。“文窃公”不仅有当教授的,也有识字不多的农民。报载某村庄整村人都在抄,某农民将报刊上别人的文章打印寄往全国各地大小报刊,一年得稿费十几万元。“文窃公”的伎俩多种多样:1、原文打印,署上自己的姓名。2、改头换面或斩头去尾或作少许改动。3、原文打印,原作者名字不改,但通联地址改为自己的,注明发表署名为“笔名”,真实姓名写上自己的,以领取稿费。4、将原作者名字和自己名字并列,自己的姓名排在前面,以制造合作假象,而通联地址是自己的。5、改换作者名字,如原作者叫“张三”,他的“笔名”就叫“张三…  相似文献   

18.
记者写新闻,往往都是有结论的,虽然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但记者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明确见解,只是不直接挺身而出发表意见罢了。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合后仍需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新闻的社会效果如何虽然取决于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含量大小,但是记者或通讯员如果不按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要求去写,就不能将客观事实潜在的新闻价值表现出来。近些年来,为了改进新闻写作,有人主张新闻写作要向文学靠拢,用文学手法写新闻。在这样情况下,刘雨同志著文就“划清新闻与文学的界限”进行探讨,自然是有益的。但刘雨同志认为,“形象思维是文学艺  相似文献   

20.
陈植源 《新闻天地》2002,(11):48-49
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怪问题。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就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于是,有人就把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记者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就很可能弃而不看了。可见,这种"藏在新闻里的新闻",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