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比喻是人类思维的智慧闪光,是语言艺术绽开的灿烂花朵。诗歌是以高度凝炼的艺术语言负载情感的有韵律的文学形式。中国古典诗歌在比喻修辞的运用上形成了比散文更为灵活的运用形式,如互喻、倒喻、顶喻、共喻、双喻、连喻、骈喻、较喻、否喻、博喻等。这些特殊的比喻形式,使比喻这个语言艺术王冠上的明珠更加瑰丽多姿,使比喻更显示出具象性、会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文学作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鲜明生动、活泼有力的比喻。尤其是成语和诗歌中比喻是重要的修辞手段, 从而构成这类作品语言艺术的灵魂。人们对比喻的翻译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 从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本文试图从对比喻形象转换的方法作一些浅析, 旨在对比喻形象移植及翻译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汉翻译中比喻的形象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文学作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鲜明生动、活动有力的比喻。尤其是成语和诗歌中比喻是重要的倏手段,从而构成这类作品语言艺术的灵魂。人们对比喻的翻译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从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本文试图从对比喻形象转换的方法作一玫析旨在对比喻圾研究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爱情诗歌以求取托身为目的,其诗歌思想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本质是实用主义.在鱼玄机爱情诗歌中,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集中体现在:为托身、为婚恋而作,而并非为文学而作,只不过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在表达的过程中有委婉和直白的区分罢了.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社会女性婚姻处境的大背景中,具体考述鱼玄机的婚姻困境,并观察她为解脱困境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由此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凸显鲜明的主体意识是鱼玄机诗的主要特色,其主体意识最明显地表现在诗歌抒情角度的性别特征,还表现在对思妇形象的塑造,和悲愁情怀的书写。鱼玄机诗对女性感情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体现了文学“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著名女冠诗人鱼玄机生命短暂.现存诗歌50首,数量虽然有限,但特点鲜明:取材较为广泛,内容比较丰富,具有有利于研究古代妇女史,有利于了解唐代社会生活,有利于进一步认知鱼玄机的积极作用和较高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社会女性婚姻处境的大背景中,具体考述鱼玄机的婚姻困境,并观察她为解脱困境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由此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凸显鲜明的主体意识是鱼玄机诗的主要特色,其主体意识最明显地表现在诗歌抒情角度的性别特征,还表现在对思妇形象的塑造,和悲愁情怀的书写.鱼玄机诗对女性感情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体现了文学"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立足文本运用想象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9.
冰心是闻名世界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在五四运动时期被发掘,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始终跟随时代步伐,以女性视角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在散文与诗歌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基于文学评论视角探讨了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其散文语言内涵深刻,语言艺术具有柔婉、纤巧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创作技巧体现浓郁的节奏感与韵律之美,且蕴含深深的哲理.  相似文献   

10.
论鱼玄机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玄机是晚唐著名女诗人,但过去对其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入手,对鱼玄机的诗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鱼玄机的诗表达了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对扼制女性创造、建树和施展才华的封建制度的抗议,显示出诗人性格的叛逆性和大胆追求正当的生命欢愉的勇气。在艺术上,鱼玄机的诗具有意象浑成、圆融一体、擅用典实、情韵两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与诗歌的紧密关系造就了隐喻的文化解读对诗歌翻译的重要性。以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词、句以及文本的不同层面来探讨诗歌中隐喻的文化解读,并进一步研析在隐喻的不同文化解读中译者如何为其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间的疏离进行处理。实际上,对诗歌隐喻的文化解读是一次再创作,它使得原词隐喻在译文中呈现出新的意义,而译文读者则通过隐喻的解读增进了对诗人和诗词的世界的领略和认知。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艾伦·(Edgar Allan Poe)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Walt Scott)的诗歌无疑拥有着巨大的魅力和广泛的读者。用英芙新批评中语义分析呈现的张力、隐喻、反讽、悖论和复义为主要手段,来解读艾伦·坡的Sonnet-To Science和瓦尔特·司各特的The Violet这两首诗歌,发现前者呈现的是理性导向的科学主义和感性为基础的人文关怀之争斗,而后者是对爱情背叛的控诉。  相似文献   

13.
余达父生活于清末至民国中叶,其诗深受百年家学、晚清诗风和杜甫、李商隐、苏轼等人影响,沉郁劲健,笔力兀傲;用典宏深,声调高朗,内容、语言和风格体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特征。他转益多师,自成一家,是贵州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文章从百年家学渊源、传统文化滋养、清末诗风熏染、诗友文朋砥砺四个方面探析余达父诗歌渊源。  相似文献   

14.
李煜不但是五代时期南唐末代皇帝,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词人。他以自然流畅的词笔抒发了血泪交织的感情,为词的发展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佛学大盛的时代、笃信佛教的家风、避灾躲祸的需求,使李煜自小就接触了佛教,佛教的悲苦观、色空观对李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多从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考察佛教与李煜词的关系。其实,佛教对李煜词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艺术特点上也有所映射。现从李煜词的直观性、思辨性、譬喻性三个方面论述禅宗美学对李煜词艺术上的影响,以便对李煜词和佛教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比较了《三十六计》中的隐喻修辞手法的翻译,有的修辞手法可以直译并对目标语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有的则需要适当的变动来适应原文的风格。对于选用哪种方法较好取决于该翻译是否在目标语言中达到跟源语言近似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弗罗斯特诗歌的语言似乎简单、含糊,但其思想蕴意深刻,常常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余味无穷。本文认为弗氏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隐喻和象征,其著名的抒情诗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揭示了弗氏对人生和存在的解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朔小说的语言以反讽叙述为基调。通过运用“新京味”使其反讽具有世俗文化气息;通过“痞子说官话”式的置换语境形式使其反讽同人文、历史、政治相联系;通过譬喻,幽默化,调侃式等手段使反讽具有趣味性。这种语言吸引了许多读者,同时令一定群体的读者对王朔小说产生排斥心理。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王朔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人物,在小说走向通俗化探索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中医术语里也出现了大量的隐喻。由于中医隐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翻译存在着不少的障碍,而关联翻译理论是扫除这些障碍的有效的指导理论。根据中医隐喻的分类,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里面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思想可以直接运用到中医隐喻的翻译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9.
诗的语言多是隐喻语言,于坚却利用“口语化”等多种修辞手段,拒绝隐喻,以对“存在”作最大限度的敞亮。其意在反叛“朦胧诗”的诗歌艺术,凸显后现代主义精神和平民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余家驹是我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著名诗人之一,又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的开山诗人。其汉语传统诗歌主要分为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民生疾苦诗五类。诗歌既有黔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的再现,也有诗人沧桑的人生历练之后所固有的那种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认知,饱含诗人至真至诚的情感,融汇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余家驹诗歌意象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儒道相容,佛禅生趣;随情入诗,率性而作;巧用典故,意蕴深幽。余家驹诗歌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更大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写进中国当代较有影响的两部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