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医学生的导师选择方式,然后具体阐述了基于导师制的新升本科院校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策略,包括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认同感;完善医学生的科研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  相似文献   

2.
目前,桂林医学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就业竞争要求.桂林医学院应当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这一契机,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广西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隐性课程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的环境信息,这些环境信息隐藏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现代医学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关怀、人文医疗手段层出不穷,因此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成了当前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中的作用的研究,说明隐性课程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鉴于此,在医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可能有助于解决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使它为医学生开拓知识,完善结构,提高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坚持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重构人文课程体系、优化人文程设置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全程、全方位的学校教学,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依旧存在着思政课程孤立、思政课程功能减弱、实践育人课程不足等问题。基于思政视角,分析思政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从发挥思政课程核心作用、深化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加强实践课程价值传递三方面,提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将思政教育贯穿在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切实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八年制医学生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学生适应高等教育、个性化发展、发挥八年制优势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八年制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其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双向选择具有盲目性和主观性、学生时间冲突、实施缺乏系统性、对该制度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多次举办交流活动,合作制定学习方案,建立实施相关制度,加强导师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安排医学统计学核心课程及相关辅助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医学统计学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教研室经过20余年的探索,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新体系,经过在不同班次中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医用物理学是各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大学物理的差异在于:该课程主要是为了适应医学专业的需求,重点在于有机融合物理学以及医学知识,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启发医学生思维,指引医学生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依托医用物理学课程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入手,提出该课程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对一”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对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与个人医德素质指导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是回归传统“学堂制”与“师徒制”的有益结合。某校在四、五年级的儿科专业学生中实施“一对一”临床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本应兼具医之术与德,然而在当前医学生的培育过程中,重理轻文、重术轻德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以传授人文知识与培养人文精神为己任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精神欠缺;教师队伍人文精神欠缺;人文课时少;人文课程体系落后以及课程缺乏针对性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学校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此外,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增加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课程的职业针对性,以及改进教材体系及教学方法等都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医学生教育应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讲授法教学方式下,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现状,以生物化学PBL教学课程为载体,在PBL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信息检索及处理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决定了必须加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国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医学院校应从进一步完善制度,推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大力宣传国防政策;创新教育形式,积极开设第二课堂等方面提高医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医学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如何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丰富和完善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也在不断发展,对当代医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医学生的必备课程,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职业目标的树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楠 《成人教育》2011,31(11):106-107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受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滞后。笔者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教学资源等四个方面入手,基于本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住宿制和导师制,学院式生活方式一直是哈佛大学的崇高目标。哈佛大学的住宿制和导师制经历了模仿起步、中道废弛、改造重振、稳步发展的历程,成为哈佛大学本科生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之外的第三课程,第三课程为学生营造一种全方位、全时段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环境,成为塑造学生品行和素质的重要影响力量,从而更彻底全面地落实培养全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国际贸易类教学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在高校的本课程教学中引入校内教师“主讲制”和校外教师“辅教制”的“双导师制”模式,目的在于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本文主要围绕实施课程教学“双导师制”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论述,认为实施“双导师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课的协同共进。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丰富医学经验、高超医学技术的人才。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面临困境和重要性,提出了优化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以期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赵敏 《河南教育》2011,(4):23-24
师范院校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就应创造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实行导师制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改革相关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