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嗣宏 《文教资料》2009,(2):195-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新形势的发展,部分大学生思想矛盾、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认识不清: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困惑,道德价值取向功利性;部分学生心理不太健康,自我调适能力差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17,(6):23-30
"个性教育"是民国时期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引发争议的一个问题。民国时期的个性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思想、文化问题。从"个性教育"理论的发展看,这个时期个性教育理论发展经历了个人本位的个性教育、国家本位的个性教育以及科学本位的个性教育变迁历程。这种变化其实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思想变迁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理论化"的泥潭,改革"灌输式"教学现状,引进"辨析式"教学内容,"两难问题"成了首选思路。法学专业学生以其在社会定位、职业、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独特性,对面向法学的"两难问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解决治国经略、"本位论"、人性善恶、职业精神、法理与现实的平衡等两难问题,需要专业教师、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努力,做好"面向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①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学生态度的学习、改变和巩固的过程。霍兰德(C.L.Hovland)的态度说服模型为思想政治教育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说服者)、教育内容(传递的信息)、大学生(被说服者)对学生态度改变的影响,形成了教师形象的实效设计、教育内容的实效选择和教育方法的实效运用三方面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好态度改变的一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有效地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高校传统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师者权威被消解,话语权威受到挑战,教育实效面临弱化。有效的应对之策唯有"化危为机",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借机成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顺势而为",找寻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传播者(教师)、传播信息(教育内容)、传播方式(教育手段)以及接受者(学生)这些影响学生态度改变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态度及其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在他关于教育本质、师生关系、知识教学、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中.在有关这些问题的论述中,他始终坚持将"人"作为重要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顾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及所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的其他人.顾明远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等理论简单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水平上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就是态度改变理论,它在整个社会心理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人们态度的改变,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态度改变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存在着互通性,借鉴态度改变理论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专业素质,淡化价值观、道德感、责任心、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非专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条化、单一化、形式化严重。针对问题的解决,引入"服务学习"理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和模式创新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有准备、有计划地参与社会、校园服务行动,教师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进程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服务活动,以促进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服务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应用性本科院校的育人效果,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性价值取向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工具性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为:过于强化人的"工具性",弱化人的"目的性";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压抑个性发展,缺少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以人为本实践活动中,要克服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局限,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2.
社会价值本位论是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上值得注意的重要倾向,这一理论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当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的客观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创新的契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挑战有:"单一化"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僵化"的沟通方式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主观化"的成绩评价和"片面化"的成绩分析无法正确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封闭化"的教学环境无法使学生抵御孤岛外的信息冲击。对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的数据素养,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构建多维性的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云端教学;翻转课堂,利用数据分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客观评价;线上线下灵活沟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数据预警;高举旗帜,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迷宫。  相似文献   

14.
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传统灌输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缺失,导致强输硬灌;教师主体性缺失,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主体间性转向,变"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变单向灌输为平等对话;变对象化过程为交往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进展的基础上,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对个人发展的主要障碍,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思想政治教师的训练必须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应该代替选拨;权威式的教学关系应该让位于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的师生关系;更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人们或许应该参加日常管理和政策制订。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处理好师生关系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转变教育观念,由"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化,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利用不同时段、不同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在了解学生真实思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教育,"生本位"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注入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误以为是二者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简单地从属权威和方法单一地灌输,其后果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断生成和建构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育的主宰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应与学生的思想共舞.在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传统的"以获取知识为主"开始向"以探究知识为主"转变;从"学科知识本位"开始向"学生发展本位"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开始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革还不够深刻彻底,教师与学生行为的调整也不够到位、均衡,少数教师对新课程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期,教育思想驳杂,教育观念多元,各种思潮和教育运动、教育实验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舞台上依次登场,如果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分,主要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大类。在此问题上,程其保主张个性和社会性均衡发展的思想有其不同之处。他要求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兼顾其社会性的发展,使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肩负社会使命。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的思想最终也未能脱离社会本位的窠臼,未能摆脱"教育救国"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权威消解是当代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得不面对的教育事实。作为维系教育系统正常运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教师权威,在其建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路径: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事实上,自上而下型的大学教师权威建构路径,因其较为关注大学教师的"外在权威"而会产生使大学教师权威绝对化的倾向;自下而上型的大学教师权威建构路径,因其较为关注大学教师的"内在权威"而会产生使大学教师权威相对化的倾向。大学教师权威的重塑就是要促进社会赋予的教师权威与学生认同的教师权威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大学教师权威由"外在权威"向"内在权威"过渡,进而保证大学教师权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