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卢晨 《杂技与魔术》2013,(3):57-57,56
长期以来,我国在魔术艺术发展过程中,理论工作明显滞后,特别是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研究工作非常缺乏,大家对魔术艺术的认识参差不齐,我们应该尽快开展正确认识魔术、理解魔术的研究工作,以促进中国魔术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魔术自身和社会存在的角度谈一下魔术意识对魔术发展的作用,在观念形态上对魔术艺术作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海派魔术是中国魔术的一脉,其诞生不仅把中国魔术带进了现代艺术舞台,而且对中国现代魔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创了中国魔术的新纪元。海派魔术发展已逾百年,曾在上世纪经历过几次大的发展,然而新世纪以来,上海的魔术发展势头明显不及北京和广东,近几年也被浙江、安徽赶超,海派魔术的发展面临不小的困境。3月28日,上海杂协和文学院以《一壶魔术半世功·周良铁》新书首发为契机,举行了一场名为"海派魔术的传承与发展"理论研讨会,就海派魔术的形成、特点及未来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一比赛是推动魔术艺术发展的一巨大动力,也是魔术艺术发展的展示舞台。改革开放以后,文化部主办了"全国杂技(魔术)比赛",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主办了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比赛。国内举办的官方国际性魔术活动有"上海国际魔术节"(1994年)、"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2012年),以及民间的"欢乐谷国际魔术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魔术?这个问题是魔术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提高魔术艺术地位、促进魔术艺术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基础。著名魔术学者徐秋曾说:“在一个广泛的层面上,无论是魔术师、是导演、是观众,对魔术的艺术规律的认识都还有不足,魔术理论的建立和普及任重道远。”①中国魔术理论明显滞后于魔术表演实践和其他表演艺术的理论。建立魔术理论的体系,第一步必然回答“魔术是什么”,就研究现状来看,这个问题恐怕还未得到充分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第六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四次全国魔术比赛在泉城济南举行。本次魔术比赛可谓高手云集、新人辈出,代表了当今我国魔术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具备大众观赏的基础上,更显现出我国魔术艺术的发展。参赛节目不仅题材广泛,技巧创新,在服装、音乐、道具制作等整体包装上更令人耳目一新。传统与现实的和谐结合,本土与世界的融会贯通,音乐与主题的完美奏鸣,舞蹈与  相似文献   

6.
《杂技与魔术》2009,(2):58-58
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近景魔术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喝彩,继而华语世界掀起了一股热学魔术的时尚风潮。这是一件大好事,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迈入新世纪后,它昭示着魔术艺术领域的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我们为此欢呼雀跃。今年7月份,世界魔术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世界魔术大会将在北京举办,这不仅对中国魔术界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世界了解中国魔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每一个人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杂技与魔术》2009,(3):58-58
众所周知魔术的‘秘密性’是魔术表演的生命所在,魔术机关的揭秘直接威胁到了魔术艺术的安全。作为魔术艺术领域的一个民间组织,中国高校魔术联盟能够在魔术遇到大范围解密时首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发出保护魔术的倡议,可喜可贺,在当前缺乏行业协会组织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声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魔术艺术大量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国魔术界同行的共同积极努力下,改革挖掘创造出许多新颖优秀的魔术节目,并且通过国内外魔术比赛的展示和交流,涌现出一批魔术新秀,他们是中国魔术界的骄傲。  相似文献   

9.
继承与创新,是魔术赖以生存的基础;交流与学习,是魔术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江苏省杂技家协会致力于魔术的提高与普及、创新与发展,积极组织各项比赛和国际魔术交流活动,为江苏魔术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六届江苏省魔术比赛,四届"金手杖"魔术比赛及亚联盟魔术比赛等多项活动,我团的魔术节目"变鸽子",就是在这种对魔术艺术发展重视的氛围中一步步成熟的。魔术表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它特殊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下午,台湾魔术师刘谦来到"中国魔术之乡"宝丰县,参观了中原魔术学院、星光艺术学校、魔术村周营村和赵庄魔术大观园。刘谦在宝丰县领导和农民魔术师丁发生等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人们追求美的欲望更强烈。这时代,魔术作为古老的表演形式,是否会渐渐失去艺术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人们的审美需求、美的基本范畴和魔术所具有的美学快感几方面发掘魔术美的本质,尝试建立起魔术实践的精神根基。精神生活与审美需求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商品的出现造成了物质资料生产者不再是使用者,  相似文献   

12.
今天,在某个地方台的贺新年系列节目中看到了一个魔术揭秘的版块,让人实在是有话不得不说。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各类媒体(电视、互联网等)及艺术商品化对魔术艺术的发展与推广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如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魔术,学习魔术,并学会欣赏魔术;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如缺乏选择性的揭秘魔术,缺乏艺德的学习魔术,缺乏艺术水准的表演魔术及缺乏行业协会规约等。  相似文献   

13.
魔术是一项依托于秘密方法制造奇迹的表演艺术,魔术秘密的保护在业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今年,刘谦在春晚的精彩表演以及各国顶级魔术师在北京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上近乎幻觉的表演令全国观众对魔术产生了空前的兴致。同时,魔术揭秘和大量仿制、劣质道具也充斥于市场呈现泛滥趋势,使魔术从业者喜忧参半。为了实现我国魔术艺术的良性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魔术秘密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杂技与魔术》2009,(3):57-58
近日我们拜读了中国高校魔术联盟关于保护魔术艺术的倡仪书,大家一致表示赞同和拥护,同时也希望业内外人士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能响应联盟的号召,不要把魔术解密作为传播主体,大家应该把魔术看成像其他艺术一样,欣赏其表演,品味其技艺。  相似文献   

15.
正魔术艺术渊源流长,历久弥新,在众多人的师承传授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魔术艺术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成为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进入了魔术的"蒸汽(STEAM)"时代,科技创新是其时代特征。长期以来,魔术与科技一直和谐共生。有的魔术师甚至是科技应用的先行者,如被誉为"现代魔术之父"的法国罗伯特·胡迪不仅是一位魔术师,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再如美国纽约高科技魔术大师马可·坦布斯特将魔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表演的"虚拟魔术师"在四十多个国家转播。魔术同其  相似文献   

16.
活动宗旨:为发掘我国民间优秀近台魔术节目,鼓励近台魔术艺术创新,培养近台魔术表演人才,促进近台魔术繁荣发展,提高我国近台魔术在世界魔坛的竞争力,以更高的水平迎接2007年“金菊奖”第四届全国魔术比赛和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特举办首届中国杂协网络近台魔术比赛。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魔术艺术作为中国文艺事业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演出市场日趋活跃,行业生态持续优化。中国魔术爱好者和从业者逐年增加,专业魔术师和魔术爱好者已有近百万人。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中国魔术文化产业正处在一个上升、发展、开放的阶段,在弘扬魔术传统、发展魔术创意、培养魔术人才、挖掘优秀节目、推动魔术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空间,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09年,"魔术"成为这一年最为耀眼的两个字眼。魔术从未如此被关注过,魔术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国魔术也因此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2009,中国的魔术年,这年的精彩,也必将载入中国魔术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19.
<正>魔术是一门制造"神奇"的表演艺术,它放飞人们的想象,给观众带来神奇之美、智慧之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魔术艺术在艺术创作、道具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下一些媒体平台和线下机构无视魔术师的创意和心血,大肆进行魔术揭秘,导致魔术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大大降低,严重妨害了魔术艺术的生态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杂技家协会是全国魔术艺术的专业组织机构,肩负着维护魔术行业合法权益、引导魔  相似文献   

20.
正综观国内外的著名魔术师,他们的魔术作品中都不乏有与其他门类艺术融合,从而使作品更加丰满的例子。可见,魔术的创新发展,不能局限在核心技术上,也要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让魔术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甚至跨出艺术范畴地进行创新。因此,魔术的多元化创作就成为了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