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感受语言的能力,是人在感知语言的瞬间,与语言有关的表象、联想、感受、情绪等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语感一方面涉及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外在含义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涉及对语言难以直接表达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领悟。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而学生语感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积累阅读经验,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在语文课中运用各种手段加强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话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感的培养应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指出:读一般现代文,要求“具有一定的语文感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又规定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等项目,这些项目是初中语感教学的具体化。18项阅读训练中,语感训练占了3项,由此可见“新《大纲》”对语感的重视程度。什么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知,是人在感知的刹那间不容思索的情况下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主动自觉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具有…  相似文献   

4.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揣摩语言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所谓揣摩语言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对关键词句的深层含意、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品味和理解 ,从而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揣摩语言的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仅结合教学中的几个实例 ,谈点肤浅的体会。1.换词比较。即抓住课文中某个有特色的词语 ,用一个词替换 ,然后进行比较、体会。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 ,诗中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山中晚秋的美景图。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晚秋”的美景 ,对诗中“枫林”一词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指…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悟。”所谓训练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字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甚至文本中的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角,增强学生语言感知的敏锐度。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早已提出而仍感新鲜的话题。新课标实施以来,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受到语文教学界的普遍关注,认为抓住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吕叔湘先生就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见《语文学习》1985年1期《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所谓语感,就是把握语言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阅读语感,由于言语材料单位的大小不同,可以分为宏观语感和微观语感。宏观…  相似文献   

7.
郑尚芬 《成才之路》2014,(20):72-72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语文新课标这样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所以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阅读,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增强语感能力。一、理解朗读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好的文章,需要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通过朗读,从优美的语言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天的百花齐放,春天的生机勃勃,这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语感能力的培养。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讲的时候教师不用分析古诗的意思,而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出这首诗秋风萧瑟、悲凉的氛围。实践证明:反复朗读是理解诗歌、文章的有效方法,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比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三个层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三个层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文字有自己的感知和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学语文 ,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语感。养成了语感 ,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容易提高 ,因此要通过课外阅读 ,不断积累词汇 ,培养语感 ,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 ,如何通过课外阅读 ,不断积累词汇 ,培养语感呢 ?一、语书———感知言语信息早在 30年代初期 ,叶圣陶先生就指出 ,“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古往今来 ,人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体会的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等 ,都是强调“读”的重要性。现当代语言大师鲁迅、巴金、茅盾等在青少年时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字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语感锐敏的人能迅速地感知、领悟文本的意义和情味,如“赤”不单解作红色,“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标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3.
孙冬霞 《课外阅读》2011,(3):212-21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会意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使之“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此,我对语感训练的策略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  相似文献   

15.
语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的、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半个多世纪前 ,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前辈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那么 ,怎样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能力呢?一、诵吟涵泳———落实一个“读”字心理学研究表明 :读能发展儿童思维 ,培养儿童语感。许多词语具有模糊性 ,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只能凭语感去“破译” ,才能感知和理解。诵读的过程就是“破译”的过程 ,因此 ,语感的训练要以诵读为基本方法。1 “诵”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古人读书 ,有“涵泳工夫兴味长…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文字综合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训练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说、写,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地。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启迪想象,感受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强弱卣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存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进行阅读直接感知语言,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没有“读”这个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认为“读——品——诵——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感 ,简单地说 ,“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 ,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 ,一种顿悟 ,一种心理体验。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了语感训练的要求。那么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一、加强朗读训练 ,读中感悟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 ,读出气势、韵味和技巧 ,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