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风》2016,(16)
针对心电监护设备体积和质量较大,价格昂贵,不便于携带等因素,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心电采集及分析处理系统。相比普通的心电图仪,本装置具有可移动,便于携带和实时监测的优点,能够实现床边诊断。本装置的信号处理电路是最关键的部分,主要完成心电信号的提取和滤波。由于心电信号比较微弱,在采集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因此本文采用了精密仪表放大器作为主要元件。为降低干扰,本文还设计了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和陷波滤波电路来完成心电信号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PSoC的实时心电信号预处理系统,利用PSoC集成了微控制器以及嵌入式系统中的模拟及数字组件,以及极端灵活且可编程的特点,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放大、A/D转换、数字去噪、存储、显示及蓝牙传输等功能。为了确保心电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及实时性,采用Symlet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再通过阀值法检测R波,计算RR间期,实现对心电数据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心电信号预处理和波形自动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针对心电信号波形识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特征提取的信号波形自动识别算法。首先采用FIR梳状滤波器来滤除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然后采用J+X方法对S-T段电平进行特征提取和测量,接着以每个心拍的R波位置为基准,取R波前100 ms和R波后150 ms的心电数据组成原始时域数据集,利用db4小波进行4尺度的小波分解。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信号去噪后能够保留心电信号的大部分信息,提取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对心电信号的节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张跃进  朱路 《科技广场》2004,(12):70-71
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基本特征,介绍三运放仪表放大电路检测、放大,高阶滤波器和双T网络实现滤波的原理及采用AVR单片机采集心电信号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康莉萍 《今日科苑》2009,(14):35-35
本文主要对医院使用心电图机所涉及的人身安全保护、心电检测干扰规避以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与内部检修方面的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当前国内医院如何科学使用心电图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滤除心电信号中包含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肌电干扰三种主要噪声,获取干净有效的临床心电信号信息。方法:改进阈值处理函数的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法。结论:改进阈值处理函数小波阈值去噪法能更好的弥补了软、硬阈值函数去噪法中存在的不足,得到的去噪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在强干扰环境下对多载波雷达信号的幅度检测是实现空中目标打击的关键技术。传统方法中,对雷达信号的幅度检测采用时频耦合算法,如果信号和背景噪声有很强干扰和多载波特征时,检测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Fourier时频耦合的信号幅度检测算法。构建强干扰环境,描述雷达信号的宽度和深度等特征量,对多载波雷达信号进行分数阶Fourier变换,对目标回波的尺度和时延进行估计,求解相位模糊数搜索结合解,得到雷达信号参数相位补偿结果,根据雷达信号特征量聚点塑造特征量模型运算雷达信号的特征量聚点,获取高特征量聚集区域,通过后置的高阶累积量切片,使信号的累积量增大,而噪声被抑制提高了检测精度。仿真实验表明,算法的检测概率较高,幅度检测能很好地跟踪信号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发病时往往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因此早期检测心律失常对提前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早介入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心电序列进行去噪声处理,再利用ARMA模型以及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分解后的信号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将ARMA模型的系数作为心电信号的特征指标;结合决策树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和随机森林分类机器学习方法对提取后的心电特征指标进行分类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当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对生命的威胁性大。因此,就要求对其有直接、高效、易操作,易普及的检查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心电图机和PC机实现心电信号的处理,并完成心电图的显示、打印、分析及诊断。在处理心电信号前,心电信号的采集就至关重要。在采集心电信号时要求多通道、高采样率、高速、电路精简等。该方法利用TI公司生产的MSP430系列单片机配合其它元器件,对人体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并满足上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探测、医疗等领域,对微弱信号检测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但微弱信号不仅自身信号强度非常低,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通常伴随一定的噪声和干扰,使检测工作要建立在盲源分离方法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微弱信号的检测难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微弱信号检测的盲源分离方法和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为相关领域提升微弱信号的检测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GPS欺骗干扰中欺骗概率较大的是生成式干扰,流程是信号同步以及欺骗策略实施,研究可以为抗欺骗干扰的研究提供参考。信号同步需要精确的模拟产生目标接收机所接收到的真实GPS卫星导航信号,即码相位、多普勒频率、载波相位各项参数能够和真实信号对齐,以及修改导航电文部分参数;此外,成功控制并牵引目标接收机还要符合的一定信号功率等条件。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采用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的电能质量暂态干扰检测新方法,给出了电压下凹、电压冲击信号等电能质量干扰检测与时频分析的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小波交换为电能度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电晕放电现象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及噪声干扰。而现有电晕检测技术,如人工目视检查及超声电晕探测等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日盲紫外检测由于背景噪声小的优点,在电晕放电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通信技术的局限,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完全屏蔽措施是不合理的,外界无线电波及电视网络放大器等都会产生有害信号,严重影响有线电视网络的高效运行。在认真分析有线电视网络信号干扰现象及原因后,针对不同的信号干扰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措施,提高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暂态干扰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文晖  李青 《科技通报》2002,18(3):208-212,218
论述了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采用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的电解质量暂态干扰检测新方法,并对暂态振荡、暂态脉冲,电压间断等电能质量干扰的检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时域和频域上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适合短暂瞬变信号的检测,并可用于其他时的变的非平稳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差异设备兼容性测试只着眼于自然条件下差异设备工作的兼容性测试,测试的标准和规范不符合物联网环境的特点,兼容性测试无法达到实际环境要求。提出一种物联网下差异设备兼容性测试模型研究。通过差异设备在物联网环境下对物联网信号接收与转化能力的测试检测干扰不确定量,以及检测差异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干扰其它设备的干扰量进行分析,建立物联网下差异设备兼容性测试模型,对差异设备的估计值及干扰量通过测试模型判断其是否兼容。仿真实验表明通过,物联网下差异设备兼容性测试模型,能有效地使各差异设备正常协同工作。改善了物联网环境下差异设备互相干扰现象的产生,为异构设备一体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电厂中应用信息通讯化系统,对全厂电话以及计算机系统实现监控管理,针对电厂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信号干扰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控制措施,降低计算机系统信号干扰的发生。以下本篇就将探讨电厂计算机系统信号干扰防范技术,并给出具体的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罗乐 《科技通报》2012,28(7):95-97,117
重载的铁路货车滚动轴承极易出现损伤类故障,因故障的突发性使得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性,且振动信号极易受非检测部位振动的干扰,而使得有效信号不易被提取,传统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将非平稳的振动信号中的干扰去除,造成最终的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检测准确率,提出基于小波包的检测方法,首先针对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小波滤波有效去除其中的干扰,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取出非平稳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信号并完成故障检测。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振动信号中的干扰,并准确检测重载铁路货车上的滚动轴承损伤故障。  相似文献   

19.
多址干扰以及远近效应是影响DS-CDMA系统性能的两大关键问题。多用户检测是一种从接收端设计入手的干扰抑制方法,主要作用是从用户信息相互叠加的CDMA信号中可靠地解调出部分或全部用户的信息。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消除多址干扰,缓解远近效应,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并通过仿真给出了所介绍的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此项目为省内某大学科技成果,是一种无创伤检测心脏功能的现代医疗电子仪器,它通过采集人体的阻抗血流信号、心电、心音等信号,提供有关心脏血流信息,反应心脏泵血功能,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定、药理试验、临床监护等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