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充分利用在学校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教师也不想陪着学生虚度光阴。假如是你,在某个固定场做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情趣、没有任何收获的事情,度过漫长的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时间。你又作何感想?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就向学生阐述某内容如何如何的重要,希望学生在老师讲了一遍之后就能掌握。之后,他们却失望地发现很多学生依然毫无所获,一节课讲了基本上等于白讲。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  相似文献   

4.
<正>作业布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作业内容、作业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不能一刀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具体的训练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让学生盲目地把教科书上的题或练习册上的题从头到尾全做一遍;不要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知识间的衔接,随便布置;要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个别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作出规定: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或是做错一题,重抄两遍题。这种布置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讲解一道题,在读题之后就开始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提问学生,很快就问出了教师想要的结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一遍一遍提醒、提示;学生刚刚开始思考,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学生在做练习,正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就开始一遍遍强调应该运用哪些知识点、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诸如此类,学生的思考尚在初始阶段,有时从一开始就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有时又因为教师的提示而很快中止。这种步步紧逼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7.
<正>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发现孩子计算正确率明显下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很多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却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便能做对。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错误率。在平常教学中,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素质评估,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不仅在"差生"中出现。其实  相似文献   

8.
马丽霞 《学子》2014,(8):48
正一、影响"有效预习"的原因1.预习目的不明确。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教学"装饰"泛泛地布置,例如"预习B部分单词""听音跟读3遍"等,学生也就敷衍了事,预习效果大打折扣。2.预习方式不正确。很多教师谈到预习就布置听音跟读的  相似文献   

9.
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 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 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并微笑着对大家 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他做了一遍示范。最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点滴小事能长期坚持,离大功告成近在咫尺。有三个绘画的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道理。美国有位有名的画家,被人们叫做“摩西婆婆”。她丈夫去世之后才开始画画,那年,她已70岁。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学过画。在画画的日子里,她经…  相似文献   

11.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教育》2009,(8):5-5
新学期开始,为了防止教师布置无效低效作业,上海市规定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并且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带书面作业回家,不让“一课一练”等教辅材料进课堂等,如果教师“减负”不力将受处理,直至下岗。(《新闻晨报)2009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13.
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并微笑着对大家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谁做不到呢? 可是一年过去后,苏格拉底再问那些信誓旦旦的学生时,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做了下来,这个学生不是别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相似文献   

14.
缪静红 《教师》2013,(17):61-62
一、错题整理的必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无一例外地碰到"类似的题目明明做过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断地在走老路,不停地犯相同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人脑中的第一印象总是很深刻很牢固的,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倘若不加整理,不予  相似文献   

15.
在思品作业过程中,当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回避,不要害怕,教师要巧妙运用作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让"错误"成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重要资源。一、巧用基础知识型错误,抓严求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经常犯错,原因不是学生们不会做,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学生不重视思品作业中的基础题,做基础题时马虎大意,导致出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在作业中犯的共同的基础知识型错误整理好,把它们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再做一遍,让大家一起讨论这些基础题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做第二遍,学生们很快会发现这些题目其实一点也不难,错就错在粗心大意和基础知识掌握不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7.
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让学生抄写单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在讲新课时,首先要把该课文中没有学过的单词写在黑板上,教读之后便让学生抄写5遍或10遍,新课结束布置作业时,也常常把抄写多少遍单词作为必备内容之一,而反馈的结果常常令教师扼腕叹息;几乎所有学生都“圆满”地完成了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可是没有几个学生“记住”那些单词: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更谈不上使用了.  相似文献   

18.
二模考试之后,学生们都很疲惫.很多学生的眼神都是无精打采的,恨不能赶快考完,结束这痛苦的、地狱般的生活.我和班干部商量,要通过班会让大家焕发生活的热情和迎考的激情,主题就定为"我们还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家网站的“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位老师发了个关于作业的“帖子“,讨论的话题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老师要不要做一遍.有人跟帖说应该做一遍,不做,怎么批改、怎么指导?有人说应该有选择地做,答案一目了然的就不需要.还有人说这样没有必要,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看起来讨论很热烈,大家各持己见.但仔细一琢磨,觉得这几种不同意见倒是很有相同之处的:第一,人家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就想先做或跟学生一起做作业,谁能说不可以?第二,不管持哪一种看法,大家似乎都把做作业默认成为完成所布置的指向特定教材、巩固所学知识、为了熟能生巧或举一反三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20.
你能做到吗?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情,每人尽量地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