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2.
Q编辑老师:您好! 我的儿子9岁了,正上小学三年级。在班上,他学习比较差,表现也不好,一直是班里的"差生",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对于孩子,我天天批评教育,方法都用尽了,可就是不见效。这学期期末考试后,学校开了家长会,  相似文献   

3.
谁来理解谁     
倾诉人:小伟(吉林德惠初三学生)自我评价:谨慎、认真,为人直率,追求完美,但缺乏恒心。求助问题:父母、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性格孤僻",可是每次沟通他们都不认真听我把话说完,因为他们对我早有固定的看法,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我。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呈现寒假里一天,在大学刚读了一个学期的学生龙(化名)到家的第二天即来学校看我,一见面就兴奋地说:"老师,我想死您了!"便与我热烈相拥。面对眼前这个充满阳光、衣着得体的龙,我想,一年半前,我是不可能想到他可以变成这个样子的。(一)"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无奈龙这样描述他一年半前的心态:我是一名差生,一名地地道道的差生。我是谁?我叫"龙"!爸妈说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像龙一样,一飞冲天,将来能有出息。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的工作尽管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但是我们不用有色眼镜去看他,给他们父母般的温暖,朋友般的真情,针对后进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感激、信任,这样就能消除后进生与老师之间存在感情上的"鸿沟"。我相信:多给差生一点爱,铁树也会开花烂漫。  相似文献   

6.
小伟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男孩,从不惹是生非,少言寡语,成绩雄居榜首,因此老师们常常更多地关注他的学习,很少和他谈心,没多留意他的思想。在众多教师眼中,小伟是个温顺听话的孩子,甚至有的任课老师教了快一年了,还从未和小伟谈过学习以外的话题。可是,有一天,我看见小伟完全像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却愿意“折腰”,这里的“折腰”,是指见到老师就恭恭敬敬地鞠一躬,然后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说实话,以前我见到老师从来不问好。一是因为我紧张、害怕,见到老师就像老鼠撞上猫,不是用"隐身术"——躲在墙角,就是一溜烟地跑了。二是我在班上的成绩中等,既不像尖子生那样被老师视为"掌上明珠",也不像差生那样和老师"形影不离",所以我对老师怀有一种陌生感,这使我见到老师就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8.
一个令所有老师头疼的"问题生",每天都能创造性地惹事,作为班主任,我每天都能接到各个角落传来的"状纸",为了他我"疲于奔命",经过多方尝试,我选择了动用班委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赵真利 《考试周刊》2011,(33):84-84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老师抱抱!"翔翔张开双臂要我抱抱,我又一次弯腰把翔翔抱了起来。我的搭班老师说:"他又没哭,干嘛抱他?"我向搭班老师笑笑说:"我儿子嘛。"开学初,翔翔哭得特别厉害,我一边从翔翔妈妈的怀里"硬"把他从妈妈身上"剥离",一边对他说:"李老师来抱抱翔翔,  相似文献   

11.
雷慧敏 《考试周刊》2011,(54):95-96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王颖 《考试周刊》2010,(38):127-127
每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又要更多地关注"差学生"。教好好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有显著的进步,而"差生"则不然,一个知识点可能教师已经反复强调,可对于"差生"则一点效果也没有,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差生"。  相似文献   

13.
来到邢台市金华中学,时间不凑巧,苗志军老师上课去了。等候的40分钟时间里,同事们谈起了她:苗老师特别能干,所带班级的语文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主抓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150多个班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不管交给她什么样的"差班"或"差生",  相似文献   

14.
小伟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男孩,从不惹是生非,少言寡语。成绩雄居榜首,因此老师们常常更多地关注他的学习,很少和他谈心,没多留意他的思想。在众多教师眼中,小伟是个温顺听话的孩子,甚至有的任课老师教了快一年了,还从未和小伟谈过学习以外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小伟是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男孩,很少言语,从不惹是生非,但成绩却是班上的佼佼者。在众多教师眼中,小伟是个温顺听话的孩子,甚至有的任课老师教他快一年了,还从未和他谈过学习以外的话题。可是,有一天,我却看见小伟成了一头暴戾的狮子,攥着拳头,喘着粗气,全身颤抖,怒视着数学老师,似有一口将老师吞下的架势。我想他已经失去了理智,便用低沉却不乏威严的语气命令:“小伟,请你来我的办公室!”掷地有声,不容抗拒。小伟慢慢地挪动了双脚,才让我紧绷的弦松弛了下来。我认真倾听了小伟愤怒的申诉,规劝他先平静下来听我说说话,再和我交换看法。可他听…  相似文献   

16.
人的差异性决定,学校中"差生"普遍存在,于是转化"差生"工作是教师责无旁贷的。所谓"差生",就是指某方面表现差,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做教师的决不能弃之不理,而应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给他们加倍的关心爱护,耐心教育诱导,促使他们进步。"差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所以,教师转化一个"差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也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作文,我想头疼的不止是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望洋兴叹",在他们眼中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面对学生的习作老师"苦苦摇头",在老师眼中作品空洞索然无味。特别是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从教十余年的经验告诉我,无法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无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又怎会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脱离苦海,我做了如下尝试。(1)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乐写,(2)日积月累———让学生"厚积"而后"薄发",(3)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取材,(4)练习评改———让学生在改中练,(5)肯定与赞赏———让学生更加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8.
我班的肖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孩子。他的成长环境不太好,没有上进心,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尤其是各科作业做得非常马虎、潦草,令各科教师倍感头痛。语文老师说他的作业是谁也不认识的"天书",生物老师说很像是众多的昆虫在"蠕动",外语老师说"感谢"他让大家见识了世界上另外一种不知名的文字。各科老师纷纷要求我这个班主任好好"治一治"他。  相似文献   

19.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怎样把握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的研讨会。在谈到小学三年级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时,许多教师认为:主人公阮恒知道"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尽管献血的过程有些矛盾、害怕和犹豫,但始终没有终止这一义举。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认为小姑娘“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大义,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老师的目光     
差生、学困生历来是老师们头疼的对象,在有些薄弱学校因为差生多,差的程度深而尤其如此。有的差生和教师已经达到互为“天敌”的地步。有的差生对老师不满、愤恨,随时准备拆台;老师对差生也不理睬、讨厌、烦。结果很多差生和老师常常互为陌路,甚至有时斗得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