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假即开学?     
临近放假,不少家长紧张起来了,忙着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班",以求有朝一日获得更高的考分,于是乎不少学生面临"放假即开学"的局面。学校正常的学期已经结束了,各种补习班却开学了。由此联想到胡适先生在1960年一次毕业典礼上演讲道,"毕业即始业"。当然他所强调的意思是学生毕业后要"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这段原话是这样的: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你们的学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要能从容面对网络挑战.让沉溺干网络者戒除"网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高素质家长的努力."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这一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指导可操作的"亲子和谐活动",提高家长的素质,引导家长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使家长重视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让孩子能在纷纭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择优汰劣.从容面对网络挑战.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的"洪水猛兽",孩子沉迷于网络让家庭、学校、社会忧心忡忡,而色情网站、网恋等字眼更是让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上网心惊肉跳.当前,学生上网人数急剧上升,笔者所带的班级也有部分学生经常上网,甚至达到痴迷程度.  相似文献   

4.
薛伟东 《甘肃教育》2014,(24):22-22
正有好多家长,谈及孩子上网就怒气冲天,怨声载道。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住,抱怨学校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家长认识偏颇,孩子精神空虚。好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长,只要把孩子照顾好,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只顾工作,  相似文献   

5.
章高祥 《江西教育》2022,(13):57-5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教育不能靠"大棒""小棍",也不能靠"怒发冲冠""恐吓".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们:"不同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现代学校管理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我们也许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学校办好?家长和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学校? 有一位诗人说,"走得太久了,以致忘记出发时的目的地."这无疑说出了多数学校的现状,顺从社会、迎合家长,学校的价值观、校长的教育观无意识地被屈从和迎合的逻辑所挟持,用结果大于过程、显性重于隐形的管理思维和手段办学,从而导致学校特色匮乏、学生个性流失、学校如工厂、学生如产品的结果.在不断地反思中我认识到:学校要抬头走路,教育要回归原点,教育的原点就是教育的"根",即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应该体现一个"小"字,把小学当小学办,把孩子当孩子看,让校园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真正让师生体验到育人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赵友明 《班主任》2004,(5):39-39
孩子吃东西时常将食物撒得满桌子都是,为了教育他们,家长总让他们把散落的食物全部捡起来.有一天,家长命令孩子:"捡起最后一块!"孩子困惑地找着."就在那儿!"家长指着一块面包屑说.孩子瞪着眼看了半天还是看不到,最后家长很恼火地走到孩子身边,刚要说:"你的眼睛怎么啦,不就在那儿吗?"话还没出口,发现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居然看不到那块面包屑.这位家长想:"冲孩子瞎发了半天脾气,原来孩子根本就没看见那块面包屑.真是可笑."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时常会出现这种尴尬的事情.有时我们对学生发了半天火,如果站在学生的位置去看一件事,也就不会发火了.  相似文献   

8.
开学了,一位邻居竟然做出了一个巨大的举动,她要请年假对刚迈入小学一年级的宝贝儿子陪读.她说:"开学半个月,我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盯着他养成好习惯.不然开头做不好,以后就很麻烦了." 为了能够在孩子上学之后进行陪读,这位妈妈放弃了惬意的生活.孩子上幼儿园时,一放假,她就申请年假,带着孩子愉快地旅行.而今年她的年假没舍得用,就是想"用到刀刃上",等孩子入学之后才申请年假,以便陪着孩子学习.这种陪着孩子学习的方式,被称为陪读现象.记者调查显示,在广州市,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很多.孩子上学了,他们比孩子还焦虑.  相似文献   

9.
<正>每到学生放假时,补课就成了热门话题。为了给学生减负,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老师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补课。然而,这样好的政策却总是遭遇执行难,学生反感、家长抱怨,学校和老师也有自己的委屈。假期补课为何屡禁不止,真的是学生需要吗?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不禁质疑,这其中是否有老师借此增加收入、学校提高升学率之嫌?补课之风盛行,原因究竟何在?【你来问】家长王俊华:"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还没放假的时候,老师就通知要假期补课,说是要赶赶课程好多留一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10.
质量立校 一所学校之所以能赢得社会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使家长放心让自己的子女在这所学校就读,首先看中的是学校的质量,其内涵包括管理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诸育并举,德育为先.在家长的头脑里,孩子的思想品德是第一位的,成绩不好是其次,最多是"次品",然而思想品德不好却是"危险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如果学校没有严格到位的管理质量,学生整天松松垮垮,不求上进,或上网打游戏,或游手好闲,打架斗殴,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 一次笔者去新华书店,听到一位服务员在大声抱怨学校"多事","今天,学校又发短信过来了,你看,要求‘搜集孩子每个年龄段的一张照片,并且写上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话,介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件难忘的事.这将作为感恩教育的材料,在班会课上进行交流.’"这位家长显得非常"不领情",接着说道:"学校老是给家长布置作业,真是烦死了!"我知道这是学校在做"家庭教育",这并不陌生,很多学校都布置这样的"家长作业".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31日楚天都市报以<一声"蝗虫"好伤人,老师给学生取绰号惹麻烦>为题,报道了发生在武汉市汉口某学校的一起真实事件:吴女士的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取绰号"蝗虫",同学们跟着叫个不停,结果伤害了孩子,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家长被迫给孩子转学.  相似文献   

13.
在非典肆虐的北京,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别的且不说,中小学放假使得每家每户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孩子.孩子在家吃什么?能不能按时学习、做作业?家里有个初一男孩,我不免为此忧心忡忡、焦头烂额.一日数次电话,提醒他勤洗手、多喝水,按时写作业,给自己热午饭,以至有年轻的同事笑称:"难怪现在好多人不要小孩,太恐怖了."本想坚持到5月中旬就行了.谁知新的消息传来,学校将延长学生在家自学的时间,直至7月14日!  相似文献   

14.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 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们尝试改变,力求突破,家访无疑是最直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儿子今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听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主讲,内容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我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把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校长还举出精彩一例: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有学生答"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说"错了",而应该说:"你好有个性哟!"最后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兵兵 《班主任》2005,(3):14-14
去年7月以来,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和由他发起的拯救上网成瘾青少年爱心行动在全国掀起热浪,21个城市的5万名家长和孩子聆听了报告。短短半年时间,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家喻户晓,被广大上网成瘾青少年及其家长奉为"救星",这就是陶宏开现象。 陶宏开现象从实践的层面为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和一个崭新的视角,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其一,构建师生平等高效的对  相似文献   

17.
一位家长朋友告诉我,自已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埋头大哭,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机会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会.原来,朋友孩子所土的学校处于城区,学校运动场地过小.为了有效组织好体育运动会,学校首先实施班级自检,选拔体育素质较好的孩子参加,而没有被选上的孩子则在学校运动会的当天放假.如此一来,学校的运动场地便满足了参赛学生的需要,而运动会组织的难度也因此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怎样过寒假     
放寒假了,怎么使你的孩子寒假生活过得愉快呢?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首先,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假期活动日程表和一个作息时间表。要让孩子的整个假期和每天的生活有节奏、有规律。大家知道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很规律的,什么时间干什么都严格地规定在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里。一放假就打乱了:早晨可  相似文献   

19.
夏日的成都,闷热,潮湿.   一大早,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门口就站满了家长.   "请大家注意,现在是上学时间,不要堵住校门,让学生先进校吧!"学校老师和保安一道,招呼着校门口的家长.   "张校长什么时候来?我们见见她就走."一位家长磨着老师."见张校长也没用,初中招生都是微机排位,你的孩子排到我们学校,才能进七中育才.没排上,校长也不能解决."老师劝着家长们,"回去吧,别守在校门口了."   ……  相似文献   

20.
飘动着梧桐花香的雨夜,传来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颜老师吗?"电话里传来家长的询问声--这是刚转来的学生杜福贻的家长打来的.这孩子基础比较差,最让入头疼的是字像茅草一样漫天飞,"遮天蔽日",不易辨认.家长一番客套寒暄之后便切入正题:"这孩子的字写得真不好,错的也多,给您添麻烦了.家庭作业我经常撕了让他重写,有时气急了也常常揍他……"听得出,家长在说起孩子时仍有些难为情."今天下午放学后他一见我就高兴地嚷了起来:‘妈妈,颜老师表扬我了,说我的字进步了!'那高兴劲儿甭提了,真的是这样吗?我有些不相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