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慧 《教师》2012,(31):51-51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躬行的一句格言。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他认为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呢?我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爱孩子,就要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需,倾听他们的心声.随班就读的学生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爱.宽容是教师工作中一道最温暖的光.  相似文献   

3.
爱是沟通人类心灵的窗户,有爱则心心相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技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纽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虽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一一爱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底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这是因为爱是师生的连接点,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师爱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谠过:“真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的确,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沟通,就无法交流。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大声呵斥,不是严厉苛责,而是来自老师、来自家长的、甚至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只有博大、宽广的崇高师爱,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师爱为本。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神圣职责的最具体、也是最崇高的体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从爱出发,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那么,这种爱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呢?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哲人是这么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的确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爱是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础,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学生非常需要教  相似文献   

8.
邱合鑫 《辅导员》2010,(18):46-46
冰心老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时时谨记陶行知老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座右铭,用情与爱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用我的心换学生的心,与学生“心心相印”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做起德育工作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的体会是必须“寓教于爱,寓教于动,寓教于乐”。一、寓教于爱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就是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只有全身心地爱孩子,才能干方百计地教育孩子。只有把自己爱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投射”到幼儿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而“共鸣”、“共振”状态下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用“爱”点亮教育的“明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觉得这是对教育最真谛的表述,因为充满爱的教育才能塑造拥有爱的学生,才可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2.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在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新时代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要求每一位老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应有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人性的兽性训练。因此,教育过程就是滋润爱的过程。教育离不开爱,爱离不开教育。因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  相似文献   

14.
「爱」与「严」的效应教育者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兼有父母对子女“爱”与“严”相结合的那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一直遵循的教育原则。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不...  相似文献   

15.
郭燕 《小学生》2012,(8):17-17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师生才能真诚相待,心心相印。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爱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源泉。在工作中,只有把师爱广泛播撒,才会享受到快乐的阳光;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个春秋。从踏上讲台的第一步起我发现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神圣的职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育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虽然我太平凡、太渺小。但是我甘愿做那无悔的蜡烛,无怨的春蚕。  相似文献   

16.
爱心是搭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个好班主任,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就要有一颗爱心,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博爱育英苗一视同仁的博爱是班主任赢得尊敬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师生沟通的坚实纽带。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足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班主任更要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对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去引发学生的自信与热情,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提倡"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他热衷于创造博爱、真诚、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形象,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教育源自于爱,有了爱,教育才彰显活力。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爱的付出与收获也是双向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心诚意关爱学生,用真爱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一位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尊重,是理解,是宽容,是鞭策,是激励。后进生最缺少的和最  相似文献   

20.
潘艳 《考试周刊》2014,(1):179-179
<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的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爱",应该怎样爱,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常谈的话题。老师都知道"爱"的分量与价值,然而却忽视了如何真正地把"爱"说给学生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进入心的深处。"所谓"心心相印",不仅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更要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感受与分享老师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走近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