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不求名利,不入仕途,将毕生精力献身于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他从二十二岁开始出游,直到五十六岁去世,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的旅行考察记录《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观察相当精微的地理名著,在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史上都有很高地位。其中的《楚游日记》是徐霞客万里行途中,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正月十一日至闰四月初七日对“楚南”,即相当  相似文献   

2.
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出于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遍游大半个中国。他悉心观察,认真研究,勤于记录,所作《徐霞客游记》,在地学、吏学、文学诸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爱国主义、求真求实、不避艰险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是明代江苏江阴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二十二岁开始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活,直到去世的前一年(五十五岁)为止。三十多年问,他历尽艰难险阻,漫游考察了江苏、安徽、广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等十六个省,所到之处,对地势、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作了详细记载。以后,他以日记体裁,把几十年考察研究的详细记录,写成《徐霞客游记》,用自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无畏无怖,为科学探险而献身的高大形象,为世所公认。 但细读《徐霞客游记》,人们也会发现,在数处他记下了自己拜佛、占卜、求签等一些情况,这些情况使一些读者,甚至一些研究者不免感到迷惘:徐霞客是不是也信鬼神,信生死有命?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徐霞客会不会也是一个“迷信”的人? 徐霞客究竟信不信鬼神、命运,这个问题不应回避,特别是在现今徐学研究已相当深入的情况下,对此不能再停留在以往那样的笼统印象上,而应作深入的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关于徐霞客在这方面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叩佛、求神、求山灵、求签、占卜、抓阄等,以下分别细细地解剖一些有关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所记《滇游日记》13卷,约占《徐霞客游记》文字的五分之二,是《游记》中成就最高的部份.云南旅游期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一生中诗作最丰富,创作取得卓越成就的时期.本文针对其诗歌在“徐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和薄弱环节,在国内较早地对徐霞客云南诗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读导言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历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宦途涉猎羁留危垣杀戮散佚踌躇草莽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  相似文献   

7.
引言《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奇书,徐霞客是一位奇人,这是广为人知的.但有一个不应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对于后者的了解基本上是源于前者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徐霞客的了解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他的《游记》自身,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果撇开《游记》不谈,而只凭另外一些零星资料,那么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就要抹去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徐霞客名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他出身江阴名门,饱读诗书,早年就弃绝功名,染上“山病”[1],志在遍访名山,进而又不计程期地漫游天本,终其一生。他从22岁开始出游,“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同…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海南)》2010,(2):12-13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9.
这份发言稿的作者生前为桂林市文联副主席。从1978年起,为笺注《徐霞客游记》,他徒步踏勘徐霞客全部游程,遍尝艰辛,历尽险阻,被誉为新时代的徐霞客。国内数十家报刊对此作过报道。发言稿是作者在去年7月全国徐霞客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上的报告,字字句句都是心血与生命的结晶,博得了众多海内外学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读来令人感动不已。作者在生命最后时刻,就病榻对发言稿作了润饰,惠赐本刊,不久(去年12月)便去世了。此文乃是作者的绝笔之作,特予刊发,并志悼念。  相似文献   

10.
保罗·乌切洛是15世纪意大利最具魅力的画家之一。他致力于透视画法的研究.创造出往往充满游戏味道并很有深度的生动作品。他也接受了数个重要宗教画和世俗画订件,但在一般社会意义上,他并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据说他晚年过着“孤独、忧郁的贫困生活”。他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人们主要记住了他透视画法的精妙,而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他只...  相似文献   

11.
蜚声中外的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云南的考察是带着几个重大的自然地理课题和历史课题而来的。在这方面,他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古代云南地理、历史记述中的某些空白,为解古代云南之迷作了一些科学的论证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从对徐霞客对临沧区境地的考察日记的学习研究,对上述观点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徐霞客实验小学地处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的故乡——江阴马镇。徐霞客,这位千古奇人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艰苦卓越的科学考察事业。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坚韧不拔、自主自立、探索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人格,激励影响着后人,同时也为今天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位于湖南省南部零陵地区的九嶷山,因其自然风光绔丽,以舜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古老独特,数千年来为历代帝王所珍重,亦为各个历史时期的贤哲名土所倾慕敬仰。明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债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日(公元1637年4月17日至26日),曾旅行考察了这片他早拟神游的大地,并著有考察记录八千余字,成为他楚游生活中最为壮丽的篇章之一。本文就徐霞客旅行考察九嶷山的史实及其记载加以分析,以揭示九嶷山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1徐霞客楚游正值明末乱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异常尖锐。明末赋税本来…  相似文献   

14.
引言徐霞客是我国明末的大旅行家和独树一帜的山水文学大家,他在这方面的辉煌成就,都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里。民国以来,由于现代科学的昌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游记》在地理科学方面的价值,他的声誉日隆,直升至“伟大的地理学家”的崇高地位。然而,后说回来,他生前的名气也绝非寻常,他中年就驰誉ti:H,被目为一代“奇人”。当然,其名声也是习他喜好交游,且“所交多贤豪长者”,深得他们的偷扬有关的。有趣的是,他身为一介布衣,所交往的朋友中却很多都是有功名的人物,其中最高的有状元,绝大分都是进士出身…  相似文献   

15.
南方地区是徐霞客一生旅行考察的重点地区,而对城市的考察又是其极为突出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他晚年的“万里遐征”,完成了从游览观赏到科学考察的转变。徐霞客的城市考察视角十分独特,运用实地观察与引证文献记录相结合、自然环境与人文事物相联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时空对比等方法,完成了对南方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的规模、城墙、形状、布局和城市的交通、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城市的历史沿革与风土人情、城市人口等内容的科学考察,写下了不少翔实而有价值的城市考察报告。这些珍贵史料,为今天研究城市发展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霞客(1586—1641)出身于江苏江阴梧塍里(今属马镇乡)的官僚地主家庭,家道虽已渐渐衰落,但仍不失为当地的殷实富户。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小人当道;正直爱国之士有志难展,报国无门,还时时惨遭迫害,徐霞客的好友高攀龙、黄道周,亲家缪昌期等都死于非命。聪颖好学的徐霞客青年时就无心于仕途,而以一生(56岁)的大半时间作万里之游,涉足于“豺嗥虎啸,魑魅纵横之区”、“旅泊岩栖”“能忍数日饥,能逢食即吃”;暮宿“破壁枯树”下,点燃松脂明火,记下每日旅游考察的记录,这个记录就是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不仅记下了祖国名山大川的无限风光,尤为重要的是他系统地记录了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详细考察研究资料。徐霞  相似文献   

17.
虽然父亲很想去旅行.但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一辈子生活的皮肯岛,直到83岁去世。皮肯岛,那里有我们的土地和树木,那是一个离路易斯安娜大陆有几英里沼泽地而与世隔绝的狭长地带。父亲也因此与文明的世界隔绝了,他甚至不能读最简单的报纸标题.只会写  相似文献   

18.
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地质学家徐霞客,由于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年过五十,却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爬山涉水三次入滇进行考察。从1638年至1640年6月,历时二年多,是他考察时间最长的一省。后在鸡足山修志得病,因而离去,不久,在他的家乡与世长辞。徐霞客二十二岁开始对大自然变化的实地考察,足跻遍及十六省。卅年如一日,每到一处都坚持写日记,最后写成二十卷巨著《徐霞客遊记》。其中在云南的考察记录,占全书  相似文献   

19.
1923年,美国总统哈定去世,由卡尔文·柯立芝继任。他少说多做,稳扎稳打,取得了较大的政绩。1924年,他在大选中获得连任。退休后他著书立说,偶尔也参加一些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夏天 《中学教育》2004,(12):6-7
最近去世的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生前曾要求南开大学数学所的每位老师家里都要挂一块黑板,以方便记录即时的想法。在他为自己设计的墓上,要求一定要有一棵树,并在树上挂一块小黑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