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分级处遇机制之构建不仅契合了少年罪错行为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要求,是实现少年犯罪预防与特殊保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构建科学的少年分级处遇机制当务之急是:破除思维窠臼,厘清价值体系;完善处遇机制,规范适用程序;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由此不断提升少年法律制度整体的适...  相似文献   

2.
“边缘少年”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社区里建立预防“边缘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教育模式,开展科学、专业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将“边缘少年”的违法犯罪降到最低点,把临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拉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相似文献   

3.
孙炜  孙鹃 《培训与研究》2006,23(7):70-71
高职生的罪错行为发生率日增,已成为培养高职生的绊脚石,成为阻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利因素。要控制高职生的罪错行为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强化道德教育。针对当前高职生罪错行为的现状,本文从对高职生罪错行为进行控制的角度,重点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包括:高职生罪错行为的现状、高职生罪错行为产生的原因、高职生罪错行为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边缘少年"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社区里建立预防"边缘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教育模式,开展科学、专业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将"边缘少年"的违法犯罪降到最低点,把临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拉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罪错治理中完善的刑事回归制度是助力罪错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目前该刑事回归制度存在理念缺失、责任主体不清晰、制度混乱等问题.在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前提下,遵循以回归性和稳定性、必要刑事入罪和限制刑事入罪为核心的刑事回归制度理念,针对青少年罪错行为设置相应的刑事教育救助档案制度,并以开放性处遇模式构建罪错青少年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衔接辅助性的安置机制,最终建立完善的分层次主体责任认定机制以及健全的后续跟踪与监管体系,为矫治青少年罪错提供具有正当性和完整性的刑事回归制度.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教育关注的痛点与难点问题。就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治理变革的顶层设计而言,涉及“四大转变”,包括将认识社会转型的相关特征作为确立治理目标与对策的重要依据,将实现治理方式的范式转换作为治理体系变革的基本方向,将推动育人过程的评价转轨作为治理能力提升的重点举措,以及将把握教育领域的情感转向作为达成治理目标的关键措施;而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要抓住的“牛鼻子”就是教育情感转向。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权益保障制度难以落实往往会成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文章论述了加强权益保护、明确监护职责、规范童工制度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健全刑事立法、推行低监禁和高缓刑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以有效挽救罪错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8.
"边缘少年"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在社区里建立预防"边缘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模式,开展科学、专业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将"边缘少年"的违法犯罪降到最低点,把临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拉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相似文献   

9.
各种人物不同的“身份诉求”及其之间的矛盾是苏童长篇小说《河岸》的主题。话语的修辞力量在人物的身份塑形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而小说中的“性罪错”既是身份原罪的替代物,也是反击身份罪错的有效话语工具。对成人身份与合法身份的诉求错综复杂地贯穿入少年库东亮的成长主题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广西罪错未成年人检察办案数据与专门教育学校现状,分析广西罪错未成年人适用专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应通过加快专门学校建设与加大师资投入、细化法律规范与增加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进一步补齐广西专门教育的短板,保障罪错未成年人接受专门教育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关键词:家庭教育】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过许多失足的孩子,也接触过因孩子失足而异常痛苦的家长。实践证明,家庭教育失当是孩子出现罪错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面对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立法应对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强化家庭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案例重现】我曾经审理过这样两起案件。案件一:一名17岁失足少年,因涉嫌犯故意  相似文献   

12.
有罪错学生的教育挽救是教育领域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有罪错学生采用何种教育挽救方式,取决于他们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是否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挽救,法律仍然保障这些学生的一般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3.
性教育会起教唆作用吗?刘荣才一位家长看到本刊第1用新开的”儿童性教育’专栏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谈到了他对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进出自的忧虑,到田现孩子进行性扫盲会导把儿己住罪错,他列队了几条理由:一是,他所见所闻的少年住罪犯申,许多人或是留过黄色书刊或录用...  相似文献   

14.
一、青少年网络罪错行为的表现1.网络经济罪错行为。网络经济罪错行为在青少年网络罪错行为中占较大比例。由于青少年大多经济上不能独立,加之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使他们极易采取不劳而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网络的虚拟性恰好为他们的作案动机提供了方便,借助网络诈骗他人钱财,盗窃他人商业秘密或财产,抢劫他人财物,甚至实施绑架勒索等。2.制造和传播黄、赌、毒等有害信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无国界、地界之分,目前世界尚缺乏统一的网络管理措施,使得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泛滥成灾,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再加上青少年缺乏…  相似文献   

15.
大学阶段道德教育思想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就近年来日益上升的大学生罪错行为,从自我意识、需要追求、兴趣追求、不良环境、情感意志等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心理成因,并在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严重的国家考试舞弊行为应当入罪。在罪名上,可设立独立的国家考试舞弊罪,主要对考生以外的人进行处罚。在犯罪构成上,此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其行为表现为组织、帮助、实行,其主观罪错是直接故意,其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在犯罪形态上,应当将此类犯罪规定为情节犯,并明确其与相关犯罪的界限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专门矫治教育属于保安处分,适用场所为专门学校。专门矫治教育适用年龄下限应止于12周岁,上限应调高至18周岁。因12周岁至18周岁罪错未成年人的行为性质复杂,不负刑事责任情形下不宜一概适用专门矫治教育,应当给予监护人管教、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选择余地。依据罪错未成年人的年龄上下限框定专门矫治教育适用的形式框架,辅之以行为性质确定具体处遇措施,进而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之分类处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近年来日益上升的大学生罪错行为,从自我意识、需要追求、兴趣追求、不良环境、情感意志等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心理成因,并在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道德社区     
《辅导员》2007,(4)
策划背景: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日趋发展,银行、储蓄、理财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同时,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行为也日渐凸显,道德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让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实现双丰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由此,“社区少年道德银行”应运而生。“社区少年道德银行”只是一个载体,它的终极目标是把当代少年培养成举止优雅、行为规范的文明人,充满智慧、善于学习的聪明人,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过去对非行少年的处遇强调"教罚并重、宽严并济",1997年的大幅修法动作,显现出台湾地区少年司法理念从"惩罚"到"保护"的转变。司法制度需要司法理念来指引,选择怎样的司法理念,取决于人们看待少年的态度。充分尊重其主体性、未来性,集结各种社会资源,将非行少年从社会边缘拉回,使其尽早复归社会,而不是将其排斥于社会边缘,让其从非行少年逐步变成成年犯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