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晓波 《出版参考》2011,(11):30-30
今年上半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这样的: 年初。我去瑞士苏黎世旅游,那是全球公认的居住环境最好、也是物价最为昂贵的城市。在苏黎世的中心商业街上,我赫然被橱窗里的一只压力锅给吸引住了。它呈醒目的深蓝色。是德国双立人品牌,而让我停住的原因则是它的标价:290欧元。  相似文献   

2.
找茬     
《大观周刊》2010,(45):57-57
第三回 爱好 我平生有两个爱好:喝酒、赌钱。喝酒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它让我可以得到暂时的清醒。而赌,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我说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喜欢它。  相似文献   

3.
薛宝海 《视听界》2014,(2):126-126
今年,我觉得最好看的春晚是北京台春晚,尤其是它的串词,让我觉得很高明。比如在一段关于胖子的说口之后,胖女孩晶晶收尾:“500年前,我爱上了一个人。500年后,我胖了,可他一点儿没变!”众人问:“谁啊?”晶晶说:“林志颖!”然后就是林志颖上台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相似文献   

4.
尚军 《记者摇篮》2009,(11):21-22
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做一名记者型主持人十几年,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对工作驾轻就熟,我的体会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让我追求不止,永葆激情,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马,四蹄生风,志在千里,虽然吃过苦但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5.
曲一线使命: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 曲一线愿景:打造让客户尊重.让行业尊重,让社会尊重的伟大企业。 曲一线口号:曲一线,在一线;曲一线是我,我是曲一线;快乐每一天,永远第一线!  相似文献   

6.
林栋 《中国编辑》2005,(4):47-48
每当听到有人叫我“编辑”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把头扬一扬,把胸挺一挺,为什么?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一方面它能让我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它令我充满成就感,个中的原委大致可以有四点:一是这份职业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二是这份职业品位儒雅,蕴藏了丰富的知性意义,我会乐此不疲地去追求;三是这份职业会与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让我能够接触到名人、作家、学者、普通人,  相似文献   

7.
从7月10日到19日。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瑞士.访问了瑞士新闻俱乐部、日内瓦论坛报社、新苏黎世报社和瑞士商报社.参观了瑞士法语电视台.在瑞士广播电台进行了专题座谈。尽管是走马观花,但总的感觉这次出访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感触很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瑞士记者的独特风格、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汤权福 《青年记者》2010,(11):53-53
最近翻看报纸,读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条"新闻"的标题是"求职无望,一级厨师跳楼获救",从标题看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社会新闻,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催生了一出悲剧。新闻不长,不妨共同欣赏,看它到底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与摄影“一见钟情”。在我上大二的时候.我惊喜地得到了父亲送的一台单反相机.第一次接触摄影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蓝天、绿树和鲜花.让我能够作为一个亲密朋友与小鸟对话.和绿草细语,同清风述说……那时.满眼都是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这个职业最让我迷恋、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因为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温暖、高尚、平凡而杰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祁淑芳 《大观周刊》2011,(44):213-213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实话,以前我从没觉得这句话有多好,因为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氢我渐渐磨成了严师,在学生面前我总是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尤其是从不轻易表扬赞美学生,而在一节课上,实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些久经“教场”的老师们是多么吝啬自己对笺赞扬啊!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达恩顿在其《阅读的未来》一书中写道:“我要大声疾呼:支持图书馆。用印刷品填满它的空间,让阅读室更加充实,但是不要认为它只是仓库或者博物馆。……作为知识城堡和网络冒险平台,研究型图书馆仍然应该矗立在校园中央,为未来保存历史和积累能量。”  相似文献   

13.
温暖图书馆     
张亚军 《图书馆工作》2010,(3):65-66,71
总有一种关怀,它让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让我不断寻求完善。近年来,图书馆都有一些人和事感动我,让我相信图书馆事业的美好,图书馆人的可敬。回忆那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场景依然那么生动,即便已经过去很久,却仍然留在我心里某个角落,永远不会忘记。我会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珍藏,因为这些感动,将使我充满感恩的去面对以后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4.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15.
周玲 《大观周刊》2012,(4):253-253
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来,我常常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5)
《女友》牵着你的手,相伴到永久!文/齐言关注的温馨女友热线(029—5201938)接江西省景德镇市高等专科学院95英语班徐莲凤电话:大年三十到报刊亭买杂志,那么多杂志顿时让我花了眼,选来选去,选了《女友》。第一是因为它声名显赫,第二是冲着它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我有位天天见面不说话的老师。从入伍至今,它一直伴随我身边。在我高兴时,它和我分享喜悦;在我失落忧伤时,它鼓励我、安慰我;在我遭遇挫折时,它耐心地教育我、启迪我。特别是它教会我如何带兵。它,就是《解放军报》。2004年连队让我担任新兵班长,自己虽然有过当班长经历,可带新  相似文献   

18.
追求意境美     
海上日出是美的,军舰的雄姿无疑也是美的。然而把雄伟的军舰剪影于朝阳展曦中的海平面上,这幅美景带给人的就不仅是心旷神怡。更是心潮澎湃。注视着这幅作品,也许你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产生遐想:假如我是这军舰上的一位年轻水兵,此刻该感到多么自豪! 好的摄影作品就当如此:它既是视觉盛宴,也是心灵鸡汤:它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愉悦,还能拨动读者心弦。给人以联想与回味,让人与作品产生心灵共鸣。换句话说,真正决定摄影水平高下的,不是镜头,而是镜头后面那个头脑;不是技术的炫耀,而是意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家中的书房,是我徜徉遨游的知识海洋。它能让我的思想在这里与先哲交流,也让我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充实和升华。在这间书房里:读史,让我以古为镜;读诗,使我智慧;读哲理书,使我深明事理。家中的书房是我心灵的驿站,书成了我人生的伴侣。读书治学须得清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字不写一句空。只有聚  相似文献   

20.
彭先高 《中国档案》2005,(12):50-52
是南极干燥还是撒哈拉沙漠干燥,人们并不去比较,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只是央视李咏在主持“幸运52”节目时突然发问:“是撒哈拉沙漠干燥还是南极干燥?”答:“撒哈拉沙漠干燥。”李咏指出“错”。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想了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