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现行部分中小学语文教材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将"习"解释为"复习""温习",其实是曲解了这句话的原意。当代学者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将"习"解释为"实习",强调学了以后需要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2.
《论语·里仁》篇主要讲仁德的道理。本篇有许多经典名句,如"择不处仁,焉得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等。如何解读这些名句,历来多有争议。本文在质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里仁》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进行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M1·1221号文书残片的缀合是错误的,"习字"拟题也不确切,应分别定名为"习抄《论语·八佾第三》残片"、"习抄《论语·季氏第十六》残片"、"习抄《论语·八佾第三》、《里仁第四》残片"。M1·1225号文书残片亦应定名为"习抄《论语·颜渊第十二》残片",此残片与"习抄元版图像合璧君臣故事句解残页"出自一人之手,则其所录内容可据后者版式及《论语》相关文字复原。  相似文献   

4.
儿童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入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注释:说:同"悦",愉快、高兴。愠:怨恨。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论语·为政》)注释:罔:迷惘,迷惑。殆:危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i)。"(《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5.
<正>一、解字说文,以汉字的魅力为学生"营造穿越时空的情境"在教授《论语》、《孟子》这样的诸子百家经典著作时,抓住起点睛作用的字眼,使用"批文入字"法可以使学生得到汉字的涵养和浸濡,以汉字的"小境"来营造对句篇章解读的"大境"。举例如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在教授《论语》的这一则时,我们可以抓住"省"字来引导学生品读此则。  相似文献   

6.
该文就<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书对<论语>某些词语的歧解或误解作了分析和评议,并作出了是非判断.  相似文献   

7.
《论语》试诂二则张家英一、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是《论语·学而篇》首章的首句。这一句几乎为人所共知,而对这一句的含义,理解得却并不完全一至。这里的关键是对“学”与“习”二者的认识。《说文·教部》:“学,觉悟也。”《白虎通·辟雍》:“学之为言觉也,以...  相似文献   

8.
<正>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二章》的第一章内容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这一章也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被后世称为"孔门三乐"。一乐:学习之乐。教材将"时习"注解为"按时温习";将"时"注解为"按时"。这样的注解在学术界还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学者将"时"解释为"恰当的时机";将  相似文献   

9.
王庆 《中国教师》2009,(5):27-28
<正>《大学》本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章,经过朱熹等人的整理和提倡,《大学》同《中庸》《论语》《孟子》一起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四书",是元代以后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必读书,是读书人的"初学入德之门"。朱熹认为,通过《大学》一章,可以看到古人的为学次第,"学者必由是而学  相似文献   

10.
陈军 《教育》2022,(19):4-8
以下从语文学科角度,谈谈我对"习"论的教育学理解.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历来有不同解释,这里不作罗列,一般的说法是"温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学了,并且时时去温习. "习",究竟是不是就当"温习"讲,值得辨析. 研究"习"之前,先要研究"学".依《说文》,"学"是"觉悟"的意思;刘宝楠也说:"以觉悟未知也."...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朱熹说:"立修齐志,读圣贤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我校尝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藉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心灵教育,使学生在对传统诗文的涵泳中扎住中国的根,明理、明善、修身养性. 十几年来,二附中一直坚持着诵读诗文教育,与此配合,学校开展了"学论语、讲修养""学人文、讲修养"和"古诗文大赛"等系列活动.校领导们带头每周给学生们讲一则《论语》,林校长还把每周讲的《论语》全部背诵并默写下来,以砥砺学生. 学校编印了《诵读诗文选》《学论语·讲修养》等书籍免费发放给每届二附中的新生,做到人手一册. 记得诵读诗文活动启动时,吴林书老师曾当场赋诗:"千古文明,自当继承.往圣先贤,重德贵学.学而有法,诵背为先.口诵心惟,涵泳其间.三载六年,学优才瞻."  相似文献   

12.
《论语》之"学"在内容上包括文、行、忠、信;在方法上要求学与习相结合,学思并重;在目的上强调"学以致其道"。《论语》之"学"本质上是"为己之学",它具有文化传承意蕴,同时,其内涵和"为己之学"传统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熹共有五部论语学著作传世,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论语学学术成就并借以构建其理学思想体系的著作是《论语集注》。朱熹对《论语》的诠释过程也与他理学思想的成熟过程相始终。朱熹诠释《论语》的学问宗旨是二程之说,而其最终的目的是在于发挥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探索圣人之道,重建儒家道统。朱熹的《论语》诠释开创了理学论语学的时代,把论语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任民 《教育》2013,(15):25-26
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晚年自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以说,孔子是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典范,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群体有一定借鉴意义。建立学习型生活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学习型生活方式的首创者。他一生热爱学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晚年自述:"吾十有  相似文献   

15.
季敏 《现代语文》2014,(2):39-41
传统的训诂学在解释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时,往往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词义互证的方法,本文针对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对《论语·卫灵公》中"与"字的解释,通过调查其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从句法的角度为此句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论据。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解释词语的时候,从语法系统角度考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论语译注》一书是杨伯峻先生研究《论语》的经典之作,对于文中的词语,前贤已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但白玉微瑕,仍然有部分词语的考释值得商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撮其三篇,《八佾篇》"郁郁乎文哉"、《里仁篇》"观过,斯知仁矣"与《公冶长篇》"夫子之文章"、"不可得而闻也",等进行辩证考释,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8.
杨伯峻先生曾撰《论语词典》,归纳“毋”在《论语》中有三种用法(参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6页)。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阅读《论语》有很大助益。只是有一种用法笔者认为采用传统之见不妥,特提出来一议。杨先生指出,《论语·子罕第九》“毋意毋必”中的“毋”同“无”,是表示禁止之副词。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看法。朱熹集注云:“毋,《史记》作‘无’,是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亦说:“毋者,禁止之辞。”所以这里的“毋”同“无”,表禁止,是流行已久的传统之见。这种看法对不对呢?还  相似文献   

19.
人们说中国先贤最喜欢"照镜子",勇于自我反省。相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他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对一生的思想行为作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人日日反省的,《论语》第一章中就讲到:"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反省了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邵昂 《初中生辅导》2012,(Z3):84-86
孔子在其《论语·乡党》中曾说过"食不言,寝不语",其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讨论"。这句话虽然很古老,但却有着科学的道理,体现了我国古代伟人的高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