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爸爸,我是公主吗?""是的,亲爱的,你是爸爸心中最漂亮的公主。"在每个父亲的眼中,女儿无疑是这个世界最漂亮的公主,保护她的快乐与幸福,是父亲不会犹豫的努力。耶利米·希顿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普通的男人,工作收入不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骄傲的男性,因为他是一个女儿的父亲。尽管每天工作劳累,但陪伴女儿,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在希顿看来,与女儿艾米丽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的,也许简单,也许无聊,但却是世间最柔软的温暖。在艾米丽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泪     
似乎父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流过眼泪,也许,他想在女儿面前永远保持"坚强"的高大形象,也许就因为他是"父亲".……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泪     
似乎父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流过眼泪,也许,他想在女儿面前永远保持"坚强"的高大形象,也许就因为他是"父亲".……  相似文献   

4.
父亲是我们林区挺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写的一些文学和曲艺作品,经常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父亲是我崇拜的偶像,我以是父亲的女儿而骄傲和自豪。幼年的我每每看到父亲的文章发  相似文献   

5.
行走于父亲和家教专家两个角色之间,东子行色匆匆,但毫无倦色.因为这两个角色在他的生命中已经相融,并且浇筑出了他人生的彩虹桥. 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他作为父亲的温和,也能碰撞到他自我保护的犀利,更多地是接触到他把家庭教育看作生命一部分的智慧,而这种种背后,我看到的是一种骄傲. 支撑这种骄傲的是他对于"父亲"这个词的诠释、延伸、放大,这是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好的.  相似文献   

6.
编者推荐:情真意切——"我"的行动是"急忙跑到车后,奋力地帮父亲推车……";父亲的认识是"虽然收‘废品’不偷不抢,却总觉得对不起女儿——生下了女儿,却不能让女儿体面地生活"。此文还需要升格:卒章"爱他一生一世",宜用独特的情节出之。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父亲一直是我的骄傲。虽然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他可以用竹签、彩纸帮我做美丽的风筝。父亲给我做的风筝色彩斑斓,可以飞得很高。每次去放风筝,我的身边都会围上很多小朋友,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中,我年幼的心会溢满甜蜜的骄傲……每天放学,父亲总会到学校接我。我曾疑惑地问他:爸,你来接我,不挣钱了?  相似文献   

8.
父爱在心中     
正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送汤》,感动得流泪了。文章中讲了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卑微,老婆离他而去,从此他与女儿相依为命。父亲为了补偿女儿,专门为女儿送自己做的汤。而女儿并不领情,总是责怪父亲另有所爱。父亲因患老年痴呆症,在一次送汤途中迷了路。女儿终于悔悟,最后把父亲接回了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9.
父亲     
父亲去世的那年,才四十八岁……记忆中,父亲从没有大声呵斥过我们姐弟三个。小时候,我们小鸟依人一般跟在父亲身旁,父亲常疼爱地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满脸漾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那时并不理解这份真挚的父爱,只知道,有老爸在身边,很美!小学时,我因为成绩不好,常受母亲责骂,父亲便紧张的站在一旁,凝视着他心爱的女儿。每每母亲“你最没出息”的话一出口,轻易不生气的父亲就会发怒,同母亲理论一番后,把我拉到他的身旁,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替我擦拭眼泪,用无言的行动安慰伤心的女儿。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只有父亲才懂得他的女儿有一颗多么敏感易碎…  相似文献   

10.
"我以后要办一个‘Angella(袁小逸的英文名)英语边’"。四年前,5岁的女儿袁小逸对父亲说。因为袁鸿林的私塾名为"哈利快乐英语角",哈利是他的英文名。但是女儿为什么用"边"这个名,怪怪的?她回答说,"边比角大,我要超过父亲。"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下午好! (哇!老师!又是讲座,真烦!许多同学都这么说或这么想的.) 今天我想你们一定猜不到…….我要讲的是教你们长大后如何做父母的…….你们再猜一猜,我用什么方式来跟你们讲?……对了,有同学猜到了,讲故事.……说的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留美硕士.他,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国内外近千家新闻媒体争先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他被誉为"赏识老爸""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他创立的赏识教育被称赞为"中国家庭第一品牌".你们知道吗?在全世界最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是谁?他就是周弘伯伯.  相似文献   

12.
感恩的心     
小时候,我曾仰着头,用稚嫩的声音对父亲说:"爸爸长大后,我要乘飞机去北京。"父亲只是微微地笑了,但是我看到了父亲的"骄傲"。他独自一人坐在门前的  相似文献   

13.
兄和妹     
一个父亲有一对儿女。儿子以他的美貌著名,女儿却因丑陋而出名。有一天,他们正在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时,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相貌。儿子为自己的美貌而骄傲,女儿却对自己的丑陋而感到难过。父亲把他们两个都抱在怀里,吻过他们以后说:“我愿意你们俩每天都去照照镜子。你,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5.
无言的父爱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艺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七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  相似文献   

16.
他虽然是弱智人士,但同样有跟女儿生活在一起的权利。而对女儿来说——10岁的女孩温迪和父亲马特来到我的律师事务所时,我正被一起离婚案子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当马特含混不清地讲述事情经过时,我很不耐烦。我说:"你能不能整理一下你的思路再跟我说?"大个子的马特突然变得不知所措,站起来又坐下。倒是女孩温迪很从容,她说:"夫人,有人想把我跟爸爸分开,他们说他太笨了,不利于我的成长。可他是我爸爸,我不在意他有多笨……"  相似文献   

17.
带钱谈恋爱     
朋友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父亲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3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家里每月只给生活费200元,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女儿的一卡通里存钱,先打电话过去问:600元够不够?女儿回答说:够了。可是女儿犹豫了一下,说:“纹纹虽然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600元,但她的生活质量比我高。她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去一次…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长大,亲子关系交往方式也要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变化。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孩子的心就会筑起一道生硬的闸门。一、变"正式交往"为"非正式交往"一位知识型父亲说,他跟女儿沟通有困难。我问他女儿多大了?他说读初二;我又问他,和女儿关系如何?他说很好,女儿从小就和他亲。  相似文献   

19.
爱的偏方     
小时候,我一直患哮喘病。因为家在农村,姊妹众多,经济条件很差,住不起医院,父亲为给我治病费尽了心思。他逢人就打听:"你有什么法子可以治好我女儿的这个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个过路的老先生告诉了父亲一个秘方:把一枚鸡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参加全国妇女研究会成立大会期间,我见到了邓伟志先生。早就读过他著的《我的家庭观》这本书,知道一些他与女儿之间的故事,因此在一个开会的间隙,我有幸听到了邓先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独到的观点与做法。邓先生的女儿现在美国读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得到了教授们“很有创见”的评语。而他的女儿说:这和我父亲的教育很有关系。由此引起,邓先生也就谈了自己教育女儿的几件事。说大人则藐之,说“一百个”大人则藐之,坚持二分法。他教育女儿凡事都要坚持二分法,不让女儿迷信权威。他经常会说这样的话:这个人不错,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