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纽约收听广播,当你把收音机的电台选择钮从一端慢慢转向另一端,你就能发现用各种语言、各种腔调广播的电台一个紧接一个,中间几乎找不到间隙。这就是说,纽约上空那些人眼看不见的电波,已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据《1990年纽约广播年鉴>>统计,纽约市共有39座电台,其中还不包括为数更多的“副波电台”。所谓“副波电台”,是指那些必须用各电台自制的专用收音机才能收听的电台。这种电台,在纽约大约有70多座,它们几乎全是以移民为对象的外语电台。纽约几家华语电台,  相似文献   

2.
现在,新媒体这个词很热门,大家也都在讨论新媒体对于广播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从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收音机说起。现在有一种新式的收音机,用这样的收音机我们可以收听世界上5000、7000甚至10000个电台的节目,这就是我说的新式的Wi—Fi网络收音机的非凡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荔 《新闻世界》2013,(3):24-25
近年来广播创新一直与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它是传统的广播和新媒体的深度结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媒体地域和终端限制,实现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微博这种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推崇,用户数爆发式增长,同时为广播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微电台”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中波广播目前在世界上都采用调幅的制式。我们在建网时要考虑到天电和工业干扰,在收音机中由欲收电台和干扰电台信号的交扰而引起的来自其它电台的干扰,以及电离层串调幅造成的干扰。由于天电和工业干扰的电平很高,使得在收音机设计正确的条件下可以忽略收音机内产  相似文献   

5.
栾轶玫 《视听界》2014,(3):125-125
未来广播是移动的、云端的、个人的、社交的。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电台KDKA诞生以来,广播在其后90多年的日子里可谓跌宕起伏,有过罗斯福"炉边谈话"的辉煌时代,有过电视兴盛期的孤寂岁月,有过都市化、私家车兴起带来的"第二春",今天正面临被新技术全面革新的媒介生态下的再次衰微。新生代是被iPad里"咕咕收音机"的"叫早声叫醒的,开始了新一天的音频之旅。从"咕咕收音机"里可以听到全世界上万个电台的实时广播,其中900多个中文台,能随意收听境内外广播,  相似文献   

6.
“音乐台”、“文艺频率”等系列台增多,确实令音乐爱好者欣喜万分,然而,你若拨动收音机调谐旋钮,静下来听,你就会感觉到这些不同电台里播放的音乐节目内容,是那么地一致,形式也那么地雷同,而那些主持人的声调、语句又是那么地似曾相识……。这就给广播音乐工作者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音乐节目在追求内容新,速度快,容量大,形式新颖、多样的通俗格调时,还应意识到,音乐广播须全方位发展;在强化它的娱乐服务功能时,也需准确把握人们的心态,兼顾不同层面的听众,切不可忽视具有提高人们文化素养、陶冶人们情操功能的严…  相似文献   

7.
静萍  于华 《新闻传播》2004,(7):41-41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全国数百家电台的多档节目都采用了直播这种形式,然而,当人们冷静下来,把收音机的频率从一个调到另一个时,透过众多的电台、众多的热线电话,人们也会隐约看到“繁荣”背后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威斯汀豪斯集团进行受众调查,结果显示,听众希望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包括时政、体育新闻,以及气象信息等各方面的新闻。据此,威斯汀豪斯创立了全新闻电台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前办什么电台、播什么内容都由电台自主决定的做法。全新闻电台方便了受众收听,受众的忠诚度非常高,也比较稳固。这一模式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类型化广播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由尤尼克广播公司、《卫报》媒介集团、奇沃斯出版社和希维娱乐公司联合开办的首家图书广播电台Oneword Radio于5月2日正式开播。据悉,电台每天的节目以播送古典名著、畅销书和儿童读物为主,中间插播喜剧和图书俱乐部信息。其次是“核心课程”和讨论节目“我看见了未来”。听众可以通过数字收音机、数字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140字微博的流行,促使阅读进入“微时代”.①而依托微博诞生的微电台,成为微时代的又一新鲜事物.微电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相结合的新产品,2011年5月10日上线,突破了以往收听电台的地域及终端限制,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收听到自己喜欢的电台.  相似文献   

11.
夏晓辉  樊波 《声屏世界》2009,(12):71-72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江西电台”)总控系统项目是江西电台技术人员在西班牙AEQ公司专业数字音频设备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和二次开发的电台总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模拟兼容调音台、切换矩阵以及相关的周边设备,在每个直播室到总控机房间,构建了4路模拟和2路数字立体声通路,能完全满足江西电台6套节目的播出、信号切换、转播、监测、记录、停播报警和自动垫乐等全套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2.
周伟琪 《中国广播》2012,(12):49-51
微博是网络发展的新兴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能够自由自主地进行信息传递,分享交流,及时、迅速地搭建沟通的桥梁。而微电台的推出,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收听到自己喜欢的电台。此外,还实现了受众与主持人以外的其他受众在同一可见的平台实时互动。电台的发展不能脱离互动性交流,微电台成为了微博与电台的结合体,是专门为广播和微博打造的一个互动平台。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微博可谓是一股新鲜的血液,为电台的发展灌注了新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通讯员,谁不喜欢自己的长篇能在报刊电台头条采用,并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这种心愿是情理之中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通讯员的理论素养、写作水平、报道范围毕竟有高低、大小之分,强求自己非写长篇不可,就有点苛刻,一般难以成功。不如写“豆腐块”文章来得干净、利索,得心应手。我就是写“豆腐块”文章的通讯员。几乎每年在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豆腐块”近百篇,就连多次获奖的作品也都是在200—500字之  相似文献   

14.
按理说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受众的接受成本是最低的:看电视得先有台电视机;上网不仅要有电脑还要装宽带;而一年的订报费差不多能买台象模象样的收音机了。现在一台普通的收音机售价不过几十块钱,最简单的调频接收器甚至才十几块钱,这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来说都算不上是奢侈品。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作为电台的员工,我经常听人说因为找不到收音机而没法收听我们的节目,反而节目被电视直播之后人家会觉得更方便。这就是说,实际上现在找电视机比找收音机要容易得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格式化电台,又称为类型化、个性化、风格化电台。它的特点是淡化一个个节目,凸现整个频率的面貌;听众不需要节目表,打开收音机随时收听所需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美华 《出版科学》2011,19(2):81-85
在数字化大潮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的突破口。通过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内涵与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现状研究文献的探讨,发现受众需求、数字产品(服务)、销售渠道和利润获取是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所谓“仪器法收听率调查”,即使用“收听率调查仪”采集数据的方法。这种调查仪由中视广联媒介咨询公司与国外高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收听率调查仪分为便携型(用于常规收听样本)和车载型(用于移动收听样本)两个类型。便携型调查仪本身就是一款高档的数字调谐收音机,除了具有收听广播的功能以外,还能够记录和储存样本的收听行为,并能通过GPRS手机网络将收听数据自动回传到公司的数字处理中心。车载型调查仪能够完成对车载收听系统收听信息的记录、储存和自动回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广播事业的国家,也是私有商业化广播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广播一直是美国所有媒体中最普遍、最个人化的一种形式。它随处可见,无所不在。全美国有近6亿收音机,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现有电台约11000家,商业电台占85%以上,另有一部分公共或者非商业的电台。  相似文献   

19.
数据和新闻有难解之缘。只要每天翻阅报刊,拧开收音机,启动电视机,经常能看到或听到数字新闻。就像人离不开自己的影子一样,报刊台往往也离不开数据。但是,数字又是枯燥乏味的。当读者看到(听到)新闻报道中的串串数字时,有的就像吞吃了“安眠药”,实在难以卒读。作者面对一堆数字,也经常犯难:不写吧,说明不了问题;写上吧,读者头昏眼花、不情愿看。尤其是经济新闻,说明情况需用数字表示;总结经验,需用数字显示;宣扬成绩需用数字印证……笔者在长期新闻写作和编辑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运用数字有不少学问。用得好,能使枯燥无…  相似文献   

20.
纽约洲的小镇史宾威(springville)离美国北部美、加边境的水牛城(Buffa-lo)有64公里远,不过,当地的五千多个居民想知道自己的小镇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居民就会把收音机的旋纽从水牛城的大功率电台调回到当地WFW C电台。 直播室:可以看到大街上的人群 小镇里 WFWC电台的主持人播出天气报告,他只要抬头透过直播室的玻璃窗户,看看到附近的富兰克林大街广场的商店买东西的人们穿什么衣服就行了。 这个电台的节目主任史吉普说:“我们的主立播室几乎就在大街上。这个位置挺有意思,人们可以随便敲门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