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春到清江》作为一首扬琴独奏曲目,是扬琴作品中一首中级作品,曲中扬琴演奏技巧涵盖面宽,要求演奏者要有一定的演奏能力。乐曲抒发了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赞美,用使人感到亲切的民族音乐语汇述说着对大自然的依恋。本文主要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扬琴传统乐曲的流派和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琴不仅是中国民族乐队中主要乐器之一,而且还是中西混合乐队中的常用乐器。它不仅擅长于伴奏,而且还是表现力十分丰富的独奏乐器。扬琴传统乐曲分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流派。四大流派均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3.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器乐作品中,胡琴、唢呐一般是由扬琴、笙伴奏,古筝、琵琶、扬琴、中阮等弹拨乐器独奏。现代中国器乐作品的伴奏乐器大多使用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演奏家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都有了新的高度和难度。本文以二胡作品《雪山魂塑》,琵琶作品《花木兰》,中阮作品《云南回忆》,竹笛作品《中国随想曲No.1-东方印象》,古筝作品《如是》为例就艺术指导角度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扬琴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扬琴音域较宽,音色通透,演奏技巧十分丰富。扬琴独奏曲《凤凰于飞》是著名扬琴教育家、改革家桂习礼先生以布依族民族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该曲旋律创作线条清晰,色彩对比鲜明,表现内容丰富且具体。乐曲围绕女儿"出嫁"的故事展开,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引子、出嫁、歌舞、欢庆、尾声,乐曲结构上正是按照民俗婚礼来进行安排的。  相似文献   

6.
王沂甫的扬琴曲《汨罗江上》以凭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题材,把他创新的扬琴拨弦和滑拨新技法,首次运用到该乐曲中,提高和丰富了扬琴演奏艺术的表现力,使人们欣赏起来意蕴秀美,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7.
李文君 《留学生》2009,(9):28-31
8月1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金色舞台上,一位扬琴演奏家正在深情地演奏中国民乐《映山红》,乐曲清脆嘹亮,优美动听,时而如叮咚的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舞台也随之灵动起来。这位扬琴演奏家就是刘月宁,当年,她正是凭这首《映山红》名扬海内外,那个热爱扬琴的小女孩,如今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世界音乐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不断延伸和音乐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现代的扬琴音乐作品得到了迅速蓬勃有力的发展,其中有了很多创新的各种作品形式。本文就扬琴曲《觅》进行详细分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程,乐曲特别的表现形式,新颖的音阶结构,独特的演奏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人们通过《觅》一曲对现代扬琴音乐作品达到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者更能得心应手的完成此曲的演奏。  相似文献   

9.
扬琴作为一件可独奏、可伴奏、可重奏、可合奏的乐器,在我国民族器乐大家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全面的扬琴演奏人才,自如驾驭各类扬琴作品,各项综合演奏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在目前的高校扬琴教学中,强调学生独奏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综合演奏能力的培养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渔庄秋霁图》描绘江南渔村秋雨初霁之景象;远山近村,秋水澄明,清寒空寂,淡泊户静。采用颇具个人特色的"三段式"构图,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能够专心听赏音乐。2.聆听经典的民乐独奏片段,感受民乐独奏的韵味和魅力。3.能用简单语言描绘诗、画与音乐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樱花》(1)是由东北扬琴音乐流派代表人张学生先生以日本民谣为题材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扬琴作品。此曲描写了在日本樱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樱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载歌载舞庆祝春天热闹的场面。本文拟从乐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通过对该作品研究学习使学习者能准确把握乐曲风格,掌握技术技巧的演奏方法,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练习。  相似文献   

13.
《普庵咒》是一首结构严谨、音乐庄重儒雅的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特点的三弦独奏乐曲。本文通过对毓峘先生传谱版本《普庵咒》的梳理和分析,从乐曲清雅空灵的曲风、定弦、段落结构、音乐风格等做简要归纳,特别是对左手演奏技法的丰富性、多变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诗与画被誉为艺术表达方式上的两朵奇葩,也是历代中外学者所关注的话题。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指出,诗与画之间在描写对象的选取、媒介的运用及描写动作的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以以莱辛的《拉奥孔》为一实例,在肯定莱辛观点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诗与画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揭示诗与画之间内在的差异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在乐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独奏乐器与乐队在演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研究独奏乐器与乐队在协奏曲中的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现内容,还可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本文将以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研究小提琴与乐队的关系,分析作曲家创作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扬琴新创作曲目《陕北风情——情歌》为例,从选材内容、旋法音调、节奏节拍、曲式结构等方面分析该乐曲的创作特色.乐曲以陕北信天游的特点为依托,采用陕西音乐素材、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创作,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创作者对于爱情以及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相似文献   

17.
浅析扬琴演奏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琴约在明代万历年已在我国流传,经过将近四百年的流传和演变,从乐器制作、演奏技巧,曲目特点上逐渐形成了中国扬琴独特的民族风格,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同时,也由一种单纯的伴奏乐器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尤其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扬琴独奏曲、协奏曲,扬琴的技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扬琴演奏艺术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艺术  相似文献   

18.
<正>席慕容,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集画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因此作品"诗中画,画中诗"。她写出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她的真诚和狂想唤起了一代人的梦想。而最新散文集《给我一个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是小岛上泊岸之心的内在抒情,草木花径间的青春短歌,向人们展现时代呼唤心灵的回归。这本《给我一个岛》,是席慕蓉黄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雅》、《颂》多叙事诗,《风》是抒情诗。诗与画主要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璄。但诗的意境(?),不能象绘画那样直接为视觉呈现出具体鲜明的形象。语言是观念性的,需要欣赏者的理解、思考、分析和联想,在想象中呈现形象。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表现出同样的艺术境界,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  相似文献   

20.
陶红 《留学生》2010,(12):26-28
2010年11月5日晚,著名国际钢琴家茅为蕙首次北京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返场时.茅为蕙弹奏了她改编的钢琴曲《中国旋律》,那一首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在她的手指间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在全场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再次把独奏音乐会的气氛引向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