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的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发指.怎样看待这页历史,如何认清日本政界千方百计地缩小其影响,甚至粗暴地篡改历史等问题,确实值得研究和澄清.一、日军前线指挥官亲自部署了旅顺大屠杀对1894年11月21日~25日,日军在旅顺之大屠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皆认为是日军“自发”的“报复”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首驳“自发论”:(一)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于战前命令自己的部下:如果见到敌兵(清兵)一个不留,哪怕是放下武器之士兵也不要放过.(二)日军进犯旅顺前,山地曾下令:“抓住非战斗员也要杀掉”.言外之意:可以屠杀无辜百姓.按:以上两条表明,日军在旅顺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是其将领下达总动员令后之行为.(三)山地元治在旅顺清楚知道日军第三联队肆意屠杀放下武器的清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对此,他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嘱咐官兵对屠杀之事“不允轻易对外泄露”.(四)外国记者指出:日军之屠杀,其统帅却视而不见,“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美国记者James·Creeiman(  相似文献   

2.
“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史.”日本就是这样对中朝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派兵镇压,在朝鲜丰岛附近,偷袭前往支援朝鲜的清军舰队,于是便暴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激战中,北洋水师舰队全军覆没.日军乘势先攻下大连,并于1894年11月7日攻入旅顺口.日军入城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人们一般只知道5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却很少有人知道100年前的“旅顺大屠杀”.全城6万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就连和尚与妮姑也遭到污辱和残害.只留下36个人收尸、埋尸.他们把死难同胞集中掩埋在“万忠墓”.  相似文献   

3.
《衡水师专学报》2014,(5):F0002-F0002
据《枣强县志》记载,王常乡后旧县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董子祠,内置明朝乡士韩安辅夫妇捐资所立董仲舒石像。据1926年所立“重修三皇庙董子祠碑”记载:“明朝乡士韩安辅夫妇于董氏宗祠旧址立像复庙,是为董子生地之验。”1982年该董仲舒石像被确立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旧县村捐资修缮董子祠,并立碑。2013年枣强县政府重修董子祠。  相似文献   

4.
《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了,课文中日军那滔天的罪行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掀起了巨澜,他们已经进入情境之中了,在饱含着热泪看着我出示的张张图片。望着学生那愤恨不平的目光。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牢记国耻,奋发图强!”“同学们,日军南京大屠杀,被杀害的同胞达30万  相似文献   

5.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日军预定的战役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要冲,摧毁我空军之主要基地,破坏沿海防务,打击我野战军等企图。日军从1944年1月开始战役准备(日军称“一号作战”),动用了日军中国派遣军约50万人实施作战闭。  相似文献   

6.
一次晨会课,当我说到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屠杀了我30多万同胞时,我以为我的学生会吃惊,会愤怒,会伤悲;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很平静,这时学生问了一句:“周老师,30多万是多少?”我恍然大悟,学生对30多万这个数的感知还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7.
七月的纪念     
7月4日,我们刚到南京的第一个下午,就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1937年12月被侵华日军杀害的30万南京同胞而建造的。看着日军残忍杀害中国人民的一幅幅照片,望着“万人坑”中累累白骨,我在  相似文献   

8.
甲午中口战争,日本侵略军侵占旅顺之后,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这段历史已逐渐淡忘。旅顺大屠杀有关的几个问题,诸如日军侵占旅顺应从哪天算起,屠城从何时开始,共屠杀了几天,死难者到底有多少?历来其说不一,语焉不详。这些问题长期以来较模糊,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事实的真相,因旅顺陷入日手,华人  相似文献   

9.
幼儿乐园     
大连市旅顺中心幼儿园创建于1981年6月,是一所直脯旅顺教育局的全日制省级示范园。该园地处旅顺口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73平方米。全园教职工50人.教学班12个,幼JL400余名。该园以“您的孩子,我的宝贝”为办园宗旨,以“我运动,  相似文献   

10.
1988年4月中旬,以色列总统何索到西德访问。自以色列立国以来,这是第一次。何索站在广大的墓园中,眼前是青草如茵。42年前,他站在同样的地方,身前是尸骨未寒的犹太同胞,横七竖八地扔在土坑里。42年后,立在德国总统Weizsacker的身旁,他沉重地对着墓碑说:“以以色列之名,我再度发誓:我们绝对不会遗忘你们。”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张老人墓碑的照片,墓碑上写着他几十个子孙的名字,中间的那个“杨相钰”是我太爷的名字。太爷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儿,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一位可亲可敬,平易近人的长者。他极善与人相处,街坊邻里都亲切地称他“杨爹爹”。  相似文献   

12.
据说,一批考古学家在埃及一座金字塔的墓碑上发现了用象形文刻凿的“2520”这个数。古埃及人为什么对“2520”这个数特别感兴趣呢?大家想知道就请看我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老城区东北隅崇法寺旧址上。据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崇法寺碑”记载,寺和塔均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春。“宝塔盘云”曾为旧时永城八景之一。清代永城诗人吕永辉在《太丘八景宝塔盘云》中咏道:“东林古寺迹仍留,七级浮屠踞上游。保障江淮称巨镇,屏藩梁宋护中州。”2006年,崇法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老年教育》2009,(3):15-16
害怕盟军登陆,鬼子拜八路军为师 “日本鬼子跟八路军学打游击”,听着都新鲜。然而,在二战中确有此事。根据日军后勤史专家青木孝治在《陆军铁帽物语》一书中的记载,给八路军当学生的,就是曾在山东驻扎的日军第59师团,时间是1944年。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娇 《辽宁教育》2013,(11):2+97-98
大连市旅顺口区现有中小学48所,学生2.6万人,教职工2000人。2012年以来,该区狠抓教育硬件建设,投资2.75亿元建造的旅顺中学新校区主体已经完工;投资5500万元建造的旅顺第二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投资640万元为全区教师购入计算机1050台,做到一人一机;投资323万元,为学生配备储物柜2万余个,做到一生一柜。该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围绕"知我旅顺、爱我旅顺、建我旅顺、护我旅顺"的主题,开展了"重温昨天的历史""寻觅英模的足  相似文献   

16.
三名日本间谍,在刺探东北军情时,先后被捕并被处决。日军占领金州后,多方寻找到他们遗骸,将其埋葬在金州城北虎头山上,因三人姓名中均有一崎字,虎头山被日军改名为三崎山。三崎临刑的金州城西门外玉皇庙附近,则立起三崎处死地纪念碑。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后,日军退出辽东半岛,旅顺大连随即被沙俄强租,三崎处死地纪念碑和三崎墓全部被毁。十年后,日俄战争爆发,日军重占旅大,在虎头山大兴土木,为三崎立起了殉节三烈士碑,高五米宽一米,直到1945年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我知道八闽大地上,有无数人在寻找20世纪中叶那场举世皆知的风暴中一丝丝断开的风筝线。每当镜头定格在一双双泪眼上,每当人们深情品读着于右任先生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我的心中就烙下一种神圣情感,它不因光阴流转而淡漠,不因距离遥远而模糊。这,就是两岸同胞那深深的乡思。  两岸人民无时无刻不在为跨越海峡界限而努力。2004年,满载着人们的期盼,厦门、金门和马尾、马祖实现了海上通航。“海通”促进了闽台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交流。  2005年1月29日,经各界努…  相似文献   

18.
以《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著作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作家司汤达,生前曾多次表示,希望将来离世后,自己的墓碑上能刻上这样的话: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他甚至在自己的《自恋回忆录》中,为墓碑上的文字顺序做了明确的安排,并且直言“请不要在我的墓碑上添加其他任何肮脏的描写和平庸不堪的赞美……”。  相似文献   

19.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这“越明年”究竟是哪一年?至今注家颇多,但无外乎有两种:一说是“过了一年”;二说是“到了第二年”。二者说法虽异,实质一样——“越明年”就是第二年。对此,我感到有与之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安德馨.1893年生,河北人,回族。东北军独九旅六二六团一营营长.1933年1月山海关抗战打响.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安德馨下令死守,他在作战动员中慷慨表示:“我安某一日在山海关,日人一日决不能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