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商务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作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了解和熟悉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与可视化的实践操作,这就对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提出了要求。本文探讨大数据实验平台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通过大数据系统的调研情况,给出大数据实验平台建立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据库应用的普及,商业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需要对其自身业务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相关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作出有利决策,这种决策的依据便是大量的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多维业务数据。对比了多维数据库的2种存储方法——二维关系表存储法和多维数据表存储法的空间性能和对查询分析的时间性能。多维数据表存储法在时间性能上占优势,但在存在大量空白数据的多维数据来说,会浪费许多存储空间,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多维数据表的压缩存储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应用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热点。为更好地收集与存储大数据,变革对数据的管理以使其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社会与科学研究,探讨了目前大数据收集与存储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面临的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大数据生物存储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数据技术的模块构成和电子书包所包含的系统和功能,对电子书包中教育大数据的模块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在评价内容上从课程内容学习、参与互动交流、考试与作品和课外资源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分和聚类.构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模型。在评价结果上,依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个性化评价层次塔,该层次塔包括学习成效、概念转变、学习迁移和学习力四个层级。最后,结合教育大数据、教育云服务、个性化评价模型和评价层次塔,设计了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模型,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个性化评价模块和可视化反馈模块,并通过云管理层实现对教育云服务平台、云存储池和云集群计算平台的调控和管理,以期为后面开展个性化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交网络、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广泛关注的焦点。大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对大数据概念进行了比较归纳,对大数据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在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对多通道压力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监测系统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即数据采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存储与数据回放模块。该系统可实现实时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显示与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的结合这一热点问题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存储特点和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而介绍了大数据分析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以及目前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大数据分析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种业务系统未能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信息孤岛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数据虚拟化技术构建高校云数据中心的方法。阐述了使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技术构建硬件平台层的方法,分析了数据存储层架构及数据共享方式,介绍了数据虚拟化层的结构以及逻辑实现方法,详细分析了应用接口层的实现原理和服务架构,以及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数据虚拟化技术构建的云数据中心,能够对各种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抽象,定义出新的数据对象,并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提供给上层应用使用,解决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大数据安全架构为研究内容,分析大数据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从多维度对大数据系统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集,将系统建设与管理信念的概念引入到大数据评估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拓展了评估体系,从而根据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特征,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与防范措施以降低安全风险,为提高大数据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8,(1):100-106
大数据现已成为驱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强劲力量,而平台建设是教育大数据落地的关键之所在,它覆盖了从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挖掘到具体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文章首先从广义的角度,对教育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随后,文章基于教育大数据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了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架构。最后,文章从学习行为大数据采集、教育大数据存储与计算以及教育大数据分析挖掘三个方面,对平台的关键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文章的研究可为教育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打下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