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丽丝·沃克(1944——),美国当代著名黑人长篇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以及文学评论家,著作丰富,并受到世界文坛的认可.尽管其开创性的书信体小说《紫色》饱受争议,但本书使其一夜之间成名.《紫色》是一部根据女性主义来分析黑人女性救赎之路的小说.凭借此书,艾丽丝·沃克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作家.然而,当时该书在美国国内外评论界一石激起干层浪,褒贬不一,颇具争议.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是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及成长经历,阐述艾丽丝·沃克女性主义在《紫色》这部小说中的体现,并从超验主义,女性同性恋关系等较为新颖的角度进一步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原因及过程.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沃克通过在《紫色》的小说叙事,向读者呈现出种族歧视和父权制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社会伦理异化问题,希望能够借助小说引发黑人社会的反思,进而寻求社会伦理的重建。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艾丽丝·沃克的《紫色》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社会伦理观的异化和转变过程,探索黑人女性社会伦理重建之路、讴歌黑人女性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中的伟大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电影《紫色》改编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电影中呈现了四个主要黑人女性:西丽、奈蒂、索菲亚、秀格的反抗意识之觉醒与改变的过程。从两性关系角度审视电影《紫色》,这四位女性的反抗方法各不一样。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反抗,女性才会最终实现平等"对话"并赢得尊重,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以20世纪初至二战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为背景,叙述了一批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小说呈现了黑人女性所承受的负荷与苦难,并经由茜莉的精神历程,探讨黑人女性如何从自我缺失走向自我完善,达成精神自由的通途,使得《紫色》弥漫着超越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通过描述受苦受难的黑人妇女茜莉在遭受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后,争取独立自主,女性主义意识从麻木走向觉醒,自我回归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艾丽丝·沃克在《紫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受到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和凌辱,沃克的反对父权制和反对种族压迫的态度和思想意识,以及最后男性人物和女性角色的醒悟,都集中反映了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谢凝 《文教资料》2012,(14):35-36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被称为"生态女性主义作家",她一生的创作都集中在黑人的困境、沉默的黑人女性、生态环境和殖民主义等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沃克作品《紫色》中莎格的魅力阐释,来分析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对其笔下的黑人女性探寻自我进行解读,从而唤醒人们对人类"母亲"——自然和女性的生态健康和生存处境的深切关怀,以女性倾向的生态视角,把自然和女性联系并等同起来,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黑人女性作为大自然中的黑珍珠所散发出的异样、耀眼的生态美。  相似文献   

8.
董丽 《华章》2011,(14)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她小说的内容往往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通过其代表作<紫色>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母亲的限制以及黑人女性所遭受种族与性别的双重歧视.沃克指出母职不是黑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种族和性别歧视才是罪恶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紫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艾丽丝·沃克运用书信体叙述策略构建的小说.基于书信体的叙述策略,用第一人称内聚焦以及双重聚焦分析<紫色>,让读者在阅读信件的同时体会人物的思绪,透视女主人公茜丽从麻木、觉醒到独立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周玮 《文教资料》2006,(14):35-36
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小说《紫色》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女性新形象。通过创造强有力的妇女主义人物,沃克否定了历来强加于黑人妇女的负面原型形象,打破了长期以来套在黑人妇女身上的枷锁。莎格和索非亚某些方面似乎和传统黑人妇女原型接近,但实际上是对过去黑人妇女原型的颠覆,是全新的具有妇女主义特征的黑人女性。  相似文献   

11.
《紫色》的叙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是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沃克运用了双重聚集、复调技巧和自由直接引语的独特叙述模式揭示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及白人与黑人的异同,充分体现了她强烈的黑人民族思想和对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2.
在《紫色》这部小说中 ,艾丽丝·沃克描写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夫权专制双重压迫下的种种不幸 ,反映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完善过程。艾丽丝·沃克摆脱了善良宽厚、思想简单、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 ,将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倾注到文学作品中 ,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沃克不仅关注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而且致力于父权文化下性别意识与性别秩序的解构与重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小说《紫色》中的性别形象、性别冲突及性别等级,发现该作品不仅解构了父权文化意识中的男女性别形象的二元对立,改写了女人迫害女人的性别冲突关系定位,而且颠覆了男强女弱的性别等级制,凸显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英美女权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紫色》就是其中一部杰出的女权主义紫色代表作。艾丽丝·沃克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遭遇,事实上也充分展现了所有女性对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陈迎晓 《文教资料》2011,(26):21-22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面对着来自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身心饱受摧残。著名黑人女性主义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凭借着强烈的洞察力和社会使命感,成功塑造了在黑人男权社会压迫下苟延生存的女主人公西莉通过自我重塑和自我觉醒摆脱压迫,从而获得精神和人格独立的过程。本文从妇女主义视角解读《紫色》中黑人女性打破各种社会枷锁,重新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小说成功塑造了多位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西丽、沙格、索菲亚等女性入手,分析其代表的不同层面的黑人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为当代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奠定了框架,沃克深受赫斯顿的影响,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不仅在主题上.而且在叙事策略上也追寻了赫斯顿的女性文学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上更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其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书信体,深刻地反映出以女主人公茜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从麻木到觉醒到抗争的主体意识的演变过程,表现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20.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女性从性别及种族的双重压迫中逐渐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及完美生活的过程。本文试从女性文学独特的服装及颜色入手深入解读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