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动态     
有关部门着手开展垃圾邮件专项治理为有效遏制垃圾电子邮件传播,净化互联网环境,保护人民群众通信利益、保障电子邮件服务正常运营秩序和维护互联网信息和网络安全,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开展垃圾邮件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将从遏制传播源头、渠道上采取措施,标本兼治,开展综合治理。专项治理工作中明确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应当履行反垃圾电子邮件的责任,在建设电子邮件设施的同时,应采取反垃圾电子邮件的措施。目前已依据反垃圾电子邮件通行规则并结合我国电子邮件运营服务特点,制定了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垃圾电子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垃圾信息也混淆在有效信息里,渗透在传播过程的各个角落。垃圾信息不仅骚扰受众的个人生活,打乱了社会正常的传播秩序,甚至还会严重地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在这些垃圾信息中以垃圾电子邮件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因此,有效治理互联网垃圾邮件对我国互联网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视野     
《新闻实践》2012,(6):75-76
三部门部署打击"新闻敲诈"、有偿新闻专项行动5月3日中国广播网消息: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打击和治理的范围包括:社会  相似文献   

4.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2,(6):91-92
全国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有偿新闻专项行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专项行动。全国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有偿新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5.
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够缓解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培育村民环保意识、宣传美丽乡村嬗变之路。湖州形成了“纳入式”服务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垃圾分类信用档案引导村民环保行为、形成专题性档案支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融入乡村资源建设凸显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等经验。档案部门可从围绕中心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源头推进农村基层生态环境档案规范化管理、设立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专题档案库、活化乡村文化记忆资源讲好乡村故事等方面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5,(8):1
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的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项活动,目前正在中央和各地媒体深入展开。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像抓舆论导向一样抓治理虚假新闻的工作,不仅是确保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建立制  相似文献   

7.
垃圾邮件像街头的小广告一样是一大顽疾,但与小广告影响市容的恶处相比,垃圾邮件的害处更大,不但影响人们的时间,甚至因为占用空间过大而使个人或企业不能正常使用邮箱功能。3月3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施行第38号令《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垃圾电子邮件的治理开始有法可依,但是此举并未从根本上使垃圾邮件消失。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中国:将重拳治理电视购物日前,中宣部、国新办、公安部、工商总局等12部委联合下发《2010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
6月12日,在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上,看到了最新发布的<关于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称,工业与信息化部决定自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0.
垃圾邮件像街头的小广告一样是一大顽疾,但与小广告影响市容的恶处相比,垃圾邮件的害处更大,不但影响人们的时间,甚至因为占用空间过大而使个人或企业不能正常使用邮箱功能。3月3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施行第38号令《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垃圾电子邮件的治理开始有法可依,但是此举并未从根本上使垃圾邮件消失。  相似文献   

11.
十大事件     
《传媒》2013,(1):18-22
一、新闻出版总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 2012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打击和治理的范围包括:社会机构或人员假冒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搞所谓的新闻采访活动及利用"采访"活动敲诈勒索;新闻记者利用采访活动牟取利益,接受企业和公关公司"红包";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发[2010]28号)的文件精神,遵照中国记协召开的主管16家社团“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及《中国记协主管16家社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结合本会实际,从7月份起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1,(4):73-73
国家工商总局、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2011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入治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虚假违法广告,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硬加高效加强广告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令人头疼的垃圾邮件问题,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已于3月30日起正式实施,相信该《办法》对于治理垃圾邮件将会起到明显的作用。其实,与垃圾邮件一样惹人烦甚至有过之而不及的垃圾网络广告、虚假网络广告也应加强管理,尽早规范。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2,(10):42
记者从3月21日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重点开展4项新闻报刊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规范新闻采编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将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2,(4):57
正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重点开展4项新闻报刊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分别是: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规范新闻采编秩序;开展教辅类报刊专项治理,规范报刊出版秩序;开展学术期刊违规刊发质量低劣论文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报刊广告监管。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在抓专项行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工  相似文献   

17.
高方 《传媒》2014,(12)
正本刊讯(记者高方)6月12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版权执法监管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第十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商务部副部长、全国"双打"办  相似文献   

18.
3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近期依法关闭的"果菜吧网"、"现货交易维权网"等32家网站名单。这是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主管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关闭的第一批违法违规网站。据介绍,本次被依法关闭的32家网站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中一些需要重点打击治理的违法违规情节,主要表现在:有的未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2010,(8):7-7
国家版权局、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开展的2010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7月21日启动。该行动将持续到10月底,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组织的第六次网络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0.
半月要闻     
正四部门下发开展"剑网2014"专项行动通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4"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6月至11月联合开展第十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各地要明确此次行动重点任务、主要措施,高度重视、做好计划、加强联动。此次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是保护数字版权、规范网络转载、支持依法维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