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柳永是对宋词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词人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大量猎取市井习语,以俚俗语言入词,创作了大量的鄙薄名利、唾弃仕途,反映普通市民生活,特别是下层妇女追求自由、平等生活权利的词作。在艺术手法上,采用民众易于接受的铺叙手法,为中下层人民言志抒情,创作出"不知书者尤好之"的新声。柳永一生以平民的眼光观物,以平民的口气言情,将平民意识摄入作品,为广大市民歌唱,使其词作渗透着浓厚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柳永与关汉卿是俗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柳永俗词在题材内容上一改前人做法,开始站在平等的角度描写市民大众的生活与感受,抒发自我情怀和个人意识。关汉卿曲表现出强烈的平民意识和叛逆精神。两者作品在题材内容上反映歌妓生活、世俗生活和个人俗的情怀三方面有异同之处,元曲对柳俗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民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社会关注的加强,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在题材上逐渐脱离了谈鬼说怪和历史、传说题材之奇,开始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新奇的题材,如选择小事酿大事、高出常人之举、变不可能为可能、做不合通常情理之事、阴差阳错、骗局、公案、复仇、意外奇遇等题材,使作品呈现出平常中见奇异的效果,为作品增加了奇异色彩,满足了读者求新尚奇的审美趣味,也形成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题材选用上的一个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读者的积极参与作用,文学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于:文学翻译在题材选择上要考虑现实目标读者,翻译策略取舍要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文学译本要有未定性及意义空白等.同时,接受美学也存在过分强调读者主体性,忽视作者和作品地位的局限.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文学翻译更好地发挥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是一位善于通过使用艺术技巧来吸引市民读者的作家。他总能够迎合市民读者爱看故事的心理,精心安排故事情节,达到错综复杂、十曲九折的趣味性效果;而且他以市民读者的接受心理作为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在大量引进新式小说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对章回小说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改良,增强了其言情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书写成为一种文学时尚;在城市焦虑的笼罩之下,小说家对于城市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的漠视,导致了城市题材小说普遍性的模式化与符号化。根据90年代小说家对于都市的文化立场,其审美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型,即以道德批判为核心的背对城市的写作、建立在双重人格或调和主义立场上的灰色的城市表达、丧失独立自我的卷入城市的写作,概念化特征和非常化倾向是90年代小说的都市想象的根本性缺陷。作为城市书写的灵魂的市民话语,有种种文化杂质寄生其中,尤其是暗藏于平民意识中的妥协精神与享乐主义,往往使城市书写的叙事与价值都陷入无所适从的混乱之中。  相似文献   

7.
前人对柳词的题材、音乐性、美学特点多有论述,而对这些内容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其文人与市民的双重社会身份,即所谓之"准市民"身份。也正是这种身份使其在创作上表现出题材多样、雅俗并存、应歌言志双兼的面貌;在批评上表现出的褒贬不一的状况;在接受上呈现为广泛性与多层次性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一、在哪里与文本对话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一方面读者总是从自身接受视野出发选择文本对话,另一方面文本则以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基础结构召唤读者对话。显然,一个文本适合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对话。  相似文献   

9.
柳永是北宋词坛乃至中国古代诗坛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他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历来士子视为正途的科举事业的唾弃;对文学的社会通俗审美观念之认同;对文学家、艺术家独立人格的审视及对文学艺术之本体性能的平民性认识,以至其在事实上成为中国占代第一位市民作家。柳永词的一大题材是描写男女情爱词,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他把言情之作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向我们展现了武汉新一代市民的形象,笔者从题材选择上和叙事手法上介绍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从武汉市民形象中了解池莉对武汉新市民那种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和充满理想的精神风貌,并且对这种精神加以赞扬和认同,这也是池莉新市民小说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型文化模式的探索和选择是老舍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在对市民生活题材的开掘、人情世态的描摹和市民心态的刻画中,老舍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传统文化展开了沉痛批判,并在<四世同堂>的钱默吟老人身上表述了自己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常生活以及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只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种性格的李白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但要从作品的题材上划出界限却很难,这就是说明李白作品中的两种性格是互相渗透的,难以以题材来区分的。  相似文献   

13.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上世纪90年代独树一帜,其广泛的接受性至今仍值得研究。雅俗共赏审美效应的成因涉及创作者、接受者、文化环境几方面的因素。作为学界精英的余秋雨创作散文时很好地遵循了平民视角,重视读者体验,以化雅为俗、化俗成雅、情景再现等手法,拉近了普通读者与历史、文化的距离。而读者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层次的逐步升级,也为高雅文学大众化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4.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自己作文的优势很明显,但在其热闹的背后,仍是有缺失的。面对幻想还是现实——谈题材的选择、“总统”还是“平民”——谈“我的角色”定位、“平实的”还是“时尚的”——谈语言的运用这样的现状,我们既有欣喜,也有遗憾,当学生在创新题材、彰显个性的同时,把身边的生活忘却了;当学生在崇尚时尚的时候,把传统忘却了;当学生大喊着“我真棒”的时候,把合作、团结忘却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实,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19,(3):69-75
池莉作为20世纪80、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在文坛引起不小轰动。相比同一时期的其他新写实主义作家,池莉选择站在代表市民价值的立场上,采用平民视角、关注大众心理,从而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叙事伦理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源于作家对个人经验的独特创造和发现,呈现的是某种人生的存在状态或价值。在池莉小说创作中,同样体现着她对于人生经验的理解和创造,即"生""活着"乃是一切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池莉的小说是一种平民的姿态,池莉写极其现实的市民生活;其塑造的人物是平民小人物,但却让百姓感到十分亲切;池莉善于讲故事,其叙述方式也是平民化的.  相似文献   

17.
“性灵派”以“求俗”的文学主张独树一帜,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性灵派”世俗化的创作倾向不仅表现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上,还表现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明清之际理学、心学的发展,市民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都是“性灵派”文学创作俗化倾向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表现了市民阶层尚侠义、重功利的思想倾向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宋元以来兴起的“说话”艺术是《水浒传》题材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水浒”故事渗透了很多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这使它带上一定的市民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张小武 《教育》2008,(8):30-30
工友教育促进计划是邱建生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平民教育实践。邱建生,这个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痴迷者,在这个计划中甚至想开展一次对企业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的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培训。他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这些企业的经理、老总什么的,他们到处去进行MBA培训,那我们的平民呢?他们本来社会地位就低,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式作文,解除了审题和文体的束缚,写作时可以大胆求新。 一.选材求新 文章的题材除要求真实、典型外,还应该力求新颖别致。新颖的题材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题材新颖,是指新题材要涉及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