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近代三大浪潮之一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加强对我国近现史和国情教育”的伟大号召,我就太平天国革命学习体会,形成文字,与同仁们共同商磋。 陈胜遴教授指出,“实践要求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应当深化,放在近代世界时空范围内、放在世界整体的联系中加以考察。”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三大浪潮之  相似文献   

2.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总纲,它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所固有的平等思想和太平天国富有特色的基督教精神,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农民追求平均和获取土地的愿望,表现了对“人间天国”的向往。但是,太平天国革命终究与以往旧式农民革命不同,这首先在于洪秀全引进了西方的上帝,把中国农民的传统的平等思想和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结合起来。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具有中近代的色彩。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礼的偶像都是妖魔。人人都有拜上帝的权利。一切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皆是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与爱国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下旬在广西蒙山县召开。 与会者认为,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物,是永恒的主题。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既包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也包括向西方学习的一面。太平天国掀起反封建的斗争,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树立典范;太平天国站在反帝斗争的前列,捍卫了国家主权;太平天国积极向西方学习,为近代中国指明了资本主义道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其标志是曾国藩1861年在安庆设立的内军械所。但与会者认为,如果从机器生产作为中国近代化起始的标志,那么这个标志不是在安庆内军械所,而是1860年前后出现的太平天国的军火工业。太平天国的青浦、昆山、嘉定等均建有“洋炮馆”,除修理洋枪洋炮外,还制造冲天炮和各式子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将江南富庶地区的“子女玉帛重器”尽入上海,并在上海,主要是租界沉淀下来。大量的资金和廉价的劳动力促成了上海的近代化。这虽然不是太平天国的主观愿望,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农民大起义,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精华,创立拜上帝教,奠定了农民起义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这无疑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法律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亦有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交融的产物。太平天国法律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以传统法律文化融合西方法律文化的先河,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中国法律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他出任干王,总理朝政,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建设和军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太平天国国内提出的兴办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建设方案是同他对近代科技的认识、学习和采用分不开的。然而,对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人物”,史学界长期以来评论其思想,多从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方面入手,少及其科技思想。特此一论,就教学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农民战争的评价问题,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新”观点。有人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落后倒退”,而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则是“阻止了中国的后退”;还有人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太平天国不打外国侵略者而一如既往地武力进攻清政府,还和英国侵略军头目拉拉扯扯……其结果是加速了清政府对外战争的失败……所以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客观历史作用绝不是延缓了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在论述义和团盲目排外色彩时,有些学者认为:“义和团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还要根绝一切与近  相似文献   

9.
1851年在金田村所暴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起义前后,革命的农民在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领导集团。“这个集团的结合与分裂,决定太平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的背景、性质与后果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文学为中国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洪仁则是太平天国最优秀的“才学之士”。其文学思想反映了太平天国的革命观点和要求。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论述了洪仁文学思想的形成;(二)评析洪仁所受中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积极进取和为现实服务的精神;(三)评述其文学改革思想:他坚决反对流行于当时文坛的“浮文巧言”和“六朝故习”等不良文风:提出了诸如“去浮存实”、“朴实明晓”、“一目了然”、“通经致用”并符合“天情真道”的断文风的改革主张。这些,均是从时代的呼唤、天国革命的需要而发。(四)在“结束语”中,概述了洪仁文学思想的时代特色、创新精神及其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其不容忽视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维新教育家康有为在审判旧教育重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中西兼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段的“素质教育”观,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湘军是由被清政府称为“中兴之臣”的曾国藩所建,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迅速崛起.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针对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兵的积弊,在浓厚的封建意识、勤王忠君和捍卫封建礼教的指导思想下,改弦更张,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军思想.曾国藩的建军思想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曾国藩本人也被称为近代军阀的鼻祖.  相似文献   

13.
萧一山是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他撰著的《清代通史》是在断代史领域内实践和发扬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成功之作。他主张发挥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本文主要论述萧一山在太平天国史料搜集、整理方面的功绩,深入分析他在欧洲期间倾其全力搜集太平天国史料的原因。他从国外影印回国出版的文件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第一等重要材料,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史料学的发展,对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此次新课改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1(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太平天国”一节在分析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时,从“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和“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两方面作了阐述。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起义领导者受了宗教迷信思想的严重腐蚀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教材第38页两幅插图中太平天国国号的变化即是此历史信息的有力表露,这在日常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两幅插图分别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两份土地文件。前一幅《〈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中国号是…  相似文献   

15.
吴鲁耿 《文教资料》2010,(26):123-126
近代中国伟大的反封建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始终伴随着浓厚宗教气息与神学的光环。洪秀全根据当时中国情况和农民战争的政治需要。对原始基督教义进行了一番改造,结合传统的谶语、巫术、自然气象,最终演化成以“风雨雷电露”等气象称号封赐领袖为主要特点的圣神制度。在太平天国上升阶段,圣神制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却也成为下降时期天朝陨落的重要的思想根源。圣神制度渗透在太平天国政治、经济、军事官职诸领域,于其的兴亡之影响,亦至深至巨。本文将从圣神制度这一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制度去研究太平天国兴与亡。  相似文献   

16.
祸国殃民的“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需要,大肆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大搞“古为邦用的影射史学”,借古讽今,以古乱今,把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篡改为所谓“儒法斗争史”。发生在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也被生拉硬扯地纳入“儒法斗争”的模式。结果,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被抹杀了,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历史功绩被否定了,作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主力军的人民群众,被他们丑化成为“法家”推行“进步路线”的清道夫和马前卒!“四人邦”这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卑劣伎俩和反动罪行,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是“国泰民安”。以及为实现“国泰民安”所从事的实业和教育活动。其实业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51年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它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同时,也扫荡了这个政权赖以“安身立命”的孔盂之道,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节有两幅图片(如上),分别是“《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田凭”。图片中的纪年方式很特别,“《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中的时间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田凭”中的时间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壬戌拾贰年”。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专题纵览】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过许多社会进步思潮,有地主阶级的新思想、洋务思想,有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等,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实现的。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方面,即所谓的“器物”层次。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洋务派为解决内忧外患,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