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学期教研工作总要求 使教师了解如何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主要是进餐、睡眠、盥洗等,对幼儿的要求是什么。 原因:我园自今年开始成为全日制幼儿园,我园教师对幼儿生活常规培养较生疏,需认真学习研究,在改变办园形式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之之是个憨厚、可爱的男孩子。也许是因为从小班(那时,我刚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起就一直带他的缘故,我就像他的大姐姐或大朋友,他也和我格外的亲。然而最近不知什么原因,之之似乎总在逃避我,让我感到十分不解。早晨来园的时候,他低头问声“老师早”,然后就钻进盥洗室,不像以前那样,一到幼儿园,和我  相似文献   

3.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萍  王梅 《今日教育》2006,(11):27-28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某个儿童的情绪极易变化、喜怒无常,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那么他就难以与同伴甚至成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孤独、焦虑,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乃至其一生的发展。如何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这里结合我园情绪情感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就孩子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谈一些具体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分离焦虑情绪是新入园幼儿经常出现的心理状态,造成幼儿出现焦虑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本文就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情绪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做好晨间接待意味着一天的工作有个好的开始 ,关系到幼儿是否能在园度过安全、愉快的一天 ,关系到老师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育目标。良好的晨间接待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快乐和关爱送给每个幼儿晨间接待过程中 ,老师的态度、情绪会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及家长一天的工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把快乐和关爱送给每个幼儿 ,是岗位职责的要求 ,也是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作为保教人员 ,每天首先要把自己的烦恼和倦怠放到一边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话语…  相似文献   

7.
晨晨不问早     
晨晨不问早文/刘丽清晨来园向老师问早,是每个入园幼儿应该做也很容易做到的事。然而在晨晨身上,情形却大不相同。晨晨来幼儿园之前一直是在自己家里由奶奶带大,很少换过环境;他性格内向,比较胆小。来幼儿园一年多了,晨晨非但从未开口说过“老师早”,而且老师问他...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9.
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首先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对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有陌生感和惧怕感,我就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适当地抱抱、亲亲、摸摸,用玩具逗引他们,使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很喜欢他。每天早晨,我都做到用笑脸迎接每一位幼儿,力争使他们每天入园生活的开端就充满欢乐。去年五月,我因没有分到房子,又患了胆结石,双重烦恼一下压在身上,心情非常不好。但一到幼儿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11.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对家人的依恋,对教师的不信任,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导致新入园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常常出现哭闹、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如果幼儿长时期恐惧不安、沉默忧虑,就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幼儿缩短适应期、较快地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我尝试创设家庭式环境,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2.
托班幼儿易受暗示的影响,因此,教师适当利用托班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培养幼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早晨入园时,教师热情地先向幼儿问早,以此暗示幼儿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组织活动时,教师说:“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13.
周蕾 《甘肃教育》2014,(8):53-53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唤起幼儿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能以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参加活动,让幼儿在心灵深处播下渴望求知的种子,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本土教育资源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意义开发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是幼儿园园本课  相似文献   

14.
中班的张寅俊是个聪明活泼、懂礼貌的孩子。平时早上进园的时候,他总是笑咪咪地走到我面前,向我问声早。可是今天,我发现他耷拉着脑袋,向我低低地问了声早,全然没有往日的愉快情绪。我仔细观察他,并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不发烧,也不感冒。我问:“张寅俊,你有哪儿不舒服吗?”他说:“我没有哪儿不舒服呀。”但我还是不放心,保健老师的责任感不容许我忽视他的细微表现,我决定跟踪观察他。整个晨间活动,他都是比较被动的,有的时候干脆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16.
趣味签到     
幼儿来园的情绪和精神会影响其一天的活动。我班根据中班孩子乐意模仿成人点名活动的心理要求,在班内门厅处设计了“快乐攀登”这一小天地。 我们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个幼儿名字后面对应十个空格。幼儿一来园,就在姓名后面的对应栏中签到。签到方式由幼儿与老师共同商议制定,有时盖印章,有时贴小图片,内容是不固定的,也可以与当时的主题教育相联系。每周五进行讲评,十个画面画满了,就奖励幼儿一个教师自制的小礼物,这大大增加了孩子对来园的兴趣,有助于让孩子养成坚持来园的好习惯,活动开展以后我班出勤率月月居于幼儿园首位。趣味签到@于梅$…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俺家的"小皇帝"上幼儿团了,3岁的毛小子终于蹯入"社会"了。记得未上幼儿园之前他总是吵着嚷着说自己长大要上幼儿团,看他对幼儿团的幢憬,就好像高中生要去上大学那样。小家伙入园前几天热情很高,不过很快便对幼儿固有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有一天放学我去接他,看他的小额头上没有小红花,就问他:"今天没有小红花吗?"他嘟着小嘴说:"没有!"我心想可能老师都没有贴。就在这时,看见别的小朋友贴着小红花走  相似文献   

18.
晨间,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孩子们经过一夜休息,精力、体力处于最佳状态,是我们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极好时机。安排好晨间活动,可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个良好的开端,有利于幼儿园整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晨间,也是教师最忙碌的时刻。幼儿来园有早有迟,环境、气候常会  相似文献   

19.
<正>拥有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对一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三班的豆豆是全园出名的“小暴躁”,一言不合就会跳起来大喊大叫,此时,老师若是想做他的工作,他不但不会听,还会往地上一躺,大叫着满地打滚,这让老师无比苦恼。到底该如何帮助豆豆呢?以这个案例为抓手,园所通过教研,初步制定了通过共情陪伴提升幼儿情绪管理的方案,并协助教师从“知”和“行”两方面入手,帮助幼儿学会有效控制激烈情绪,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0.
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幼儿刚入园的一个月里,我从不强制幼儿不许哭。在暂时满足了他们哭的需要后,我便提出一些要求。如晚上爸爸妈妈来接时,提醒幼儿明天看谁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第二天问一问谁没有哭,没有哭的孩子能得到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