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陶雅珍 《广西教育》2005,(7A):40-41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活动首要内容就是读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开展“读书活动”“信息交流”“自编小报”等实践活动,町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国家总督学柳斌强调:“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课外读书活动就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无论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还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量课外阅读,而阅读是需要动力的。开展读书活动就可提供动力。我校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倪青  夏歌平摄 《新读写》2013,(11):F0003-F0003
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自2012年3月开展“230——我们的读书时间”活动,即每周二中午12:20~12:50(30分钟)为全校阅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教师推荐图书、特长学生最爱的图书等。  相似文献   

7.
刘秀斌 《广西教育》2008,(31):10-12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驾鹤路小学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发挥书籍的德育功能,让每一个学生亲近阅读亲近图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通过“孩子自己走进阅览室.查阅关于自居易的资料,从中了解自居易”这个读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从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使学生掌握深刻小而牢的知识,就必须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知识的大后方,这个大后方就是课外阅读。”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学校图书资源较丰富,但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尤其是我们开展的读书活动方式太少、形式单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怎样才能使读书活动丰富多彩呢?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0.
1.读书学习促知识完善 读书活动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突出的作用。读书活动一般采取学校或教研组组织进行.为了使读书活动更有质量便于交流,学校应定期举行读书体会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使其便成为老师积淀化内涵的一方沃土。学校对读书的要求应是“有所选择,宁精毋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自学为主,并定期写出联系实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和文字艺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实现“语文”的语言功能.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读书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始。常态的语义学习的媒介是一篇篇阅读文本.因此,常态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应该从文本阅读开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语文课上做好如下几件事。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李英姿 《小学语文》2007,(10):19-22
我校自2000年创办以来,就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校每年平均阅读40本书,五年阅读总量达到1000万字。经过老师、学生、家长几年的努力,学校的读书活动已初见成效。如何将这一研究更深入地推进,我校实验组的老师决心把课内外阅读资源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作为切入口,进行研究与实践,“阅读作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长安区教育局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全区学校中开展了“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活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阅读的规章制度,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推荐必读、选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书目;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开展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润泽生命,成就人生.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家庭不重视;缺乏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书源有限;受电子传媒影响,等等。解决办法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家校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从小培养读书爱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握恰当的读书方法,是走向辉煌人生的奠基石。为了进一步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积累.滋润幼小的心灵.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实效,我们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素质.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世梅 《小学语文》2009,(7):116-119
【设计说明】“开展系列活动,感受读书之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书相伴,亲近阅读,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常读书”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17.
董志虹 《考试周刊》2013,(22):56-56
文章认为,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增强学生读书的欲望,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阅读的书籍要广泛,开阔学生视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促进学生读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图书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可以使图书馆更富“人气”和活力,同时也能使同学们开阔知识视野,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不至于成为只知课本内容,不晓天下事的“真正的书呆子”。 1 开展读书活动的好处 11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大胆让他们走进图书馆,通过各类读书活动,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优秀书刊,可使同学们得到潜移默化的知识熏陶,养成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陈曼莉 《湖北教育》2007,(11):35-36
看来各位老师都为孩子们选择了许多优秀的书籍。当“选书”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接下来我们面对的任务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把握读书的节奏,使其能连贯地、持续地去读。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班级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重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起着非常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健康、和谐地成长,我们有必将班级建设成为学生书香生活的栖息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广优秀读物,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方式。作为班主任,在班里,我把阅读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把阅读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班风和学风,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