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新理念影响着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传统的"教案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并非是"懒"备课、零教案,而是创新,在详尽备课的基础上书写具有"生案""学案"功能的教案。在观念上,写教案不等于备课,教案应是详尽备课的体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对我的备课观进行了积极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那个时代,新老师分配到学校后,一切都由教研组长管。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阿荣旗那吉屯中学语文组长丁超云老师便如同我在玩耍时的家长,上学后的班主任。且看,丁老师是怎么"折磨"我的。也许就是考我病句的那天,丁老师限我在一周内写好第一堂课的教案,然后给他看。那时阿荣旗那吉屯中学有个规定:新教师的教案,必须在教研组长签字后,才能拿上它讲课。新老师怎样写好第一堂课的教案呢?丁  相似文献   

3.
正一、演示型电子教案的概念解析演示型电子教案,从概念上阐释的话,可以分为广义演示型电子教案和狭义演示型电子教案。狭义演示型电子教案是指"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这套电子产品。(一)演示型电子教案是将PPT式电子教案与Word式电子教案进行合理整合,进行优缺点互补——即将Word式电子教案分散标注到PPT式电子教案的备注栏中去,上课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一屏操作,分屏播放,所见不同"的效果。这样  相似文献   

4.
近来,各类媒体对"百度备课"炒得沸沸扬扬,电子备课似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与一位老师闲谈,了解到学校进行备课改革:规定不再采用电子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簿上手写教案。原因是电子备课容易复制现成的教案,教师不用心备课。还有一次到好友家做客,好友的爱人是教师,正在电脑前抄写网上的备课资料。我问她为何不用打印机,她  相似文献   

5.
想起检查教案,我就耿耿于怀,因为我也是教案检查的"牺牲品". 作为衡量教师备课工作的态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教案检查是应该的.问题是,检查不该一刀切、形式化.在一些学校,一律要求教案越详细越好,否则,教师不但挨批评,还要扣分,有的直接扣钱.  相似文献   

6.
张宏宇 《黑河教育》2010,(11):62-62
写教案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要想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写好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它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写教案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某语文教学期刊前段时间就教案的有用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用和无用都言之成理,有据可依。据我多年的观察,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无用的。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袭的,甚至在一些比赛上,雷同的教案、课件比比皆是。另外,有些教师上课根本不用教案,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与实际教学完全脱钩,写一套讲一套。讨论教案有用没用,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精神面貌。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再没用的教案也会发现出点价值来的。其实"用"是有主体和客体的。用的主体似乎必然是教师,用的客体就值得研究了。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8.
初上讲台,我就不假思索地拿起粉笔按照教案上了一节课,从那以后,直至现在,我就一直采用"拿粉笔,按教案"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大家都是如此,教师上课哪能不讲呢?我实在不放心. 当初,我接过教材与教参的时候,我该如何去讲课呢?这是我从事教师工作的第一个问题.我想起了:我以前的老师是"拿粉笔,按教案"给我上课的,我的左右同行们也是这样在进行着的,所以这是一种没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艳双 《班主任》2014,(2):41-41
正新接班的一节地理课上,我正指着"中国疆域图"给学生讲中国疆域,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这时,坐在前排的一名学生趁我不备,拿走了我放在讲台上的教案,随便翻了几下,然后大声说:"嘿!有了教案,谁不会讲课呀!"这是一名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曾多次对老师"出言不逊"。我知道,他不过是想通过这种自以为与众不同的表现,获  相似文献   

10.
汤玉花 《家教世界》2013,(9X):154-154
<正>教学案是将教案和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奖详细的教案简略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的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经过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怎样才能使教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本文将从学案本身的要求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殊性谈谈自己对英语学案编制的几点看法:一、学案编制的要求学案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具体化,学案设计要立足于学生"易学、想学、会学、乐学"这一根本:  相似文献   

11.
有一年跟毕业班的学生到中学教育实习,一位在初二实习的学生告诉我,她的第一个教案是讲“北京”,一节课讲完,一个教案讲八遍(8个班)。她和那所中学的指导教师商量,一个教案重复八次太枯燥,能否在后面几个班讲时,换一种讲法,指导教师同意了。我去听课时,她也和我说起这事,后来我们就一起聊了聊怎么换一种讲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在试教语文第二册《树林里》这课时,由衷地感慨:"我只是在完成教案,而不是在演绎生命!"其实在课堂上,这样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  相似文献   

13.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6):13-14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14.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4):13-14
<正>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15.
在执教<说勤奋>这一课时,经过查找资料,我编写教案A进行教学,课中预设与生成奏成了不和谐的一曲.原因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先"备学生",针对课中的缺失我再设计教案B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到基层调研,常常有教师拿着教案追问,“我写的教案被学校认定为不合规范,但我下功夫很多,你给看看,是不是好教案?”“难道只有长篇累牍的教案才是好教案?”“我的教案设计都被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校却认为不合格,你给评评理。”“教无定法,教案为何要整齐划一?”好教案到底有没莘稀示准?标准是什么?弄清好教案的标准,才有利于解决教案写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期中,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检查了5位教师半学期以来的作业批改与编写教案的情况,边看边思,感慨不已,是备课重要还是编写教案重要?个人觉得:备课永远重于编写教案!因为备课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是编写好教案的前提,备课要做到五备,即:一备"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备"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三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教育督导室的几位同志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我听的是七年级吴老师的语文课。一堂课下来,除了吴老师较好的语言表达给我留下一点印象外,很难感受到新课改的气息。课后,我认真查阅了他写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太传统,感受不到新课改理念,教案虽然好些,三维目标清晰明朗,但我仔细阅读后就发现教案是抄袭的,办公桌上来不及收起的《新课程最新教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祈晓健老师的《定点跳远》体育课,是我们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开始接触并观看课的视频,感觉这堂课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如果说"定点跳远"是田径类教材,那么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田径模块跳远单元"还可以这样上?带着这个问题,我对照着视频里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开始了实录教案的编写。当我完成教案,才体会到祈晓健老师在《定点跳远》课上的匠心独运。正如祈晓健老师所说的,上田径课对学生来讲是枯燥的,累人的,无趣的;上跳远课离不开"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跳远模式;而"助跑、起  相似文献   

20.
一、缘起:我们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只重形式,只抓表面,不注重过程、不注重实效的情况.推行"集体备课"开始一段时间,老师们都能做到相互交流、探讨,可后来为了"省事",往往是"你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我,我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你".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