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具体问题,从特殊情形入手探索一类不等式的证法,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特殊情形的结果一般化作为结论来证题;另一种是借鉴证明特殊情形的思路来证明一般情形.这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单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指研究一般情形的问题.可以先从简单情况开始,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二是指研究某种复杂情况.可以先研究与之密切关联的简单的特殊情形.这是从简单特殊到复杂特殊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具体问题,从特殊情形入手探索一类不等式的证法.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特殊情形的结果一般化作为结论来证题;另一种是借鉴证明特殊情形的思路来证明一般情形.这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缺乏探究的基本方法,则“实践探究”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先考察问题的若干个特殊情形,通过特殊情形进行分析研究,诱发联想,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的思路和解法,这就是特殊化思想.因此,特殊化思想是把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范围缩小到较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察,最终实现由一般到特殊,又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一种以退求进的解题策略,是我们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由特殊推广到一般 从特殊、个别情况试验入手,发现规律,通过归纳概括等手段提出猜测而向一般情形推广,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殊化思想就是把研究的对象或问题从原有范围放到其中的一个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用特殊化思想解题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包含特殊,特殊属于一般”,因此,对于选择题,要检验一般性结论是否成立.只要验证特殊情况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即可.  相似文献   

7.
所谓用特殊化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就是把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的范围缩小到较小的范围或个别情形,甚至用极端情形去考察.在某些条件下,研究问题的特殊情形比研究问题的一般情形要简单、容易,而且它所用的方法和结论往往又是解决一般问题的桥梁和先导,是一种“以退为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有些平几问题中具有可变条件,这时直接求解比较困难,不坊先将可变条件作特殊化处理,即从特殊情况出发考虑问题.这是一种“以退求进”的解题策略,旨在利用特殊情形与一般情形的共性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1.一般与特殊的转换有不少问题从一般情形下去考虑,难以得出结论。此时,不妨将问题转换到特殊的情形上加以审视,通过特殊看一般,结论往往  相似文献   

10.
“特殊化法”,通常是指在研究一般情况比较困难时,往往从问题的特殊情形(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特殊函数、特殊数列等)出发,为一般情况的解决提供正确方向的一种解题策略.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是,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命题在一般情况下为真,则在特殊情况下也为真”,“命题在特殊情况下为假,则在一般情况下也为假”.为此,可以在高考选择题中大胆运用“特殊化法”,为后面的大题的解答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从特殊到一般地论证了二维广义Riemann空间中Einstein张量为零,并对高维情形作出了一些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谢小芳 《初中生》2013,(18):4-8
规律猜想型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探索规律题往往涉及到相当多甚至无穷无尽的情形,可以从简单的或特殊的情形入手,通过对简单情形或特殊情形的猜想和试验发现一般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殊情形是一般情形在具体、特殊背景下的表现形式.若同学们能有效借助题目中的信息,可通过选择特例,巧取动(变)中之一瞬(或值).以小吃大,以点带面,或捷足先登,或得到启示,或发现问题,从而迅速破解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特殊都蕴含着一般,并反映着一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任何特殊问题的解决都孕育着相应的一般问题的解决,同时特殊情形的讨论还可为一般问题求解找出正确的途径,因此将一般问题特殊化,即考虑一般性命题的特殊情形,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思维策略,在数学解题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特殊法是指以特殊情形之结论代替或推测一般情形之结论的思维方法.在解客观型题目时,巧用特殊法来解,既可避免繁琐的计算及复杂的推理,又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准确得出结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特殊情形下的结论往往反映了一般状况下的特征,一般状态下探索到的结论是问题本质和规律,特殊只是一般中的某种情况。特殊情形下的解题思路、方法往往对一般状况有指导和启发作用,反之问题若能在一般状况下得以解决,特殊情形当然也就迎刃而解。本文就如何运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解平几题作些肤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特别提示: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是离散型问题;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数列.基于数列的上述特性,用函数的意识看数列、从特殊情形开始探索数列、将一般数列问题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等是研究数列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讲述行列式定义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往往是先认识到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结论,然后,逐渐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形,从而得到一般的结论,最后,再把一般结论拿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特殊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一般到特殊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9.
解决“动态”型问题的基本思路是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将运动的元素看成静止的元素;要能对图形中相关元素的运动全过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不管点动、线动还是面动,都要从特殊情形人手,过渡到一般情形,并能正确把握临界位置、明确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是人们普遍遵循的认识规律,对一般或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特殊的情形、简单的事例探求问题的结论,这一思想称为数学解题中的特殊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恰当运用这一思想,往往能快速求得问题的真解,并能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收到良好的实效.本文谈谈特殊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