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华章》2012,(13)
从音乐本质中认识到音响和思想是并存的,从而加深对音乐审美中的自律与他律认识和理解,为树立良好的音乐审美奠定理论基础,文章论述音乐既是自律的,也是他律的,音乐的本质既有音响也有思想,他们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自律与他律概念在艺术理论中经常被使用.但往往在用法上不明确,在理论阐释上易产生歧义.在<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中,作者也始终贯穿着对自律、他律问题的关注与探讨.虽然音乐中从不同的角度看,的确存在自律或他律的因素,但将自律与他律对立起来.并以其作为不同音乐学派划分的依据是不够严谨的.因此.可以从自律、他律的概念入手,从内容--形式关系对自律、他律观的影响中揭示出音乐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律与他律概念在艺术理论中经常被使用,但往往在用法上不明确,在理论阐释上易产生歧义.在<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中,作者也始终贯穿着对自律、他律问题的关注与探讨.虽然音乐中从不同的角度看的确存在自律或他律的因素,但将自律与他律对立起来,并以其作为不同音乐学派划分的依据是不够严谨的.因而,可以从自律、他律的概念入手,以内容--形式关系对自.律、他律观的影响揭示出音乐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4.
就音乐的本质而言,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爱德华一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一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都可视为自律论音乐美学名著。自律论是年口他律论相对应的一种音乐美学名词,自律论认为制约音乐的规律年口法则在音乐自身,音乐不涉及外来的东西,音乐由自身所决定。他律论美学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年口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规范性的统一。公民道德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内在品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结合体,本质上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因此,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众心理与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下降导致的道德失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和行为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的角度入手,研究其与道德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并且探索了"他律"内化为"自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校享有高度自治,但运行不乱套,质量有保证,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背景下,自治的同时还伴有自律.但自律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需要通过他律迫使高校自律.外部他律规范校际竞争,内部他律促进校内竞争,进而实现高校自治与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再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近代欧洲反对宗教统治的过程中具有启蒙意义和历史进步性.马克思支持与宗教他律相对立的理性主义道德自律论,以反对宗教他律;但也反对把自律绝对化,反对理念主义的他律论,在辩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音乐在性质上究竟属于自律还是他律,两种主张各有其理论侧重,但又各有其逻辑偏颇。只有"为生命而艺术"才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的价值与使命,成为沟通自律论与他律论之间的桥梁。这也意味着,音乐绝不仅仅是声音,而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以情感为旨归、以祝福人生为方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当前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有“自律道德弱化”及“他律道德缺失”。针对问题,本文对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防治体系进行了思考:一方面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规范内化,形成道德自律;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等手段形成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音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本质认识中外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就音乐本体和社会职能两个层面探讨音乐的本质,对“声无哀乐论”和“自律论”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学术不端惩防机制:自律、他律与惩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人们也为频发的学术不端事件深感忧虑。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自律固然重要,但光靠自律不能解决问题;防范学术腐败他律比自律更重要,但他律须经由自律奏效;宜将他律制度规范化、常态化,自律、他律与惩处相结合,方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德育过程体现为两大程式: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式。自我建构是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德性内生是品德形成的实质。德育不仅是促进学生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还是从自律到自觉自为的过程。道德自觉自为是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的使命主要是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自为品...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体制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文学体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或法则即自律;社会的各种关系与结构印他律.文学体制建立在文学的自律和他律共生互动的张力之上.厘清文学体制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在当前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文系本科的一门基础课,文艺学(或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比其他课程的改革似乎难度更大一些,原因在于要科学、准确地阐明、揭示文学的本质,存在着一系列困难,尤其是关于文学"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更不易说得清、道得明.  相似文献   

16.
廉洁奉公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内驱力机制的形成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内驱力形成的核心是自律、他律、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学习、培训和修养是实现自律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搞好监督与制约,可以强化他律;促进他律与自律的结合与统一,达到“慎独”境界是关键和目的。  相似文献   

17.
袁祖望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6):15-18,54
美国高校享有高度自治,但运行不乱套,质量有保证,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背景下,自治的同时还伴有自律。但自律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需要通过他律迫使高校自律。外部他律规范校际竞争,内部他律促进校内竞争,进而实现高校自治与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自律和他律各有其特点和局限,信用从他律回到自律,不是简单的倒退和反复,而是要回归到更高层次的信用自律。通过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和信用教育,从他律回到自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用的制度化超越和市场经济信用的理想化建构。  相似文献   

19.
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六岁以前,多是他律,慢慢才形成自律。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小结几种教育行为是如何对幼儿进行他律慢慢让其形成自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能遵守幼儿园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小朋友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论述西方音乐哲学中“自律论”和“他律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阐明了这两个理论是西方哲学体系中主客二分主旨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